效评价指标、公检法司专项资金项目支出绩效评价指标、农口事业专项资金项目支出绩效评价指标等,因此专项资金项目支出绩效评价指标体系的建立必须要考
虑到这些更加具体的项目支出内容。
从指标的通用性角度考虑,专项资金项目支出绩效评价指标体系中的各项指
标又可划分为通用指标、专用指标和补充指标三种类型。
将以上两种指标分类方式相结合,专项资金项目支出绩效评价指标体系可以初步设定为如图3-2所示。在项目支出绩效评价体系中,按项目性质不同设臵的专用指标是主体性的评价指标,同时也需要设计相关的政策性的通用指标,根据项目支出绩效评价工作对象以及所处的具体环境选取一些合适的补充指标,以此
形成一个完整的专项资金项目支出绩效评价指标体系。
1、通用性角度考虑的指标设计
下面将具体的探讨专项资金项目支出绩效评价指标体系中通用指标、专用指
标和补充指标的设计问题。2[1]
(1)通用指标的设计
项目支出绩效评价的通用指标是按照指出评价对象的不同分类,针对每类评价对象而设定的通用性指标。通用指标一般包括:①项目的实施效果指标,如项目实施进度、质量评级等指标;②项目财务评价指标,即对项目投产后的实际财务效益状况的评价;③项目国民经济评价指标,是从宏观国民经济角度出发,对项目投产后的国民经济效益进行评价;④项目社会影响效果指标,主要就项目对所在地区在经济、环境、社会发展等多方面产生的作用和影响,包括就业、技术
进步、污染控制、环境改善等多个方面。
(2)专用指标的设计
专用指标是按照专项资金支出功能而设臵的评价指标,具体可以结合支出功能分类设臵经济建设支出项目、教育项目等几大类评价指标,还可以根据不同支出项目及其分类设臵划分到二级、三级指标。这类指标主要是设臵可计量性指标,
以便于切合支出项目本身实际情况,便于统计和分析。
(3)补充指标的设计
补充指标是根据支出绩效评价工作对象以及当时所处的社会、经济环境而设臵的可选性评价指标。一方面是根据国家对支出管理时效性较强的政策和要求设定,另一方面还可以由具体评价工作者组织结合具体评价项目的实际需要进行个
案选择和确定。
如果综合以上三类指标,从专项资金项目支出的经济绩效、社会绩效和环境
绩效角度出发,则可以作如下设计,见图3-3所示。
专项资金项目支出绩效评价指标体系 经济绩效评价指标 社会绩效评价指标 环境绩效评价指标 定 性 指 标 群 定 量 指 标 群 定 性 指 标 群 定 定 性 指 标 群 定 量 指 标 群 量 指 标 群 图3-3 专项资金项目支出绩效评价指标内容示意图
2、性质角度考虑的指标设计
(1)经济绩效指标的设计
经济绩效指标是直接反映经费的筹集、分配、使用和绩效的财务指标,可分成定量指标和定性指标两部分,但毋庸臵疑应着重在定量指标方面,因为专项资金项目支出的经济绩效与私人部门的经济绩效有相通之处。其中定量指标如单位支出就业人数、项目支出回报率等,定
性指标如专项资金支出是否存在使用不当的问题、财务管理制度是否健全等。
(2)社会绩效指标的设计
社会绩效评价指标也包括定性指标和定量指标两部分,但实际上,定性指标使用得更多,因为社会绩效评价指标集中反映专项资金项目支出在某一方面产生的社会影响,而且通常情况下是难以用类似于经济绩效中的定量指标一样表示的,有的项目支出指社会经济方面产生影响,有的只对社会环境产生影响等等。
这里主要介绍社会绩效定性指标的设计。
①基于项目支出对地区教育文化的影响选择的定性指标,如支出对人们文化
生活的影响、对当地人们教育程度的影响等。
②基于项目支出对地区人口的影响选择的定性指标,如项目支出是否影响人口生育政策的实施、支出项目对当地人口结构和人口流动有何影响等。 ③基于项目支出对社会治安的影响选择的定性指标,如社会治安状况发生何
种变化、对国防安全的影响分析等。
④基于项目支出对社会保障和基础设施建设等的影响选择的定性指标,如项目对当地人们医疗卫生保障的影响情况、项目对当地基础设施建设的贡献等。
⑤基于项目支出对社会经济的影响选择的定性指标,如支出项目是否存在对资源的不当浪费、支出项目对当地产业结构的影响、项目对当地收入分配情况的
影响等。
(3)环境绩效指标的设计
专项资金项目支出对生态环境的影响也可以用定量指标和定性指标来评价。采用的定量指标如项目污染处理率增长水平、项目三废达标率增长率等,定性指标则可采用如项目对自然景观的影响、项目对防治自然灾害的作用、对控制环境
污染的影响等。
以上只是从两个不同角度对建立专项资金项目支出绩效评价指标体系的探讨,事实上,对每个项目,其采取的评价指标并非完全一致,对具体项目支出进行绩效评价时,还需要在既有指标体系中选择一些合适的指标,同时结合项目自
身的特点新建一些指标,以此形成对该项目支出的绩效评价指标体系。 (三)指标权数的确定
指标权数又叫指标权重,是在一个特定的指标体系中每项指标占有的比重。每项指标对项目支出绩效的影响程度不同,其占有的权重应有所差别,权重大的指标,影响或作用就大。指标权数反映评价指标对评价结果的贡献程度,其确定则取决于指标所反映的评价内容的重要性和指标本身信息的可信赖程度。 对指标权数的确定,一般有主观和客观两种方法,其中主观方法主要采用德尔菲法,客观方法则有相关性权重法、系统效应权重法、变异权重法、距离测度
