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范文网 - 专业文章范例文档资料分享平台

人教版一年级上学期传统文化教案设计

来源:用户分享 时间:2025/7/1 13:12:33 本文由loading 分享 下载这篇文档手机版
说明:文章内容仅供预览,部分内容可能不全,需要完整文档或者需要复制内容,请下载word后使用。下载word有问题请添加微信号:xxxxxxx或QQ:xxxxxx 处理(尽可能给您提供完整文档),感谢您的支持与谅解。

人教版一年级上学期传统文化教案设计

教学难点:理解诵读内容,能有节奏有韵味地朗读。 教学过程: 一、导入新课

1、导语:同学们,今天我们一起来学习一首诗诗名是《逢老人》,作者是唐代诗人隐峦。

二、学习诗句,理解诗意

1、出示古诗:

2、多种形式朗读诗句。

⑴ 自己轻声读几遍,把诗句读通顺。 ⑵ 指名读,正音。 ⑶ 齐读,读正确流利。 3、引导学生理解诗句。

⑴ 通过刚才的朗读,你读懂了什么?谁来说说。(引导学生说完整话) ⑵ 质疑:有没有不懂的地方吗?学生说。 ⑶ 小组互相学习,理解诗句。 ⑷ 指名反馈,师生补充。 ⑸ 反复朗读,熟练背诵。

⑹ 小结。老师先总结诗句意思。你是怎么读懂的呢? 总结学习方法:1、反复朗读;小组合作学习。 4、查字典;请教老师、父母;背诵,加深理解。 三、联系实际,畅谈体会

1、出示古诗《龟虽寿》(节选) 2、读一读,背一背

3、比较一下两首诗中的老人有什么不同? 四、拓展延伸,布置作业

收集描写老人的古诗。 板书设计:

《逢老人》 路逢一老翁, 两鬓白如雪。 一里二里行, 四回五回歇。

9 《 幼女词》

教学目标:

1、能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诗句,并能熟练背诵。 2、能用自己的话说说诗句的意思。

3、能联系生活实际谈体会,加深对诗句的理解。 教学重点:学习理解“ 向夜在堂前,学人拜新月。”

9 / 10

人教版一年级上学期传统文化教案设计

教学难点:理解诵读内容,能有节奏有韵味地朗读。 教学过程: 一、导入新课

导语:同学们,今天我们一起来学习一首诗诗名是《 幼女词》,作者是唐代诗人施肩吾。

二、学习诗句,理解诗意

1、出示古诗:

2、多种形式朗读诗句。

⑴ 自己轻声读几遍,把诗句读通顺。 ⑵ 指名读,正音。 ⑶ 齐读,读正确流利。 3、引导学生理解诗句。

⑴ 通过刚才的朗读,你读懂了什么?谁来说说。(引导学生说完整话) ⑵ 质疑:有没有不懂的地方吗?学生说。 ⑶ 小组互相学习,理解诗句。 ⑷ 指名反馈,师生补充。 ⑸ 反复朗读,熟练背诵。

⑹ 小结。老师先总结诗句意思。你是怎么读懂的呢? 总结学习方法:1、反复朗读;小组合作学习。 2、查字典;请教老师、父母;背诵,加深理解。 三、联系实际,畅谈体会 1、出示古诗《乞巧》 2、读一读,背一背 四、拓展延伸,布置作业 介绍乞巧节的相关资料。 板书设计:

《幼女词》 幼女才六岁, 未知巧与拙。 向夜在堂前, 学人拜新月。

10 / 10

人教版一年级上学期传统文化教案设计.doc 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到电脑,方便复制、编辑、收藏和打印
本文链接:https://www.diyifanwen.net/c31j2o33p0q3cwgi893aj3uh255c6oi00c7p_3.html(转载请注明文章来源)
热门推荐
Copyright © 2012-2023 第一范文网 版权所有 免责声明 | 联系我们
声明 :本网站尊重并保护知识产权,根据《信息网络传播权保护条例》,如果我们转载的作品侵犯了您的权利,请在一个月内通知我们,我们会及时删除。
客服QQ:xxxxxx 邮箱:xxxxxx@qq.com
渝ICP备2023013149号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