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美术《北京故宫与巴黎凡尔赛宫》
说课稿范文
一、教材分析:
这节课是本册书第二单元《中西方美术作品比较》的第四课,前三节分别是:人物、花鸟、山水。这节课讲的是中西方宫殿建筑的比较,分别选取北京故宫和巴黎的凡尔赛宫作为代表,了解中西传统宫殿建筑的基本特点和风格差异。 二、教学目标以及教学法:
激发学生的学习积极性,让他们在愉快的气氛中掌握中西方宫殿建筑的基本特点和中西方文化观念的不同。培养对建筑艺术的兴趣、主动学习和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 1、教学重点:
中西传统宫殿建筑在整体布局方面的不同特点,以及这种特点背后所蕴含的民族历史文化观念。 2、教学难点:
如何使学生对建筑的直观审美与民族历史文化观念结合起来。
3、教法选择:
多媒体教学法,情境创设发,比较法,讲解法,讨论法,提问法,列表法等。 4、学法选择:
比较法,讨论法,列表法等。
三、教学过程:
1、回顾旧知识:这节课的内容实际上和前面三节课的内容是一脉相承的,都是中西方由于文化的差异,导致的美术作品的差异。
2、导入:用一段视频调动学生的学习气氛,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让学生初步对本节课的内容有一个大致的了解。 “植物对空气湿度的影响”探究是重点,新教材倡导探究性学习,应该利用好每一次活动,来培养探究的方法和能力。
3、分组阅读、讨论,激发学生的求胜心理,激发他们继续学习的热情。
4、注意引导学生阅读重点内容。(列出提纲) 同学们在看课本的时候注意以下问题:
本课学习了从汉到元中央政治制度的演变、地方政治制度的演变以及科举制度的演变,其中交叠着君权与相权、中央与地方的矛盾冲突,演变的趋势和矛盾发展的结果是君主专制中央集权的不断加强。 北京故宫:
(1)中国宫殿建筑群通常采用的布局特点? (2)中国历代皇宫的基本格局? (3)前朝三大殿和后宫三大殿?
(4)封建等级观念在屋顶形式、房瓦、墙壁用色方面的
体现?
(5)傅熹年考察故宫得出的结论? (6)太和殿的建筑特点? 巴黎凡尔赛宫:
(1)凡尔赛宫在结构设计上的特点? (2)镜厅的介绍?
(3)什么是斗拱、柱式、拱券? 5、提问学生:
根据学生回答找两位同学填写下表: 北京故宫 凡尔赛宫 布局特点
材料一 汉兴之初,海内新定,… 惩戒亡秦孤立之败,于是剖裂疆土,立二等子爵,… 然诸侯原本以大,小者淫荒越法,大者睽孤横逆,以害身丧国。 —《汉书》 院落式布局
师:很好!在解题时我们应仔细观察,寻找规律,往往会寻找到好的方法。注意在运用Sn公式时,要看清等差数列的项数,否则会引起错解。 强调建筑整体的联通 中轴线 有
有 基本格局 前朝后寝 单体 主要建筑
前朝三大殿:太和殿、中和殿、保和殿;后宫三大殿:乾清宫、交泰殿、坤宁宫。 镜厅 等级观念
屋顶形式:重檐庑殿顶、单檐方攒尖顶、重檐歇山顶、单檐歇山顶。房瓦:黄色琉璃瓦。墙壁用色:朱红色 中间是王宫,两边是宫室和政府办公处、剧院等。 建筑材料 木结构
【设计意图】分享学生成果,达到生生互动、师生互动;借助多媒体展示,帮助学生理解不同增长的函数模型的增长差异,并且初步体验数学建模的基本思想,认识函数问题的研究方法. 石结构 建筑结构 斗拱 梁柱和拱券
(如果时间允许,加入一些影视小故事,会更加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 结论:
欣赏西方宫殿建筑就像欣赏一件雕塑,面对的是一个独立的完整形体。而中国的宫殿建筑的美,则是通过多个单体建筑之间的烘托对应、庭院之间的流通变化,显露出建筑的总体气势和空间变化。
6、此外,中西宫殿建筑还有一个突出的特点:规模宏大、装饰豪华。
同学们或许会有疑问:为什么会这样?请听下面的一个小故事:
西汉建国以后,百废待兴,丞相萧何负责建设长乐宫、未央宫。建成以后,汉高祖看后说:“太劳民伤财了。”萧何说:“只有这样才能更加显示你的赫赫战功和无比的威势。” 从这个小故事里我们可以看出:任何宫殿建筑都是为了显示皇权的威严。 7、小结:
这节课我们比较了中西方的宫殿建筑,了解了他们在布局特点和文化观念上的差异。 板书
北京故宫与巴黎凡尔赛宫
根据学生回答找两位同学填写下表: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