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范文网 - 专业文章范例文档资料分享平台

高考语文诗歌表达技巧学案

来源:用户分享 时间:2025/10/12 18:08:03 本文由loading 分享 下载这篇文档手机版
说明:文章内容仅供预览,部分内容可能不全,需要完整文档或者需要复制内容,请下载word后使用。下载word有问题请添加微信号:xxxxxxx或QQ:xxxxxx 处理(尽可能给您提供完整文档),感谢您的支持与谅解。

古代诗歌鉴赏 ——表达技巧

一、明确运用表达技巧的目的:

1、为形象服务。写出形象的特点,使诗中的形象更加生动逼真、形神兼备。

2、为意境服务。能营造出一定的意境,从而能更好地传达出作者的思想、精神境界。 3、为主题服务。反映作者的思想感情。 二、了解各种表达技巧 表 达 技 巧 表达方式: 亦可称为表达方法,是作者根据客观事物和表达思想感情的需要而运用的一种语言表达形式,属于文章的整体的语言运用形式。 叙述 议论 抒情 描写 记叙人物的经历或事情的发生、发展、变化过程。 对人和事物的好坏、是非、价值、特点、作用等所表示的意见。 直接抒情(直抒胸臆) (借景)借景抒情、寓情于景、情景交融 、景因情生、 以乐景写哀情 (借物)托物言志、借物喻人 间接抒情 (借事)即事感怀、即事抒怀 (借古)借古讽今、怀古伤今、用典抒情 描写角度 (多角度)上下,远近,俯视,仰视 描写内容 (多感官)所见(视觉),所闻(听觉),所感(触觉、味觉、嗅觉) 描写方法 细节描写(是指对生活中的细微而又具体的典型情节,加以生动细致的描绘,它具体渗透在对人物、景物或场面的描写之中) 正、侧面描写 虚实结合 动静结合 点面结合 白描 联想 想象 衬托(以动写静) 对比 渲染 烘托 象征 用典 抑扬 虚实结合 赋比兴 以小见大 首尾照应 开门见山 层层深入 先总后分 先景后情 以景结情 卒章显志 过渡 铺垫 伏笔 比喻 比拟 起兴 借代 夸张 设问 互文 反问 排比 反复 对偶 顶真 双关 用典 表现手法 结构技巧 修辞方法

三、辨别表达技巧

(一)赏析修辞方法:

例1阅读下面一首唐诗,回答问题。

竹枝词 刘禹锡

杨柳青青江水平,闻郎江上唱歌声。东边日出西边雨,道是无晴却有晴。 【问题】诗的最后一句使用了什么手法?表达了女主人公怎样的情感?

例2.阅读下面一首唐诗,然后回答问题。

春行即兴 李华

宜阳城下草萋萋,涧水东流复向西。芳树无人花自落,春山一路鸟空啼。 【问题】

(1)这首诗的三、四两句运用了哪种修辞方法?请具体说明。

(2)古人在谈到诗歌创作时曾说:“作诗不过情、景二端。”请从“景”和“情”的角度来赏析这首诗。

例3(2012·江西卷)

江城子 秦观

西城杨柳弄春柔。动离忧,泪难收。犹记多情,曾为系归舟。碧野朱桥当日事,人不见,水空流。 韶华不为少年留。恨悠悠,几时休。飞絮落花时候、一登楼。便作春江都是泪,流不尽,许多愁。

1

[注]①韶华:青春年华,又指美好的春光。②变做:纵使。

【问题】词中“便做春江都是泪,流不尽,许多愁”一句是从“问君能有几多愁,恰似一江春水向东流”(李煜《虞美人》)化用而来,请比较两者的异同。(4分)

例4(2012·浙江卷)

未展芭蕉 同儿辈赋未开海棠(其一) (唐)钱珝 (金)元好问

冷烛无烟绿蜡干,芳心犹卷怯春寒。 枝间新绿一重重,小蕾深藏数点红。 一缄书札藏何事,会被东风暗拆看。 爱惜芳心莫轻吐,且教桃李闹春风。

(1)这两首诗描写的都是 状态的植物,均以 一词表达诗人的爱怜之情。(2分) (2)简要分析这两首诗的表现手法。(5分) 【答案】

(二)赏析表达方式: 与“描写”相关的知识点 ①动静

(1)定义:对事物、景物作动态、静态的描写,两者相互映衬,构成一种情趣。 (2)作用:两者相互映衬,渲染气氛,情趣盎然。 (3)例题:

