吉林大学2001年攻读硕士学位研究生入学考试试题
报考专业:语言学及应用语言学、汉语言文字学 研究方向:以上专业所有方向 考试科目:现代汉语
一、用国际音标给下列词语注音。(5分)
鸡 词 治 千 八 帮 劲儿 瓶儿 鱼儿 歌儿
二、简要回答下列问题。(每题5分,共25分) 1、在音节“xi”“zhi”“zi”中,字母“i”代表的是同一个音位吗?为什么? 2、“木头头儿”中的两个“头”是不是同一性质的语言单位?为什么? 3、“金”与“黄金”的语法差异是什么? 4、“名词的修饰语是定语”,这个说法对不对?为什么?
5、句型是根据什么标准划分出来的?句类是按什么标准划分出来的? 三、“词是语言建筑材料的单位,它代表一个概念,而有一个语音形式。”(高明凯《汉语语
法论》);“代表一个概念的,或具有语法作用的一组声音就是一个词。”(张志公《汉语语法常识》)。以上是两位学者关于词的定义,要求: 1、对这两个定义作出评价;
2、比较两个定义的优劣。 (共15分)
四、有的学者把时间词、处所词、方位词归在名词里,算作名词的三个小类;有的学者把这
三类词从名词里独立出来,使之成为与名词、动词等并列的三个词类。后一种处理方法有无道理?试加以论证。(10分)
五、用直接成分分析法(层次分析法)分析“你同意不同意我找他帮忙儿”这个结构体。从
大到小、从小到大都可以。(5分) 六、“他打碎了玻璃”能转换为“他把玻璃打碎了”,“他喝醉了酒”不能转换为“他把酒喝
醉了”,为什么?(10分) 七、“那个人”和“两个人”都是名词性词组,考察一下它们担任句子成分的能力和适应句
型的能力是否相同。(15分)
八、观察下列两组材料:
(一) (二) 今天下午今年明年 明年春天 上午下午 下午三点 过去现在
不难发现,两组材料都是时间词的组合,都可以描写为“T1+T2”(T:时间词),但
材料一里的“T1+T2”都是偏正结构,材料二里的“T1+T2”都是联合结构。“T1+T2”在什么条件下组成偏正结构,在什么条件下组成联合结构,这里的规律是什么?(15分)
吉林大学2001年攻读硕士学位研究生入学考试试题
报考专业:语言学及应用语言学、汉语言文字学 研究方向:以上专业所有方向 考试科目:语言学理论
一、解释下列术语。(30分)
1、构形形态; 2、谱系分类; 3、语法范畴; 4、社会方言; 5、语言融合; 6、国际音标; 7、替换; 8、非音质音位; 9、离心结构; 10、布隆菲尔德。
二、简要回答下列问题。(30分) 1、举例说明“义素分析法”。
2、你能确定一个音位的标准读音吗?根据是什么? 3、请简要描述一下言语交际的构成要素。
三、论述下列各题。(40分)
1、有些文学家强调语言的自由创造,而语言学家往往看中语言的社会规范。这两种观念是否都有道理?请谈谈你的看法。 2、 “Хлеб”在俄语中是“面包”,引进汉语后(读“lie ba”)却指一种特殊的面包。
请解释一下这种现象。
吉林大学2001年攻读硕士学位研究生入学考试试题
报考专业:语言学及应用语言学、汉语言文字学、中国古代文学 研究方向:以上专业所有方向 考试科目:古代汉语
一、简答题。(每题5分,共20分) 1、《诗经·邶风·谷风》“凡民有丧,匍匐救之”,《礼记·檀弓》引作“凡民有丧,扶服救
之”,试从音韵学角度解释其用字的不同。 2、《史记·项羽本纪》:“汉军皆披靡”,张守节正义云:“靡,言精体低垂”,此解释是否合
理?为什么?
