班超以自己的政治谋略、勇敢与智慧,使疏勒、鄯善、于阗归附,东汉政府重新在西域设置都护和戊己校尉,加强与西域的政治、经济、文化联系,从而使汉与西域复通,这是东汉同匈奴斗争的巨大胜利。
范文九:《班超西域建奇功》教案 教学目标:
1.通过学习本课,知道班超的主要历史功绩,班超在维护国家统一,促进中原与西域、东方与西方经济文化交流中的作用。
2.通过对班超事迹的学习,培养学生热爱祖国、维护民族团结的思想感情,教育学生树立为祖国统一、民族团结做出贡献的理想和抱负。 教学重点:
知道班超的主要历史功绩,班超在维护国家统一,促进中原与西域、东方与西方经济文化交流中的作用。 教学难点:
培养学生热爱祖国、维护民族团结的思想感情,教育学生树立为祖国统一、民族团结做出贡献的理想和抱负。 课时安排: 1课时
教学准备:
师:资料、版图、图片。生:查找有关资料。 教学过程:
(在上课之前播放《新疆是个好地方》激发作为新疆人的自豪感) 一、引入:
师:前面我们学了几位历史人物?生:四位历史人物。 哪四位?生:张骞、冯夫人、延、康父子。 他们为西域作出了哪些贡献?生:(略)
小结:今天,我们继续穿越时空隧道学习第五个历史人物“班超”为西域作出的巨大贡献。
板书课题:〈〈班超西域建奇功〉〉 出示〈〈班超西域建奇功〉〉的幻灯片 二、新课:
师:1、东汉王朝建立后,政局已稳定,恢复了对西域的统治。在这个过程中,这个人发挥了重要的作用,他就是谁?(生:班超) 2、公元73年,东汉政府派兵攻打匈奴,在这次战争中,班超是怎样建立功勋的?(生:略)
播放班超“投笔从戎”的动画片。
3、班超从小受谁的影响志向那么远大呢?(生:阅读资料卡) 4、观看:班超出使西域路线图。 (详细介绍班超的路线图 )
(1)让学生了解西域的地理位置。 (2)阳关和玉门关的历史典故。
(3)播放“不入虎穴焉得虎子”的历史故事。 (4)讲“关于于阗”的故事 。
(5)讲“关于疏勒及龟兹的故事”。 (6)讲“甘英出使大秦的故事及贡献”. (7) 出示“力不从心”的故事.
5、总结班超在西域生活了30年发挥了怎样的作用?
(生:恢复了西域与东汉政府的联系,保证了丝绸之路的畅通,对加强中西经济、文化交流发挥了重要作用。) 6、将张骞和班超做比较. 7、拓展与延伸:
(1)班勇的故事.(2)耿恭的故事. 8、心灵感悟卡的制作. 三、总结:
师:通过学习本课,你对班超有了哪些了解?
生:班超对西域作出了不可磨灭的贡献,他的丰功伟绩被后人永远记住。
继承先辈遗志,弘扬中华民族精神! 四、展示、张贴学生作品. 五、板书设计: 班超西域建奇功
出示地图及其学生的自由创作发言
范文十:(窦)固使假司马班超与从事郭恂俱使西域。超行到鄯善①,鄯善王广奉超礼敬甚备,后忽更疏懈。超谓其官属曰:“宁觉广礼意薄乎?”官属曰:“胡人不能常久,无他故也。”超曰:“此必有北虏使来,孤疑未知所从故也!明者睹未萌,况已著乎!”乃召侍胡,诈之曰:“匈奴使来数日,今安在乎?”侍胡惶恐曰:“到已三日,去此三十里。”超乃闭侍胡,悉会其吏士三十六人,与共饮,酒酣,因激怒之曰:“卿曹与我俱在绝域,今虏使到裁数日,而王广礼敬即废。如令鄯善收吾属送匈奴,骸骨长为豺狼食矣,为之奈何?”官属皆曰:
“今在危亡之地,死生从司马!”超曰:“不入虎穴,不得虎子。当今之计,独有因夜以火攻虏,使彼不知我多少,必大震怖,可殄尽也。灭此虏,则鄯善破胆,功成事立矣。”众曰:“当与从事议之。”超怒曰:“吉凶决于今日,从事文俗吏,闻此必恐而谋泄,死无所名,非壮士也。”众曰:“善!”初夜,超遂将吏士往奔虏营。会天大风,超令十人持鼓藏虏舍后,约曰:“见火然,皆当鸣鼓大呼。”余人悉持兵弩,夹门而伏。超乃顺风纵火;前后鼓噪,虏众惊乱,超手格杀三人。吏兵斩其使及从士三十余级,余众百许人悉烧死。明日乃还,告郭恂,恂大惊;既而色动,超知其意,举手曰:“掾虽不行②,班超何心独擅之乎!”恂乃悦。超于是召鄯善王广,以虏使首示之,一国震怖。超告以汉威德,“自今以后,勿复与北虏通!”广叩头,“愿属汉,无二心。”遂纳子为质。
注:①鄯(sh4n)善:西域一个国家的名字。 ②掾(yu4n):古代属官的通称。
一、下列四句中加粗的字的解释,错误的一项是: [ ]
a.宁觉广礼意薄乎 宁:难道不
b.使彼不知我多少,必大震怖,可殄尽也 殄:歼灭
c.灭此虏,则鄯善破胆 破:破裂 d.见火然 然:通“燃”
二、分别比较下列两组句子中加粗的字的意思,判断正确的一项是: [ ]
a.两个“礼”字相同,两个“独”字也相同 b.两个“礼”字相同,两个“独”字不同 c.两个“礼”宇不同,两个“独”字相同 d.两个“礼”字不同,两个“独”字也不同
三、对下列句子中加粗词语的说明,错误的一项是: [ ]
a.固使假司马班超与从事郭恂俱使西域 假司马:暂时代理司马职务的文官。 b.此必有北虏使来
北虏:对匈奴的贬称。
c.卿曹与我俱在绝域
卿:古代对男子的一种敬称。 d.遂纳子为质
质:人质。两国交往,各派世子或宗室子弟留居对方作为保证,叫“质”。
四、对下面的语句解说得较贴切的一项是: [ ]
①明者睹未萌 ②既而色动
a.①聪明人看到了没露出苗头的事 ②接着变换了脸色
b.①有远见者能预见还没露出苗头的事 ②接着面部表情有了变动
c.①明白人看到了没露出苗头的事 ②接着面部表情有了变动
d.①有远见者能预见还没露头的事 ②接着变换了脸色
下列语句在文中的正确意思是:
五、超乃闭侍胡,悉会其吏士三十六人,与共饮。 [ ]
a.班超就把“侍胡”关起来,会见自己带来的官吏士兵一共三十六人,给酒让他们一起喝。
b.班超就把“侍胡”关起来,会见自己带来的官吏士兵一共三十六人,同他们一起喝酒。
c.班超就把“侍胡”关起来,召集自己带来的官吏士兵一共三十六人,同他们一起喝酒。
d.班超就把“侍胡”关起来,召集自己带来的官吏士兵一共三十六人,给酒让他们一起喝。
六、吉凶决于今日,从事文俗吏,闻此必恐而谋泄。 [ ]
a.吉凶决定在今天,从事文墨的一般官吏,知道了我们的打算,必定害怕计谋泄露。
b.吉凶决定在今日,从事文墨的平庸官吏,知道了我们的打算,必定害怕而使计谋泄露。
c.吉凶决定在今天,从事是个只懂文墨的平庸官吏,知道了我们的打算,必定害怕而使计谋泄露。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