“沙头宿鸟联拳静,船尾跳鱼拔剌鸣。”(杜甫《漫成一首》) ②虚实结合

(1)定义:是指现实的景、事与想象的景、事互相映衬,交织一起表达同一样的情感。 (2)作用:虚实相映,激发联想与想象,丰富内容,拓展意境,鲜明突出,富于变化。 (3)例题:

寒蝉凄切,对长亭晚,骤雨初歇。都门帐饮无绪,留恋处兰舟催发。执手相看泪眼,竟无语凝噎。念去去、千里烟波,暮霭沉沉楚天阔。

多情自古伤离别,更那堪冷落清秋节!今宵酒醒何处?杨柳岸晓风残月。此去经年,应是良辰好景虚设,便纵有千种风情,更与何人说!》(柳永《雨霖铃》) ③细节白描

(1)定义:用最精练、最节省、最的文字粗线条地勾勒出人物的精神面貌,不事雕琢,不加渲染铺陈,抓住对象的特征,如实的勾勒出人物、事件、景物的情态面貌。 (2)作用:寥寥几笔,形神逼肖 (3)例题:

北朝民歌《敕勒川》中“天苍苍,野茫茫,风吹草低见牛羊” ④工笔

(1)定义:是对事物注重局部细节描写,对之进行精雕细刻、浓墨重彩的描写。 (2)作用: (3)例题:

春夜喜雨 杜甫

好雨知时节,当春乃发生。随风潜入夜,润物细无声。野径云俱黑,江船火独明。晓看红湿处,花种锦官城。 ⑤视角的变化

(1)视角:远近,高低,视觉,听觉,触觉等变化。 层次:由远及近,由上到下 (2)例题:

山行 杜牧

远上寒山石径斜,白云生处有人家。停车坐爱枫林晚,霜叶红于二月花。 ⑥正侧结合

2

(1)描写,有正面描写和侧面描写之别。 (2)例题:

从军行七首(其五)

王昌龄

大漠风尘日色昏,红旗半卷出辕门。前军夜战洮河北,已报生擒吐谷浑。

例1 阅读下面这首宋词,回答问题。

画堂春 秦 观

落红铺径水平池,弄晴小雨霏霏。杏园憔悴杜鹃啼,无奈春归。 柳外画楼独上,凭栏手撚①花枝。放花无语对斜晖,此恨谁知?

[注]①撚(niān):持取,捻弄。 【问题】“凭栏手撚花枝”“放花无语对斜晖”两句主要使用了什么表现手法?表现了词中人物怎样的感情变化?(4分) 例2(2012·福建卷)

望江南

【宋】李纲

江上雪,独立钓鱼翁。箬笠但闻冰散响,蓑衣时振玉花空。图画若为工。 云水暮,归去远烟中。茅舍竹篱依小屿,缩鳊圆鲫入轻笼。欢笑有儿童。

(选自《御选历代诗余》卷二十五) [注]①玉花:喻雪花。 【问题】“箬笠但闻冰散响,蓑衣时振玉花空”,这两句的描写颇为精妙。请简要赏析。(3分) 与“抒情”相关的知识点

例1. 滁洲西涧(韦应物)

独怜幽草涧边生,上有黄鹂深树鸣。 春潮带雨晚来急,野渡无人舟自横。 【问题】这首诗在情与景的抒写上有何特色?试略作分析。 例2(2012·上海卷) 春江晚景

张九龄

江林皆秀发,云日复相鲜。 征路那逢此,春心益渺然。 兴来只自得,佳处莫能传。 薄暮津亭下,余花满客船。 ①那:同“哪”。②渺然:广阔辽远的样子。

(1)与诗歌题目中“江”字直接照应的词语有“江林”“ ”和“客船”。(1分) (2)对本诗分析正确的一项是( )(3分)

A.本诗用典与写实相结合,含蓄而又自然。 B.本诗以咏物为题材,脉络清晰而且顺畅。 C.颔联、颈联对仗工整,符合律诗的要求。 D.全诗的语言清新淡雅,又不失朴实之风。 (3)从情景关系的角度,赏析本诗前两联是如何表达作者情感的。(4分)

