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 品
幼儿园中班第一周教育活动方案(一)
中班第一周教育活动方案(周一) 上午活动:
晨间活动:桌面 积木 图书 户外活动 球 小推车 给小动物喂食 晨会:
1、小结当天情况,谈话 快乐的暑假。要求幼儿能用较连贯的语言讲述 2、做好操前准备。 整合活动:开学啦。 活动一
一、 名称 :开开心心上幼儿园(故事)
二、 目标:1、 理解故事内容,学习故事中的对话。 2、体验开开心心上幼儿园的情感。 三、 准备: 故事磁带、教学挂图、幼儿用书《开开心心上幼儿园》 四、 教学重点 学习故事中的对话 教学难点 故事表演 五、过程:
1、倾听录音 了解故事内容
幼儿第一遍倾听后,告诉同伴故事的名称 师生共同听故事录音:故事里都有谁? 2、学说对话,进一步理解故事中的内容: 出示背景图和故事中的动物形象讲述故事: ——小青蛙看见小鸭子、小乌龟是怎么说的? 小动物是怎样上幼儿园的?
幼儿自由结伴讨论故事内容,教师巡回聆听: ——为什么要开开心心上幼儿园?
3、情景表演,体验高高兴兴上幼儿园的情感: 观看大班幼儿的表演。
大班幼儿带弟弟妹妹一起表演,进一步体验开开心心上幼儿园的情感。 4、经验迁移、表达感受:
——你会将自己开开心心上幼儿园的故事表演给大家看吗?
精 品
幼儿表演,教师观察、鼓励幼儿。 5 小结讲述幼儿表演情况。 活动二:
一、名称 :我升中班了
二、目标:1、学习用图形组合的方法画人。 2、掌握蜡笔涂色的方法,均匀地涂色。
三、准备:蜡笔、记号笔、纸、幼儿用书《长大了》、范例。 四、重点:均匀地涂色 难点:用图形组合的方法画人。 五、过程:
1、 引出主题展开讨论: 引出话题,共同讨论
——新学期开始了,许多孩子长大了,从什么地方可以看出长大了? 幼儿自由讲述,教师帮助他们进行归纳。 出示范例再次讨论:
——我也长大了。你从哪里可以看出来?
引导幼儿发现人体外的每一圈、颜色都代表人在不断的长大。 2、 演示理解作画要点:
教师画人的头、身体,请幼儿添画出人的手与腿。 用图形取代线条画人体的手与腿。 3、 幼儿作画
提示幼儿在勾轮廓时要抓住自己的外形特点。 想象为自己画上漂亮的服饰。 用不同的颜色表现自己在不断地长大。 4、 引导讲评:
将幼儿的作品进行展示,猜测每一幅画画的是谁。 看画讨论:
——谁长得最大?你是从哪里看出来的? 活动三
带幼儿去鹅卵石道走一走,以促进幼儿脚部的血液循环,培养幼儿不怕困难的精神。
精 品
下午活动: 活动之一:玩积木 活动目标:
1、让幼儿在摆弄积木的过程中初步了解力的传递现象。
2、在操作过程中寻找积木间合适的距离以及学习一些简单的测量方法。 3、体验成功的快乐,激发幼儿对探索科学规律的兴趣。 活动准备:
每人一篮积木,图形若干,演示积木若干。 活动过程:
(一)玩积木,发现新玩法
1、今天,老师带来了许多积木,你们想不想玩?
2、好,马上满足你们的要求,玩的时候看谁最动脑筋,玩出新花样,玩得最开心。 3、幼儿操作,教师巡回观察,发现新玩法。 4、现在,老师请几位小朋友介绍一下他们的玩法。 ⒌三位幼儿上台演示,他们的玩法。 6、你们觉得谁的玩法最开心?为什么? 7、你们想不想玩?快,大家试一试。 (二)幼儿玩新办法——击积木 教师观察找出一种玩法的三种现象。
1、现在,老师请三位幼儿上来玩给大家看一看。
2、为什么距离大了不行?小了不行?那么怎样就行了?请小朋友再试一试。 3、幼儿用测量工具,发现原因。 教师小结一种玩法三种现象的原因。
4、刚才,小朋友在玩的时候,我发现有的小朋友把积木排成相同的图形,他用手碰第一块积木,后面的积木也会一块一块倒下去。现在,老师让小朋友来排不同图形,比一比哪组最动脑筋,积木不够的可以合作。
(三)展示不同图形,发现不同现象。 1、展示不同图形。
2、为什么不同图形用手碰第一块积木会有不同现象呢?我们下一次来研究。
下午活动二:组织幼儿去科学发现室。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