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个数减去0,还得原数。例:5-0=5; 被减数等于减数,差是0。例:5-5=0; 一个数和0相乘,仍得0。例:0×5=0; 0除以任何数都得0。例:0÷5=0。 2.质疑。
(1)老师提出问题:关于0的运算你还有什么想问或想说的吗? 如果用0作除数结果会怎样? 板书:5÷0=□ 0÷0=□
(2)小组交流,引发思考。 (3)举例说明观点、总结。
0除以任何非0的数都得0,0不能作除数。 三、巩固应用,内化提高
1.算一算。
0+1= 0+0= 68-0= 23×0= 456-0= 78×0= 0×0= 78×1= 0÷56= 100-0= 2.填一填。
(1)一个数加上0,还得( );
(2)被减数与减数相同时,差是( ); (3)一个数与0相乘,仍得( ); 四、课堂小结
学了本节课之后,想一想在计算时应注意什么问题。
第4课时 含括号的混合运算的顺序
教学内容
含括号的混合运算的顺序:教材第9页例4及相关内容。 教学目标
1.体会“小括号”和“中括号”在混合运算中的作用,掌握运算顺序,会计算带有“小括号”和“中括号”的三步题目,并会列综合算式解答有关的实际问题。
2.经历带有“小括号”和“中括号”的混合运算的运算顺序探索过程,培养学生独立思考、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教学重点
掌握含有“小括号”和“中括号”的三步混合运算的运算顺序。 教学难点
体会“小括号”和“中括号”的作用,会列带有“小括号”和“中括号”的算式解决实际问题。 教学过程
一、导入新课 师:同学们,这里有一些两步计算的式题,如果既有乘、除法,又有加、减法,我们应该先算什么,再算什么?请大家试着标出来。
出示问题: 说说下面各题的运算顺序。 (1)7×2+30 (2)175-25×4 (3)40÷4+6 (4)48-18÷2 课件辅助,显示结果。
师:是这样的吗?画线的这一步应该先算。在混合运算中我们要先算乘、除法,后算加、减法。这是我们已经学过的知识。今天我们继续来研究与计算顺序有关的知识。(板书:四则混合运算)
二、新课教学
1.提出问题。
师:学校艺术节快到了,每个兴趣小组正在进行紧张的练习,让我们一起去看一看!(出示课件) 学校航模小组男生有12人,女生有4人,美术小组是航模组的2倍。 师:从图中你了解到哪些信息?
师:根据题目中的信息你能提出什么数学问题吗? 生:美术小组有多少人?
2.学生独立完成,教师采样,对比方案。 (1)12×2+4×2 (2)(12+4)×2 (3)12+4×2
5 / 9
比较方案:(12+4)×2和12+4×2的区别。
问:这两个算式有什么区别?为什么这两个算式的结果不一样? 生:运算顺序不同。
(2)问:两个算式分别表示什么意思?
生:第一个算式表示男女生人数和的两倍,第二个算式表示男生和女生的两倍。 师:这样看我们的运算顺序除了先乘、除,后加、减外还需要补充什么? 生:有小括号先算小括号里面,再算小括号外面的。 3.深入探究合唱组的问题。
合唱组96人,合唱组的人数是美术组的几倍? 师:看到这个问题你打算怎样解决? 生:合唱组的人数÷美术组的人数=几倍
师:刚才,我们分步解答了这个问题,先算出了——(美术组的人数),然后用——(合唱组的人数÷美术组的人数),现在你能不能把这两个算式合并成一个综合算式,在作业本上试试看,只列式。
4.展示各种可能出现的方法,逐一比较学生的算法。
师:我们先来看这个同学列的综合算式,请你说说看,你是怎么想的? (1)方法一:96÷(12+4)×2 师:96÷(12+4)×2这个算式,问题出在哪里?
预设:按照运算顺序,最后算乘法了,而这题的最后一步应该算除法。 师:要解决这个问题的关键是要先算出美术组的人数,也就是(12+4)×2,这样就和他的算式矛盾了,看来应该改变这个算式的运算顺序,怎样解决呢?
师:再加一个括号,来看看这个算式怎么样? (2)方法二:96÷((12+4)×2)
预设:连续两个小括号,重复了,有些看不清楚。 (3)方法三:96÷[(12+4)×2]
师:数学上规定,这个算式中已经有小括号了,再添加括号,就要用到中括号。 师:96÷[(12+4)×2],像这样的括号就是中括号。伸出手来,一起跟我写一遍(描述动作)。 板书:[ ]
让学生尝试加中括号:请你在你的综合算式里添上中括号。
5.揭示课题:今天这节课,我们就是研究含有小括号和中括号的混合运算。
师:这时的算式中有小括号,又有中括号,应该怎样计算呢?同桌互相说说这题的运算顺序。
介绍等式中一步一步脱式的过程和书写的格式要求(等号位置,小括号算好后脱掉,移下来的是中括号)。
师:你觉得第一步应该先算?也就是要算出──(合唱组的人数)。 96÷[(12+4)×2] =96÷[16×2] =96÷32 =3
师:回顾头来看一下,这里的两个算式,一个只有小括号,一个又添加了中括号,那这个中括号在这里起到了什么作用?
