太阳钟
【教学目标】
1.知道太阳钟是利用太阳与影子的关系制成的。 2.了解古代的计时工具日晷及其原理。 3.能做用太阳的影子表示时间的“钟表”。 4.意识到掌握利用自然规律可以为人类服务。
【教学重难点】
1.重点:了解各种不同形状、不同国家、不同制作方法的日晷(太阳钟)的制作原理。 2.难点:根据当地的纬度制作太阳钟。
【教学准备】
各种日晷的图片及文字资料卡片,卡纸片、指南针、钟表、硬纸板、胶水等。
【教学过程】
一、导入新课
1.谈话:现在几点了?你是怎么知道的?
2.提问:在没有钟表之前,人们又是怎样知道时间的呢?
3.讲述:古代人很聪明,他们利用太阳和影子的关系设计了很多计时工具。今天我们就来了解一下。(揭示课题。)
二、介绍古代计时工具——日晷和太阳钟
1.谈话:课前大家收集了有关古代计时工具的资料,请大家来交流一下。 2.学生交流。
3.教师展示各种日晷和太阳钟的资料。
4.谈话:认识了这么多太阳钟(日晷),它们是利用什么原理来计时的呢? 5.学生交流讨论。 6.教师小结。 三、制作日晷
1.谈话:既然古代的方法这么有效,我们也来制作太阳钟吧! 2.讨论:如何制作太阳钟?
3.交流各组想法,教师介绍其他方法。
1 / 2
4.学生选择一种自己喜欢的方法制作太阳钟。 5.让学生试试效果如何。 四、玩手掌日晷
1.提问:在没有日晷的情况下。你能利用日晷的原理来计时吗? 2.学生讨论并交流。 3.教师介绍手掌日晷的玩法。 4.学生尝试利用手掌日晷计时。 5.师生小结。
【教学反思】
古时常用的太阳钟现在似乎越来越少见,利用太阳钟的制作原理,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让学生亲身体验后意识到科学技术在不断发展,正确掌握和运用自然规律,可以为人类和社会发展带来不可估量的好处。
这节课主要是向学生介绍古代的一些计时工具,知道太阳钟的计时原理。并利用这一原理自己动手制作计时器。
课前为激励学生的学习兴趣,设质疑:在古代,还没有手表的时候,人们又是怎样判断时间的变化呢?接着通过“牛顿钟”的故事初步建立学生对太阳钟认知,学生对于他的举动自然比较感兴趣。正好切入主题,介绍太阳钟后让学生亲自动手做一做,再找出工作原理,使学生认识更为深刻。
在学生意犹未尽的时候介绍手掌日晷,使学生的注意力和兴趣迅速提高。学生实践验证后谈谈启发,帮助学生正确意识到掌握和运用自然规律,可以为人类和社会发展带来好处。
2 / 2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