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年就这样过去了,内心思绪万千。
一年很短,备考的经历历历在目,一年很长,长到由此改变了一个人的轨迹,并且成就一个梦想。回忆着一年的历程,总想把它记录下来,希望可以给还在考研道路上奋斗的小伙伴们一点帮助。
考研是一个非常需要坚持的过程,需要你不断坚持和努力才能获得成功,所以你必须要想清楚自己为什么要考研,这一点非常重要,因为只有确认好坚定的动机,才能让你在最后冲刺阶段时能够坚持下来。
如果你只是看到自己周围的人都在考研而决定的考研,自己只是随波逐流没有坚定的信心,那么非常容易在中途就放弃掉了,而且现在考研非常火热,这就意味着竞争也会非常激烈,而且调剂的机会都会非常难得,所以备考时的压力也会比较大,所以大家一定要调整好心态,既不能压力太大,也不能懈怠。
既然选择了,就勇敢的走下去吧。
考研整个过程确实很煎熬,像是小火慢炖,但是坚持下来,你就会发现,原来世界真的是美好的。
文章整体字数较多,大家可视自己情况阅读,在文章末尾我也分享了自己备考过程中的资料和真题,大家可自行下载。
南昌大学少年儿童组织与思想意识教育考研经验考研真题考研参考书 初试科目: (101)思想政治理论 (201)英语一
(311)教育学专业基础综合 参考书目:
1.《教育学基础》全国十二所重点师范大学联合编写 2.《教育学》王道俊,人民教育出版社 3.《当代教育学》袁振国,教育科学出版社 4.《中国教育史》孙培青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 5.《外国教育史教程》吴式颖 人民教育出版社
6.《当代教育心理学》刘儒德,陈琦, 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
7.《教育心理学》冯忠良、姚梅林、伍新春、王健敏等著,人民教育出版社 8.《教育研究方法》裴娣娜 ,安徽教育出版社 先谈谈英语吧
其实英语每什么诀窍,就是把真题读透彻,具体方法我总结如下: 第一,扫描提干,划关键项。 第二, 通读全文,抓住中心。 1. 通读全文,抓两个重点:
①首段(中心句、核心概念常在第一段,常在首段出题); ②其他各段的段首和段尾句。(其他部分略读,有重点的读) 2. 抓住中心,用一分半时间思考3个问题: ①文章叙述的主要内容是什么? ②文章中有无提到核心概念? ③作者的大致态度是什么?
第三,仔细审题,返回原文。(仔细看题干,把每道题和原文的某处建立联系,挂起钩) 定位原则:
①通常是由题干出发,使用寻找关键词定位原则。(关键词:大写字母、地
名、时间、数字等)
②自然段定位原则。出题的顺序与行文的顺序是基本一致的,一般每段对应一题。
一定要树立定位意识,每一题、每一选项都要回到原文中某一处定位。 第四,重叠选项,得出答案。(重叠原文=对照原文)
1. 通过题干返回原文:判断四个选项,抓住选项中的关键词,把选项定位到原文的某处比较,重叠选项,选出答案。
2.作题练习要求:要有选一个答案的理由和其余三个不选的理由(高中的时候大家都这样做的)
新题型和完形填空我也只复习了真题中的,如果你觉得自己这块比较薄弱,可以找对应资料练习。然后是作文,作文其实两点,一是主旨,你要说什么,这个平时要多多训练,拿到题后要迅速思考出题人考查的角度是什么。
二是框架,就是所谓的模板,这个真的非常有用,比如三段论排比开头,中间论述三段比喻,最后一段感叹句结尾,等等。我是最后一个月才开始看作文的,如果你基础比较差,不建议你这么做,风险较大。正常的话,应该在七月的时候把作文真题都揣摩一遍,同时买一本木糖英语的作文书,每天看几篇图片,思考主旨。同时练习作文的框架结构。在12月之前可以每周练习三篇作文,看图分析主旨,写出框架,并完整的写出全文,形成一套自己的逻辑和考试步骤。
这样子,当你考场上拿到题以后就会条件反射般的进行一系列的动作:分析主旨,列出框架,开头中间段结尾用什么句式,然后合起来怎么写等等。这样抓住重点,才能最有效的利用时间。英语提前15分钟交卷,考了76分,这说明我的英语复习方法还是非常有效的。
英语说实话我没有怎么准备,考前背了一个作文模板,做了几套真题就没有啦,但是可以分析真题的规律,完型填空,阅读理解都是有规律可循的,很多时候只看选项即可选出答案,这个部分个人有整理笔记,很多选项都是陪选而已,根本不会成为正确答案,比如:态度题永远不会选择indifferent,而它却一直持续出现来陪选,可是终究成为不了正确答案,有时候总结这种小技巧,对应试还是蛮好玩哒!