总结:中括号和小括号一样,也能改变题目中的运算顺序。
师:在一个算式里,既有小括号又有中括号,应该按什么顺序运算? 学生尝试概括运算顺序。
6.总结含有中括号的混合运算的运算顺序。
明确:在一个算式里,既有小括号,又有中括号,要先算小括号里的,再算中括号里面的。 7.介绍有关“括号”的数学史。 三、巩固练习
1.完成练习三第2题。
先按顺序计算,然后列出综合算式。 汇报;320×[(128+147)÷25]=3520;920+438÷73×34=1124。 2.完成练习三第3题。
先看清算式,然后说一说运算顺序。 四、课堂小结
今天你学习了什么?有什么收获?
6 / 9
第5课时 租船问题
教学内容
租船问题:教材第10页例5及相关内容。 教学目标
1.引导学生通过对“租船费用”问题的研究,掌握先假设再根据假设结果进行逐步调整的基本方法,培养学生的应用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2.经历自主探究“租船费用”最省的过程,感受数据变化的规律性,培养学生独立思考、独立解决问题和积极参与学习活动的能力。
3.体会数学与生活的紧密联系,感受数学应用的灵活性、广泛性和优化思想。 教学重点
掌握先假设,再根据假设逐渐调整的基本方法。 教学难点
通过对现实数据的分析进行合理调整。 教学过程
一、导入新课 师:大家想象一下,和风旭日,杨柳如茵,轻摇橹桨,泛舟河中,是多么惬意的事情呀!你知道吗?这划船里也有不少学问呢?今天我们这节课就来研究《租船问题》。
(板书:租船问题) 二、新课教学 1.出示情境图,提出问题。
师:从图中你了解到哪些信息?根据题目中的信息你能提出什么数学问题吗? 生:怎样租船最省钱? 2.确定方案。
师:这个问题怎样解决呢?你们有什么想法?可以同桌一组讨论一下。 学生反馈:
方案一:全租小船。 方案二:全租大船。
方案三:大船和小船结合。
师:既然方法选定了,就请同学们自己试一试,计算一下。 学生独立完成,教师采样。 3.合作交流。
生1:可以算算每种船每个人合多少钱?再选择。24÷4=6(元),30÷6=5(元),租大船比较便宜。 生2:可以都用小船或都用大船试一试,看看哪种方式更省钱,然后再调整。 师:同学们都有好的想法了。你们认为哪种方法可行呢? (1)问:如果都用小船需要多少钱? 32÷4=8(条) 24×8=192(元)
(2)问:如果都用大船需要多少钱? 32÷6=5(条)……2(人) 5+1=6(条)
问:5表示什么?2表示什么?为什么要5+1? 30×6=180(元)
4.比较方案:
师:通过两种方案的比较,你有什么发现?还有什么疑问吗? 生1:尽量租大船会比较合算。
生2:全租大船,但有1条大船只坐了2个人,没坐满。是不是可以再省钱?
师:全租大船,没坐满,怎样可以更省钱呢?小组讨论一下,试着计算出结果。 生1:把这两人和一条大船上的人都安排坐2条小船就可以更省钱。 生2:4条大船30×4=120(元);2条小船24×2=48元;共花了120+48=168(元)。所以第三种方案最好。
5. 逐步调整,形成方法
师:这样确实更省钱了?大家对于这个结果满意吗? 生:怎么能说明这种方案是“最”省钱的呢?
7 / 9
师:要想证明“最”你有什么好办法? 生:可以再次调整试一试。
师:小组合作,再调整试试,看看能否说明7条小船和1条大船是最省钱的? 反馈交流:
方案 小船数 大船数 可坐人数 租金
1 2 3 4 5 6 7
0 1 2 3 4 5 8
6 5 4 3 2 1 0
36 34 32 30(不够坐
) 28(不够坐
) 26(不够坐
) 32
180 174 168 162 168 156 192
问:观察表格,你发现了什么?解决这类问题需要注意什么呢?先要考虑什么? 生讨论交流,展示汇报。先考虑租哪种船便宜。 三、巩固练习
1.教材第11页练习三第4题。
学生独立确定春游方案,进行解答。 2.独立完成教材第12页练习三第5题。 四、课堂小结
今天你学习了什么?有什么收获?这节课你最感兴趣的是什么?
第6课时 复习课
教学内容
复习课:第一单元的内容。 教学目标
1.复习四则运算,含有两级运算的运算顺序,掌握有关0的特性,知道在运算过程中0不能做除数;正确计算四则混合运算。
2.掌握所学知识,能梳理归纳知识要点,查缺补漏。让学生探索和交流解决问题的过程中,感受解决问题的一些策略和方法。
3.让学生在解决实际问题的过程中,养成认真审题、独立思考等学习习惯。 教学重点
对各知识点的整理与复习。 教学过程
一、回忆梳理,构建网络
师:同学们,前面我们学习了整数的四则运算,下面来总结一下都学了哪些内容?
学生四人小组讨论,交流,然后汇报。教师引导学生梳理本单元内容,构建知识网络图。 1. 加减乘除法的意义和各部分间的关系。 2. 有关0的运算 。
一个数加上或者减去0,结果得原数。 一个数减去它本身得0。 一个数和0相乘,仍得0。
0除以一个非0的数,还得0;0不能作除数。 3. 租船问题:先考虑哪种便宜,再确定方案。 二、典型例题,沟通联系 1.158-[(27+54)÷9]
说说这类三步式题的运算顺序?
8 / 9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