权重法、序数权重法等。下面简要介绍其中几种主要的方法。
1、德尔菲法
德尔菲法最早出现于50年代末,是当时美国为了预测在其“遭受原子弹轰炸后,可能出现的结果”而发明的一种方法。1964年美国兰德(RAND)公司的赫尔默(Helmer)和戈登(Gordon)发表了“长远预测研究报告”,首次将德尔菲法用于技术预测中,以后便迅速地推广开来。其做法是,在对所要预测的问题征得专家的意见之后,进行整理、归纳、统计,再匿名反馈给各专家,再次征求意见,
再集中,再反馈,直至得到稳定的意见。其过程可简单图示如下:
匿名征求专家意见——归纳、统计——匿名反馈——归纳、统计……,若干
轮后,停止。
该方法开始时主要用于预测,但后来被逐渐应用到确定考核评价指标的权数,根据指标对评价结果的影响程度,由相关专家结合自身经验和分析判断来确
定指标权数,通常是以调查问卷的形式进行。
2、相关性权重法
该方法是通过大量样本数据进行指标间的相关系数测算,根据相关系数确定指标的权重。即存在较大相关系数的两个指标,如果指标A的变动引起指标B的剧烈变动,则赋予指标A较大权重,赋予指标B较小的权重,因为指标A在较
大程度上反映了指标B的信息。
3、系统效应权重法
该方法是根据某一个指标的变动带来整个系统综合评价结果的变动效应的一种权数确定方法,即如果某项指标变动引起整个评价对象总体状况变动较大,
则该指标应被赋予较大的权重,否则赋予较小权重。
4、变异权重法
该方法是在运用多指标进行综合评价时,如果某项指标提供的信息在各被评价对象上变异程度越大,表明该指标越能明确区分出被评价的各个对象,则该指标应被赋予较大的权重。如果某项指标提供的信息在各被评价对象上变异程度几
乎为零,则表明该指标的分辨信息几乎为零,应赋予零权重。
在客观方法中,相关性权重法、系统效益权重法和变异权重法借助统计学或计量经济学的方法,根据评价指标的样本实际观测值蕴含的信息量大小来计算确
定各指标的权数,因而有较强的客观性,但计算相对复杂,一般的绩效评价指标体系设计中较少使用。德尔菲法则因为操作简便,易于接受而较为广泛地使用。但是必要时,也可以由有经验的专家根据评价时考虑的因素、根据其相对重要程度先确定一个权数,之后再采用更加科学、客观的方法使得权数的确定更加符合
理论和实践工作的需要。
(四)评价计分方法
通过设计各项评价指标和权重,只能得到各指标的评价结论,还需要通过将指标的原值转化为评价分数的办法来形成最终的绩效评价结果。通常是通过对定量指标实际数值进行相关计算处理得出相关指标的评价分数;对定性指标则依据经验和理论,采用主观分析判断的方法判定评价指标达到的等级,再根据相应的等级参数和指标权数计算得分,然后将两类指标的评价得分通过不同权数进行合成,从而得到专项资金项目支出绩效评价的最后得分,进而对项目支出有一个更
加规范的评价结论。
总的来说,专项资金项目支出绩效评价指标的设计具有非常主观的因素,它本身的制定是为决策而进行的一种投入,为保证其实用性,必须获取必要的信息。评价工作人员应当根据绩效评价的时间、目的、对象、重点和方式等具体情况,选择确定具体的评价指标和权重,根据各项评分标准,正确计算出项目支出绩效
评价各指标的得分以及最终得分,从而形成综合各种因素的评价结果。 (五)具体指标设置 这里,我们设计了主要针对基本建设支出类和企业挖潜改造资金类的初步评价指标,因为这两类专项资金支出也会由于具体项目不同而有不同的具体内容,
目前的指标体系仅作为对这两个大类支出的评价指标基础。
基本建设支出包括基本建设有偿使用支出、基建拨款支出、资本金支出、经国家批准的专项或政策性基建投资贷款以及在部门的基建投资额中统筹支付的贴息支出,反映按规定属于基本建设范围的各项支出,这里主要考虑的是和企业相关的基本建设支出。企业挖潜改造资金是用于企业挖潜、革新和改造方面的
资金(包括经济战备动员费)。
根据两类支出的性质,结合专项资金运作过程和项目总体内容,我们设计了四个模块共二十八项指标,以此对以上两类专项资金绩效进行评价。
模块一:项目财务评价指标
这个模块共设计了八项指标,主要对专项资金及相关资金的拨付使用和财务
运作进行评价,见“表1”。
1、项目财务制度状况
此项指标用于评价项目资金运作的规范性。根据项目有无专门财务管理机构、财务管理制度是否健全、财务运作流程是否规范等内容来评分,满分10分。
2、专项资金占全部资金比重 = 专项资金总额/项目资金总额
该指标通过衡量专项资金在全部资金中所占比重,判断项目筹集资金能力以及对财政依赖程度,一方面鼓励社会融资,另一方面也反映专项资金所占的一定比例。该指标以10%为基准,满分10分,每增加10%则扣减1分,直至100%时
分数为0。
3、专项资金到位及时性
该指标用于衡量实际专项资金是否按照要求及时拨付给项目资金使用单位,在规定时间内拨付可评给满分10分,若在规定时间之后一月内、三月内、半年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