液体表面张力系数的测定实验报告模板
【实验目的】
1.了解水的表面性质,用拉脱法测定室温下水的表面张力系数。 2.学会使用焦利氏秤测量微小力的原理和方法。
【实验仪器】
焦利秤,砝码,烧杯,温度计,镊子,水,游标卡尺等。
【实验原理】由测定张力公式可知,液体产生的张力,与比例系数即液体表面张力
成正比,与线段长度成反比,因此本实验中利用圆环代替线段,通过测定张力Ff与圆环周长来测定液体表面张力。
圆环周长可以通过精密测量得到,而Ff=F-Mg。其中,F为弹簧弹力,需要先通过多次试验及误差处理,测得弹簧弹劲系数,再通过伸长量求得水膜破裂时的F大小。Mg是圆环即接触的水的总重量,可以通过弹簧平衡时的弹力读出。
【实验步骤】1、安装好仪器,将各部分悬挂完整,调节旋钮及螺丝,达到“三线
对其”状态。记录此时的读数L0
2、逐次在盘中加如1g的砝码,共九次,记录每次的读数L1、L2...L9
3、在加入第十枚砝码后,不记录读数,将其取下后,记录读数L'9,之后每次取下一枚砝码,依次记录读数。
4、以逐差法处理读数,并求出其弹劲系数k
5、将小圆环悬挂在弹簧下方,慢慢使小圆环接触水面。接触之后,下台水面,使小圆环弹出水面。记录此时读数S0。
6、再次使小圆环接触水面,缓慢下调水面,使之拉起水膜。保持三线对齐,保持水膜拉伸至极限,读出此时示数S。计算。重复五次试验,取平均值。与谭静(S-S0)系数k相乘,即可求得Ff
7、将Ff及给出的周长数据带入公式,即可求得液体表面张力。
【数据处理】
1.用逐差法计算弹簧的倔强系数K(实验温度:18C)
砝码数 0 增重读数(mm) 减重读数(mm) 平均数Li(mm) Li?5-Li(mm) 238.30 238.14 237.22 15.02 0
1 2 3 4 241.22 244.52 247.24 250.32 241.10 244.00 247.34 250.28 253.0 256.44 259.74 262.54 265.52 21.16 244.26 247.29 250.30 253.24 256.33 259.63 262.61 265.52 15.15 15.37 15.32 15.22 5 253.48 6 7 8 9 256.22 259.52 262.68 265.52 14?L??(Li?5-Li)???????mm
5i?0K?5g=3.2177 ?L??L??A??B????L??L?/(5?1)????????mm
2it0.95??L????????mm n?仪=0.02000mm 1.05??L??2A??2B=0.17197mm
?K??-5g???L???L?2?????2=36.366N/m 2.计算液体表面张力f
次数 1 2 初始位置S0(mm) 水膜破裂时读数Si(mm) ΔS=Si-S0(mm) 220.78 221.30 224.78 225.70 2?S(mm) 4.20 4.00 4.40 ??S????S??Si?/(2?1)?0.20000mm
?A??B?t0.95??S?0.49600mm n?仪?0.01905mm 1.05??S??2A??2B=0.49636mm
3. 金属环外、内直径的测量(本实验直接给学生结果)
d1 d2
平均值(mm) 34.92 33.12 ??K?S?0.06322
?(d1?d2)3.计算表面张力系数?及不确定度
?????SK????????K?????S??0.71458N/m
????(d1?d2)???(d1?d2)4. 表面张力系数的理论值:??(75.5?0.15t)?10?3N/m?0.07325
22【误差分析】
在测量f时由于时间紧迫数据测量太少,导致实验偶然性增加,误差偏大,结果偏离较大
【思考题】
1. 用焦利称测量微小力的依据是什么? 答:焦利秤的最小量程为0.02mm。
2.金属圆环浸入水中,然后轻轻提起到底面与水面相平时,试分析金属圆环在竖直方向的受力。
答:金属圆环与上面所带水的重力,金属丝向上的拉力,水的表面张力。 3. 分析(2)式成立的条件,实验中应如何保证这些条件实现? 答:金属圆环要保持水平,水膜应达到刚好破裂的状态。
4. 本实验中为何安排测(F—mg),而不是分别测F和mg?
答:因为式中的m是金属圆环和水的总重力,难以直接测量,故使用整体方法测量(F-mg)
5. 本实验影响测量的主要因素有哪些?这些因素使?偏大还是偏小? 答:液面上方气体温度越高,液体表面张力越小 液体中含杂质越多,液体表面张力越小
金属圆环应该与液面保持平行,否则会使测量结果偏大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