英语的学习是应该贯穿考研始终的,从你决定考研的那一天起,不论每天的学习计划如何,都应该或多或少的留些时间给英语,哪怕只是背十几个单词或是做一篇阅读。在考研英语中,阅读所占分值最多,所以大家应花最多的时间、精力去攻克它,最后关于真题可以选用木糖的。
(311)教育学专业基础综合 专业课
(1)教材:就用以上那几本就可以 (2)参考书:(认定一套就足够了)
推荐研教新版的应试宝典的那一套书。它包括应试宝典(所有知识点详解),真题汇编,应试题库。一年下来把这些书用完都不错了,其他市面上的参考资料都仅供参考
(3)学姐的笔记
如果自己来不及做笔记,可以购买一些学姐做的优秀的框架笔记,注意,一定是框架笔记哦!!我自己的笔记就是框架笔记,自己背了6遍,还总结非常多的口诀。有需要的可以找我哦。
时间规划
如果你要考研,那么不能开始得太晚,同样战线也不能拉得太长。从大三下学期,也就是大三那个寒假开学后正式投入准备就是最合适的。
(1)看教材:
教材都必须好好看一遍。当然如果你暑假之后才开始准备,那肯定是没有时间看的了。可以省略这一步,但是有时间的话一定要看一遍书。看书的时候不要盲目的看,把字看完就完了。你可以在看每一章节之前看看参考书,大致了解这一章的考点。或者看看网课视频更好,看了视频再看参考书,再看看教材。看书顺序:中教史→外国教育史→教心→教育学基础→教育研究方法
(2)做笔记:
在暑假之前,一定就要形成自己的笔记了。笔记最好不要自己想当然的做,你可以借鉴学姐的。但是最好的是跟着网课来做笔记,第一遍最好用铅笔。看教材,看参考书,看视频做笔记是同步进行的,最好看一本书就把相应的笔记做好。
(3)刷题
在暑假来临之前,可以写一写研教新版的应试题库里面的选择题,因为后面时间会非常紧张。
(4)背专业课
中教史,外国教育史,教心,教育学基础,教育研究方法这几本书内容都非常多,相信我,越早开始越好,本来我5月份就可以开始背的,结果又花一个月看了一遍的参考书,整理了自己的笔记。你一旦把笔记整理好之后,马上就要开始背诵了。后面我只背了6遍,十分后悔没有早点儿开始背。你不用担心自己的笔记后面会修改,背了等于没背。笔记修改的只是一小部分,大部分还是那些,不会修改。而且越到后面你越没有时间背细节,而教育学是真的非常爱考查细节。
简单介绍一下背诵的方法。千万不要一字一句的背!!千万不要背大段大段的话!!一定要形成框架笔记,一定背自己的框架笔记好吗?听话!我备考的时候看到好多作死的学习方法,拿着大纲在那儿背书,拿着历年真题背答案?!最后这些人连初试都没过,不要重蹈他们的覆辙。
首先背书之前你要有心理准备,第一二三四遍的时候你会越背越怀疑人生,背了那么多遍还是什么都记不住。我背到第4遍的时候边背边哭,因为还是记不住。但是,你要相信重复的力量,当你背第5遍第6遍的时候,你会发现奇迹,很多东西自然而然就已经记住了。在前期背第一遍的时候,一定要先从大背到小。从整本书的结构,每一章节的标题到每一小节的标题再到每一小节的副标题,总之就是先背框架再背具体内容。背具体内容的时候一定不能什么都背,要懂得背关键字,要懂得用自己的话阐述,这个能力慢慢来,背多了,听多了课程就会了。
笔记本和其他资料、软件
(1)笔记本推荐使用活页本,就是像小学写的同学录那种的本子,可以把它打开,随时抽一页、补一页,特别推荐用来做专业课笔记,因为天知道你会修改多少次,相信我,笔记不可能一蹴而就。
(2)彩色笔,淘宝上一搜就会有的彩色中性笔。用来勾勾画画做笔记很方便。
(3)手机支架、ipad什么的看自己需要了哈。 (4)手机软件:番茄钟,控制自己想要玩手机的欲望。
(5)百度网盘:我也是考研之后才大量使用百度网盘的,可以方便你查阅储存资料。最好开个会员,虽然很坑,但是毕竟方便嘛,随时两倍2倍速看视频,节约时间。
计划表
一定要准备一个本子做自己的计划表。日计划,周计划,月计划,半期计划。具体怎么安排自己的时间根据自己的具体安排。怎么做计划表我之后会把自己的本本附上,目前它还在学校,不能给你们看了。
(二)中期(暑假7月到10月)
暑假开始,无论你前期多么颓废,多么不想学习,那么到了暑假你就必须进入战备状态了哈!!当然,如果前期就已经进入状态的同学那就保持。
其实像教育学这种知识面广又杂的科目,并没有那么多要说的,就是一个字:给我往死里背!!!
