哈尔滨商业大学
MBA 学位论文开题报题目:农村信用社的风险预警及防范研究
导 师 唐 现 杰 教 授 研 究 生 张 志 云 年 级 2 0 0 5 年 秋 季 开题报告日期 2007年4月26日
哈尔滨商业大学MBA教育中心
告
说
明
一、选题的原则
1、在学术方面具有开拓性
不得照搬前人的成果、重复他人的工作过程,要具有一定的难度和较高的理论水平。课题所要研究的内容比较明确,论文有发挥和创作的余地。
2、在实践中具有创新性
研究成果要具有创造性,能得出新见解,对该领域的发展起到推动作用,有实践应用前景,具有理论和实践的又重意义。
3、具有较好的社会经济效益
密切结合社会发展的实际,攻克生产、科学技术难关,创造经济效益。 二、开题报告的内容
1、研究的背景;
2、研究的目的意义(包括理论意义、实用价值、社会效益及经济效益等);
3、国内外在该方向的研究现状及分析(对本研究方向的历史、现状和发展趋势进行综合分析或预测);
4、主要研究内容; 5、论文的创新点; 6、论文的研究方法
7、研究方案及进度安排,预期达到的目标:阐述课题研究工作的总体安排及具体进度,对拟采取的研究方法或实验方法、步骤、技术路线和可行性的论证;
8、主要参考文献。 三、对开题报告的要求
1、MBA学位论文选题必须符合攻读工商管理硕士学位的研究方向。 2、开题报告的字数应在5000字以上,应重点阐述第二项中的2、3、4条。
3、阅读的主要参考文献至少应50篇以上,其中外文资料应不少于三分之一。硕士研究生应在导师的指导下着重查阅近年内发表的中、外文期刊文章。
4、如MBA首次开题报告未通过,需在一个月内重新进行;若仍不通过,则停止硕士论文工作,中止培养。
5、开题报告用A4纸打印,字体为宋体小四号,上下左右边距2.5,行间距20磅。
6、开题报告一式四份。开题报告结束后,此表同开题报告评议结果存MBA教育中心,以备案。 四、开题报告工作安排
1、MBA研究生学位论文开题报告的文字材料必须首先经导师审阅同意。 2、由MBA教育中心负责,评议专家组听取研究生的开题报告,并对报告内容进行审查和评议。评议专家组由教授或具有硕士生指导教师资格的副教授组成,一般不得少于5人。
3、时间一般在第四学期中旬之前完成,自论文开题到答辩的间隔时间不得少于半年。
4、开题报告的评议结果为通过或不通过。不通过者必须在1-2月内重新开题报告。第二次开题仍未通过者,取消学籍,中止培养。
5、开题结束后,评议专家组应填写《哈尔滨商业大学硕士学位论文开题报告评议结果》,上报MBA教育中心,内容包括论文选题的全理性、可行性,以及对文献综述、研究生的工作能力等方面的评议。
6、MBA研究生应填写《哈尔滨商业大学MBA学生开题报告》一式四份,由MBA教育中心统一报研究生处审核备案,审核合格后,由导师、中心各保留一份。
1
一、课题来源及研究的目的和意义 (一)、课题来源
在导师指导下,结合本单位的实际管理情况自选。 (二)、课题研究的目的和意义 1、课题研究的背景
在全球经济一体化的大背景下,我国金融体制不断发展和完善。随着农行、农发行、国家开发银行转变经营方式、重新进行市场定位纷纷进入农村市场,以及邮政储蓄银行的正式成立,农村信用社的农村金融主力军地位日渐受到威胁。另外,农村信用社由于历史原因在产权结构、管理体制及其所担负的责任等方面存在一些系统和非系统的因素,将导致存在的潜在风险转化为巨大的现实风险,如何提高农村信用社抵御风险的能力,更好地支持农村经济的发展、为农民提供创业和生产的资金支持,是摆在我们面前一个急待解决的问题。
农村信用社风险预警是指农村信用社的管理者根据非现场监管、现场检查和其他渠道获得的分支机构的信息,通过一定的技术手段,采用专家判断和时间序列分析、层次分析和功效计分等模型分析方法,对农村信用社的财务风险状况进行动态监测和早期预警。通过建立风险预警体系,可以对农村信用社有关风险指标、经营管理活动及综合风险趋势进行动态监测和分析,及时发现风险隐患,并向有关部门和上级机构发出预警信号,防范风险。而且便于早期预警单个机构的风险性质、特征、严重程度和发展趋势,为管理部门提前采取适当的监督治理措施提供客观和充分的决策依据,从而有助于防范更大的金融风险的发生。到目前为止,我国尚无针对农村信用社的风险预警防范体系。本文希冀通过对这方面的研究和探讨,找到一个全面衡量我国农村信用社风险管理的方法,从而有的放矢地预警、防范风险,这在我国全面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关键时期,农村信用社面临风险日益增大的情况下,进行这些研究和探讨是十分必要的。
