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范文网 - 专业文章范例文档资料分享平台

2016年山西省太原市高三第二次模拟考试理综化学试卷 doc

来源:用户分享 时间:2025/8/7 3:42:33 本文由loading 分享 下载这篇文档手机版
说明:文章内容仅供预览,部分内容可能不全,需要完整文档或者需要复制内容,请下载word后使用。下载word有问题请添加微信号:xxxxxxx或QQ:xxxxxx 处理(尽可能给您提供完整文档),感谢您的支持与谅解。

2016年山西省太原市高三第二次模拟考试理综化学试卷

一、单选题(共7小题)

1.“化学是你,化学是我”。说明了化学知识在生活中的普遍性。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纤维素水解的产物可以制乙醇

B.乙烯、聚乙烯、聚氯乙烯都属于烃,都可以使溴水褪色 C.“歼-20”飞机上使用的碳纤维是一种新型的有机高分子材料 D.NH4NO3、KNO3、KClO3与Na、S、C2H5OH混搭存放在同一仓库 考点:化学与生活 答案:A

试题解析:A.由于纤维素水解的产物可以制乙醇,因此正确; B.由于聚氯乙烯有氯元素,不属于烃,因此错误; C.由于碳纤维属于无机非金属材料,因此错误;

D.由于强还原剂和强氧化剂放在一起容易爆炸,因此错误。 2.下列离子或分子能够在指定的分散系中大量共存的是( ) A.空气中:SO2、NO、N2、CO2

B.0.1mol/L的NaNO3中:K、I、Cl、SO4

C.与铝反应生成大量氢气的溶液中:Mg、K、Cl、NO3 D.铁与稀硫酸反应后的溶液中:[Fe(CN)6]、NH4、Cl、NO3 考点:离子共存 答案:B

试题解析:A.由于空气中有O2,能与NO会反应,因此错误; B.由于NaNO3显中性,无氧化性,因此正确;

C.由于与铝反应生成氢气的溶液可能是强酸溶液或者强碱溶液,Mg不可在碱溶液中大量存在,因此错误;

D.由于铁与稀硫酸反应后的溶液中有 Fe,不可与[Fe(CN)6]共存,可产生蓝色沉淀,因此错误。

2+

3-2+

3-+

--2+

+

--+

--2-

3.a、b、c、d均为短周期元素,它们原子的最外层电子数分别为1、3、6、7。a、d的简单离子的电子层结构相同,b、c原子的次外层电子数均为8。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单质的沸点:a>d>c>b B.简单离子半径:c>d>a>b

C.a、b、c的简单离子都会破坏水的电离平衡

D.a、b、d的最高价氧化物对应的水化物彼此间可以发生反应 考点:元素周期律 答案:B

试题解析:根据题意a、b、c、d均为短周期元素,它们原子的最外层电子数分别为1、3、6、7。a、d的简单离子的电子层结构相同,b、c原子的次外层电子数均为8可以推断出:a 为钠元素,b 为铝元素,c 为硫元素,d 为氟元素。

A.金属原子的价电子越多,原子半径越小,金属离子与自由电子的作用力就越强,金属键也就越强,晶体的熔、沸点就越高;反之,亦然。故 A 错误;

B.依据离子半径大小的判断依据,同周期原子序数越大,原子半径越小,故B正确; C.钠离子不影响水的电离,故C错误; D.氟元素没有含氧酸。故D错误.

4.下列制备物质的工业生产流程合理的是( ) A.由铝土矿冶铝:铝土矿B.制硫酸:硫铁矿C.由NaCl制漂白粉:

D.合成CNH4Cl和Ca(OH)2固体考点:化学与工农业生产无机化工流程题 答案:C

试题解析:A、铝土矿有多种杂质无法直接电解,故A不合理。

B、工业制硫酸是先将二氧化硫在催化剂存在下转化成三氧化硫,再与水反应生成硫酸,故B不合理。

C、电解饱和食盐水为氯碱工业生成的氯气与石灰乳制取漂白粉,故 C 合理。

纯净干燥的氨气

D、工业合成氨是通过氮气和氢气合成的,故D不合理。

5.某中性有机物(分子式为C10H20O2)在稀硫酸作用下加热得到M和N两种有机物,且M被酸性KMnO4溶液作用可直接得到N。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M的分子式为C5H10O