如果有时间的话,第二遍第三遍背笔记的时候能够默写。或者一定不能边看边背,这是过来人的肺腑之言。背后面几遍的时候,千万不能还是边看边背,一定要在背一章之前回忆起所有的框架,然后再往里面填内容。具体方法如下:1第一遍:边看边背,先背框架,再背内容,背关键字。背完之后能够回忆起每章的大体框架,能根据知识点快速定位到所在章节。2第二遍:开始尝试不边看边背,能在背一节或一章之前回忆起所有框架,或者用一张白纸默写下框架,再背后面具体的内容。实在不行,不强求自己,但一定要有意识,不能边看边背,那是骗自己。最后你只能翻开书:马冬梅。关上书:马?梅,?冬梅,马动?。第三遍第四遍第五遍第六遍都是这样,一定要先自己回忆所有内容,再翻看书对照,不会的地方还要注意标记,下次多背几遍,你的笔记,你做主。还有就是,要善于编口诀但也不要满篇都是口诀,要学会理解记忆。暑假结束至少要背两遍
(2)刷题:
暑假的时候可以开始做做历年真题的选择题或者《研教新版》的应试题库。
有能力的同学可以看看往年的真题,学一下大概的答题方法和策略之后开始看看大题。
(3)做笔记:
之前说过笔记不是一蹴而就的,暑假的时候还要继续完善自己的笔记,不要担心把笔记改得面目全非,大不了重新抄一遍就好了。实在不想自己做笔记,或者时间来不及可以找信得过的学姐用用他们的笔记。也可以用研教新版的框架笔记,推荐,非常推荐。
(三)后期(11月到考试,每次考试都是12月的第三周周末)
这个阶段是考研人的集体崩溃阶段,这个阶段会有很多很多之前想要放弃的人彻底放弃,我那段时间的确压力也很大,每天边背书边哭,走路回寝室也会因为压力大而哭。但是我真的一次放弃都没有想过,所以我们熬过来,你们也可以的。这种充实的学习时光可能你这一辈子都不会再有了。认真走过来的人最后都会感谢这段时间。
后期的专业课其实依然离不开一个字:背!!!只要背不死!就给我往死里背! (1)背笔记:
这个时候笔记应该已经成型了,按照之前说的方法继续背。 (2)刷题:
把历年的真题都看一看,自己模拟3套左右就行了。历年的选择题最好都能写一遍。
(3)刷视频:
这个时候最后就是查漏补缺了,你会发现你根本没有时间再看那么多视频了,那怎么办?走路的时候把它放着,你自己听。我就是这样给自己挣了一道30分
的大题!!当时我的研友也说没有时间了所以不听课了,我不放心,愣是把大大小小所有班都听了,刚好有一个细节之前自己没掌握好,把它掌握了,刚好就考了。就是新传统教育,当时这道题难到了好多人。教育学很爱考细节,我再说一次,所以一定要趁着自己有时间的时候早点儿开始背,不会吃亏的。我当时走路、吃饭甚至蹲坑都在刷视频,所以不要说你没有时间,机会都是留给有准备的人的。
后期真的非常拼了,没有一点儿休息时间,恨不得把所有的时间用来学习。当时5点45起床,不管晚上多晚睡,从来没有赖过床,反观我准备复试的时候,唉,天天赖床。所以呀,初试那时打了鸡血的自己,真的可能一辈子就只有一次了,心里面只有一件事,并且为了那一件事拼尽所有的感觉真的很棒。
下附我自己曾经用过的一些资料截图,我都在high研网和high研app里面做了分享,大家可以自取。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