2、课题研究的目的和意义
农村信用社一旦出现风险有可能引起金融危机,甚至可能对本地区的经济运行产生极为深刻的影响。本文研究的主要目的包括以下几方面:
(1)、现今金融风险事件频繁爆发以及金融创新的不断发展,风险问题已成为人们普遍关注的焦点,作为农村金融主力军的农村信用社,近年来大案、要案频发,这不仅对农村信用社自身发展产生严重影响,还将影响到我国的金融稳定乃至经济发展。因此,加强农村信用社风险管理,建立风险预警机制,健全内控制度,以市场化手段强化监督管理在当前就具有重要意义。
(2)、对于我国农村信用社来讲,风险防范是其自身发展,提高核心竞争力的需要。农村信用社是以实现自身经营效益为目标的金融企业,资产负债率高,处于高风险状态。防范风险是其发展过程中的永恒主题。为实现资产流动性、安全性和盈利性,农村信用社必须以防范风险为前提。
2
(3)、目前对农村信用社风险防范的理论研究还有待提高,尽管许多专家学者在这方面进行了大量细致的研究,但仍存在以下不足:一是以农村信用社风险为主题的研究很少。尤其是涉及到风险预警分析方面的研究更少,且深度不够;二是对农村信用社风险防范的研究缺乏系统性。现有以风险防范为研究对象的论著,大多侧重内部或外部风险的防范,不注重系统综合防范,致使研究成果缺乏全面性、系统性,降低了指导性和实践性。
(4)、本文力图通过对农村信用社的风险防范进行分析和全面解读,提出构建全方位的防范对策。此模型的意义在于:第一,有利于解决农村信用社长期存在的风险问题,探索出有效的风险防范机制;第二,有利于农村信用社构建良好的内部管理制度,完善法人治理结构,提升绩效;第三,有利于农村信用社建立全方位的内控防范机制;第四,有利于强化中央银行、国家银监局的监督力度,帮助农村信用社走入规范化、法制化的轨道。
(5)、我国尚无针对农村信用社风险预警防范系统。本文希望通过对这方面的研究和探讨,找到一个全面衡量我国农村信用社风险的方法,从而有的放矢地预警、防范风险,提高我国农村信用社抵御风险的能力。
(6)、本文以黑龙江省农村信用社为例,细致研究其经营现状及风险形成原因,进而提出构建黑龙江省农村信用社风险防范预警系统综合模型,使本文具有较强的针对性、实效性和可行性。 二、 国内外研究现状
风险预警是指银行监管者根据非现场监管、现场检查和其他渠道获得的金融机构的信息,通过一定的技术手段,采用专家判断和时间序列分析、层次分析和功效计分等模型分析方法,对金融机构的风险状况进行动态监测和早期预警。通过风险预警体系,可以对金融机构有关风险指标、经营管理活动及综合风险趋势进行动态监测和分析,及时发现风险隐患,并向相关部门和机构发出预警信号,便于早期预警金融机构的风险的性质、特征、严重程度和发展趋势,从而有助于防范金融风险的发生。由于我国农村信用社风险预警防范机制工作刚刚开始,因此,研究、借鉴其他国家的经验教训对建立和完善我国农村信用社的财务风险的防范和预警具有重要意义。
(一)、国外研究现状
国外对风险防范的研究开展的较早,现已经形成一套完整的理论体系。西方风险管理理论最初偏重于资产业务风险管理;20 世纪 60 年代转向负债风险管理;20 世纪 70 年代末,资产负债风险管理理论应运而生;80 年代后,应用表外风险管理理论;1988 年,《巴塞尔资本协议》标志西方商业银行风险管理和金融监管理论的进一步完善和统一。2001年1月,在总结国际活跃银行(internationally active banks)风险管理经验的基础上,巴塞尔委员会公布了《新巴塞尔资本协议》(征求意见稿),以期在2006年彻底取代现行的1988年协议。新协议的推出,标志着现代商业银行的风险管理由以前单纯的信
3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