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附近填写更改后的内容。
2.2在更改部位附近需标注本次修改用的标记,标号应按更改通知的规定执行。 2.3修改时须在被修改文件表尾填写更改用的标记、更改篇数、更改通知单的编号、
日期和修改人签字。
2.4若由于经多次修改,文件已模糊不清,或虽初次修改,但修改内容较多,使修
改后文件已不清晰时,须重新发放。重新描的底图更改栏中:“标记”栏填写重描前本次更改所用的标记:“处数”栏填写“重描”字样:“更改文件号” 栏填写重描前本次更改通知单编号:“签字”和“日期”栏由负责复核的工艺人员签
上姓名和日期。
3.换发新的工艺文件时,旧工艺文件必须收回存档备查,严禁新旧两种文件混用。 七、工艺验证
凡需批量生产的新产品,在样品试制鉴定后批量生产前,均需通过小批试制进行工艺验证。 1.工艺验证的内容
a) 工艺验证主要验证工艺路线和工艺要求是否合理、可行: b) 所选设备和工艺装备是否能满足工艺要求; c) 检验手段是否满足要求;
d) 装配路线、方法是否能保证产品精度; e) 劳动安全等。 2.验证程序
2.1由生产部负责下达验证计划,及准备所需的全部工艺装备; 2.2技术部负责提供验方所需的工艺文件和相关资料; 2.3检验人员做好检查准备; 2.4生产车间作好试生产准备。
2.5验证结束后,工艺人员做出验证结论,交技术部主管审核确定。
八、生产现场工艺管理
生产现场工艺管理须在传统管理方法的基础上,积极采用现代化的组织、管理方法。在管理中,工艺、生产、质检及车间各相关人员都应有机配合,以保证生产现场的物流和信息流的顺利畅通。 1.生产现场管理内容
1.1积极分析或测定工序能力,当发现工序能力不强时,要积极采取措施加以调整。
1.2建立现场施工技术档案,作好各种数据的记录和管理。
1.3不断总结工艺过程中的各种合理建议和先进经验,并反馈给技术质量部和生产部。
九、工艺纪律管理
严格工艺纪律是加强工艺管理的重要内容,是建立企业正常生产秩序、确保产品质量、安全生产、降低消耗、提高效益的保证。企业各级领导和相关人员都须严格执行。 1.工艺纪律的主要内容
1.1工艺文件必须作到正确、完整、统一、清晰。 1.2生产安排必须以工艺文件为依据,并做到均衡生产。
1.3凡投入生产的材料、毛坯和外购件、外协件必须先例设计和工艺要求。 1.4设备必须确保正常运转、安全、可靠。
1.5所有工艺装备应经常保持良好的技术状态,计量器具应坚持周期检查,以确保量值正确、统一。
1.6建立专业培训制度,做到工人初次上岗前必须经过专业培训。做到定人、定机、定工种。
1.7操作者要认真做好生产前的准备工作,生产中必须严格按设计图样、工艺规程和有关标准的要求进行加工、装配。对时间、温度、压力、电压、材料配方等到工艺参数,除严格按规定执行外,还应作好记录,以便存档备查。
1.8精密、大型、贵重设备的操作者必须经过严格考核,合格后发给合格证,凭
操作证操作。
1.9新工艺、新技术、新材料和新设备必须经验证、鉴定合格后纳入工艺文件方可正式使用。
1.10生产现场应做好定置管理和文明生产。 2.工艺纪律的考核
2.1全厂性的工艺纪律由管理者代表组织工艺、质量管理、检验、生产等有关职能部门人员进行评定。
2.2生产现场的工艺纪律由质检人员负责日常监督。 2.3车间、工段由值班长负责进行定期检查考核。
二、新产品试制
1、目的:
通过样品试制借以考验产品结构、性能和设计图样的工艺性,考核图样和设计文件的质量。小批量试制则利于考核产品工艺性,验证全部工艺文件和工艺装备,进一步校验和审核图纸。
2、适用范围: 样品试制及小批量试制 3、职责
3.1新品开发技术人员协同生产部对新产品进行试制。 3.2质检组负责新产品的验证。
3.3技术质量部部长负责新产品试制的审批。 4、程序
4.1根据设计开发评审通过之产品初稿,进行新产品概略、工艺设计。根据产品要求,
可安排利用设备,测试条件等设想和简略拟定工艺路线。 4.2进行工艺分析,据产品要求,作材料改制,原件改装等工艺分析。 4.3 进行产品工作图工艺性分析。 4.4编制工艺卡片
产品工艺流程,工艺过程卡片(工序卡)。
4.5充分利用现有工装,或采用组合工装,简易工装或过渡工装等,必要时设计制造
新工装。
4.6制定工价,材料消耗定额等。
4.7试制过程中加强质量管理和信息反馈等,作好试制质量,定额等记录。 4.8根据样品试制结果,填报《设计开发验证报告》。小批量试制前填报《试产报告》,
并据小批试制情况填报《试产总结报告》。
5、相关程序
《设计和开发控制程序》 6、质量记录
6、1《设计开发验证报告》 6、2《试产总结报告》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