B.该中性有机物有4种(不考虑立体异构)

C.上述过程发生的所有反应与油脂皂化反应的反应类型相同

D.M和N都可以发生取代反应、都能与Na反应生成H2,因此具有相同的官能团 考点:有机物的结构 答案:B

试题解析:C10H20O2的有机物符合酯的通式,且在稀硫酸作用下水解,生成的M被酸性KMnO4溶液作用可直接得到N,说明M与N中各有5个碳原子,且M中-OH连在端点即为R-CH2OH,R为丁基,丁基有4种同分异构体。故答案为:B。

6.下列有关实验操作、现象和结论都正确的是( )

A.A

考点:化学实验基础操作 答案:D

B.B C.C D.D

试题解析:A.向溶液中滴加 BaCl2 溶液,再加入盐酸,产生不溶解的白色沉淀,也可能是因为Ag离子造成的,不可以确定原溶液中有SO42-,故A错误;

B.因钠与水发生反应为 2Na+2H2O=2NaOH+H2↑,则将钠投到硫酸铜溶液中会先发生与水的反应生成氢氧化钠,然后氢氧化钠与硫酸铜发生复分解反应生成氢氧化铜沉淀,不能证明金属性:Na>Cu,故 B 错误;

C.蔗糖水解生成葡萄糖,葡萄糖与氢氧化铜浊液的反应应在碱性条件下进行,所以C错

+

误;D.向盛有少量Na2O2 固体的试管中加入蒸馏水,发生反应2Na2O2+2H2O=4NaOH+O2,溶液显碱性,所以加入酚酞试液会变红,溶液又褪色,说明可能生成了H2O2 而产生了漂白效果,故D正确。

7.25℃时,1000mol·L用浓度为0.

1

00mL浓度均0.1000mol·L的NaOH溶液分别滴定20.

1

的盐酸和醋酸溶液的滴定曲线如图所示(混合溶液体积变化忽略不计)。

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

A.根据滴定曲线,可得Ka(CH3COOH)≈10

B.pH=7时,滴定醋酸溶液消耗的V(NaOH溶液)<20mL C.C点溶液:c(HX)>c(X)>c(Na)>c(H)>c(OH)

D.当V(NaOH溶液)=20mL时,A点水电离的c(H)大于B点水电离的c(H) 考点:溶液中的离子平衡 答案:C

试题解析:醋酸为弱酸当加入等量强碱氢氧化钠时溶液显碱性,结合滴定曲线知HX为醋酸,HY为盐酸。A.根据起点pH值可知醋酸溶液中C(CH3COO)=c(H)=0.001mol/L, c(CH3COOH)≈0.1mol/L,Ka=[H][CH3COO]/[CH3COOH]≈10,故 A 正确;

B.醋酸为弱酸,氢氧化钠为强碱,当滴入等量氢氧化钠时溶液显碱性,若溶液显中性则 V(NaOH溶液)<20mL ,故B正确;

C.C 点时为 CH3COOH 和 CH3COONa为1:1 的混合溶液溶液显酸性,说明 CH3COOH的电离程度大于CH3COO的水解程度,所以 c(CH3COO)>c(CH3COOH),且溶液中c(Na)最大,即 c(Na)>c(X)>c(HX)>c(H)>c(OH) ,故 C 错误;

+

-+

---+

+

--5-+

+

+

-+

+

-

-5

2016年山西省太原市高三第二次模拟考试理综化学试卷 doc.doc 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到电脑,方便复制、编辑、收藏和打印
本文链接:https://www.diyifanwen.net/c31i2g63s820088t3x4ji0cqsi0v0jd00p76_1.html(转载请注明文章来源)
热门推荐
Copyright © 2012-2023 第一范文网 版权所有 免责声明 | 联系我们
声明 :本网站尊重并保护知识产权,根据《信息网络传播权保护条例》,如果我们转载的作品侵犯了您的权利,请在一个月内通知我们,我们会及时删除。
客服QQ:xxxxxx 邮箱:xxxxxx@qq.com
渝ICP备2023013149号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