例3(2010·山东卷)阅读下面这首古诗,回答问题。(8分)

咏怀八十二首(其七十九)

阮籍

林中有奇鸟,自言是凤凰。清朝饮醴泉,日夕栖山冈。高鸣彻九州,延颈望八荒。适逢商风①起,羽翼自摧藏。一去昆仑西,何时复回翔。但恨处非位,怆悢②使心伤。

【注】①商风:秋风。 ②怆悢(liàng):悲伤。

(1)诗中“清朝饮醴泉,日夕栖山冈。高鸣彻九州,延颈望八荒”四句体现了“凤凰”怎样的品性?(3分)

(2)这首诗整体上运用了什么表现手法,表达了怎样的情感?请作简要分析。(5分)

3

(三)赏析表现手法: 知识点巩固

1、衬托(烘托)

(1)定义:指的是以乙托甲,使甲的特点或特质更加突出。有正衬和反衬两种。 (2)作用:烘云托月,突出形象,渲染意境。 (3)例题:

“大江东去,浪淘尽、千古风流人物。故垒西边,人道是、三国周郎赤壁。”(苏轼《念奴娇〃赤壁怀古》)

“今夜鄜州月,闺中只独看。遥怜小儿女,未解忆长安。香雾云鬓湿,清辉玉臂寒。何时倚虚幌,双照泪痕干。”(杜甫《月夜》)

2、对比

(1)定义:对比是把两种对立的事物或者同一事物的两个不同方面放在一起,相互比较。(对比与反衬相近,但也有区别,反衬有主次之分,而对比的两个方面一般不分主次。) (2)作用:突出题旨。 (3)例题:

“越王勾践破吴归,战士还家尽锦衣。宫女如花满春殿,只今惟有鹧鸪飞。”》(李白《越中览古》)

例1. 陇西行 (唐 陈陶)

誓扫匈奴不顾身,五千貂锦丧胡尘。 可怜无定河边骨,犹是春闺梦里人。

【问题】请简要分析诗中第三、四句采用的表现手法及其作用。

例2. 早 行

陈与义

露侵驼褐晓寒轻,星斗阑干分外明。 寂寞小桥和梦过,稻田深处草虫鸣。

【问题】此诗主要用了什么表现手法?有何效果?

例3 (2010·湖北卷)阅读下面这首宋词,然后回答问题。

鹊桥仙·七夕 范成大

双星良夜,耕慵织懒,应被群仙相妒。娟娟月姊满眉颦,更无奈风姨吹雨。 相逢草草,争如休见,重搅别离心绪。新欢不抵旧愁多,倒添了新愁归去。 【注】 ①争:怎。

【问题】此词多处采用了对比衬托的艺术表现方法,请举出两例并结合作品赏析。(4分)

例4.阅读下面这首诗,然后回答问题。

初入淮河四绝句(三) 杨万里

两岸舟船各背驰,波痕交涉亦难为。只余鸥鹜无拘管,北去南来自在飞。

【注】淳熙十六年十二月,金人派遣使者来南宋贺岁,杨万里奉命送金使北返途中,来到原为北宋腹地, 现已成为宋、全国界的淮河时,感慨万端,作诗以抒怀。 【问题】请从“虚实”关系的角度赏析这首诗。 例5(2012·广东卷)

余杭四月

[元]白珽

四月余杭道,一晴生意繁。朱樱青豆酒,绿草白鹅村。

水满船头滑,风轻袖影翻。几家蚕事动,寂寂昼门关。

4

搜索更多关于: 高考语文诗歌表达技巧学案 的文档
高考语文诗歌表达技巧学案.doc 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到电脑,方便复制、编辑、收藏和打印
本文链接:https://www.diyifanwen.net/c30khw4hnyg565jb3urou8mpoj7ocb000zkf_1.html(转载请注明文章来源)
热门推荐
Copyright © 2012-2023 第一范文网 版权所有 免责声明 | 联系我们
声明 :本网站尊重并保护知识产权,根据《信息网络传播权保护条例》,如果我们转载的作品侵犯了您的权利,请在一个月内通知我们,我们会及时删除。
客服QQ:xxxxxx 邮箱:xxxxxx@qq.com
渝ICP备2023013149号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