3、举例说明词的引申义与假借义的不同。 4、指出下列形声字的意符:
题、理、術、倏、斯、书、闷、酷、景、胡
二、解释下列各句中加点字的意义。(每题1分,共25分) 1、爱共叔段,欲立之。亟请于武公,公弗许。 . 2、晋不可启,寇不可玩。一之谓甚,其可再乎? . 3、齐侯曰:“余姑翦灭此而朝食!”不介马而驰之。 . 4、于是羊舌职死矣。晋侯曰:“孰可以代之?” .. 5、于是乘其车,揭其剑,过其友曰:“孟尝君客我!” .6、左挟弹,右摄丸,将加己乎十仞之上,以其类为招。 . 7、世以鲍焦无从容而死者,皆非也。 .. 8、德之流行,速于置郵而传命。 ..
9、有为神农之言者许行,自楚之滕,踵门而告文公曰?? ....
10、鹏之徙于南冥也,水击三千里,抟扶摇而上者九万里,去以六月息者也。 .. 11、于是焉河伯始旋其面目,望洋向若兴叹曰?? .. 12、坚甲厉兵以备难,而美荐绅之饰。 ..
13、桃之夭夭,灼灼其华。之子于归,宜其室家。 ..... 14、出自北门,忧心殷殷。终窭且贫,莫知我艰。 . 15、静女其姝,俟我于城隅。爱而不见,搔首踟蹰。 . 16、为此春酒,以介眉寿。七月食瓜,八月断壶,九月叔苴。 ... 17、百姓罢极怨望,容容无所依。 ....
18、匈奴时有候者到而希矣,后二年,汉击走单于于幕北。 ... 19、尔乃税驾乎,秣驷乎芝田。 .. 20、披绣闼,俯雕甍。 ..
21、匠石运斤成风,听而斫之。 .22、我戮之不祥。赦之,以劝事君者。 .
23、公曰:“姜氏欲之,焉辟害?”对曰:“姜氏何厌之有?” ..24、夫列子御风而行,泠然善也,旬有五日而后反。 ....
25、北弥陶牧,西接昭丘。华实蔽野,黍稷盈畤。 ...
三、将下列古文翻译成现代汉语。(共35分)
1、“君子曰:颍考叔,纯孝也。爱其母,施及庄公。《诗》曰:‘孝子不匮,永赐尔类。’其
是之谓乎!” 2、阳货欲见孔子,孔子不见,归孔子豚。孔子时其亡也,而往拜之,遇诸涂。谓孔子曰:“来!
予与尔言。”曰:“怀其宝而迷其邦,可谓仁乎?”
3、夫山居而谷汲者,膢腊而相遗以水;泽居苦水者,买庸而决窦。故饥岁之春,幼弟不饷;
穰岁之秋,疏客必食。 4、彼秦者弃礼义而上首功之国也,权使其士,虏使其民。彼则肆然而为帝,过而为政于天下,
则连有赴东海而死矣。 5、所赖君子见几,达人知命。老当益壮,宁移白首之心;穷且益坚,不坠青云之志,酌贪泉而
觉爽,处涸辙以犹欢。
6、夫上世之士,或解缚而相,或释褐而傅;或倚夷门而笑,或横江潭而渔;或七
十说而不遇,或立谈间而封侯;或枉千乘于陋巷,或拥帚彗而先驱。是以士颇得信其舌而奋其笔,窒隙蹈瑕而无所诎也。
四、给下面的古文加上标点,并把划线的部分翻译成现代汉语。(共20分)
1、盖文章经国之大业不朽之盛事年寿有时而尽乐荣止乎其身二者必至之常期末若文章之无穷是以古之作者寄身于翰墨见意于篇籍不假良史之辞不托飞驰之势而声名自传于后故西伯幽而演易周旦显而制礼不以隐约而不务不以康乐而加思
2、齐侯侵我西鄙谓诸侯不能也遂伐曹入其郛讨其来朝也季文子曰齐侯其不免乎己则无礼
而讨于有礼者曰女何故行礼礼以顺天天之道也己则反天而又以讨人难以免矣诗曰胡不相畏不畏于天君子之不虐幼贱畏于天也在周颂曰畏天之威于时保之不畏于天将何能保以乱取国奉礼以守犹惧不终多行无礼弗能在矣
3、凡论事者违实不引效验则虽甘义繁说众不见信论圣人不能神而先知先知之间不能独见;
非徒空说虚言直以才智准况之工也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