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范文网 - 专业文章范例文档资料分享平台

会计基础重点归纳2013

来源:用户分享 时间:2025/11/28 11:03:03 本文由loading 分享 下载这篇文档手机版
说明:文章内容仅供预览,部分内容可能不全,需要完整文档或者需要复制内容,请下载word后使用。下载word有问题请添加微信号:xxxxxxx或QQ:xxxxxx 处理(尽可能给您提供完整文档),感谢您的支持与谅解。

会计从业资格考试辅导 会计基础

第一章 总论

第一节 会计概述

考点一:会计的概念

1.会计是以货币为主要(统一)计量单位,以凭证为依据,借助于专门的技术方法,对一定单位的资金运动进行全面、综合、连续、系统的核算与监督,向有关方面提供会计信息、参与经营管理、旨在提高经济效益的一种经济管理活动。

2.会计核算方法:设置账户、复式记账、填制和审核凭证、登记会计账簿、成本计算、财产清查和编制会计报表。

考点二:会计的职能

1.基本职能:会计核算(首要职能)和会计监督。 2.会计核算环节:确认;计量;记录;计算;报告 3.会计核算三步骤:记账、算账、报账 4.会计监督依据:合法性和合理性

考点三:会计对象

1.会计的对象是特定主体的能以货币表现的经济活动,不是社会再生产过程中的全部经济活动。——资金运动

2.过程:资金投入、资金运用和资金退出 (1)资金的投入:负债和所有者权益

(2)资金的循环和周转分为供应、生产、销售三个阶段。

(3)资金的退出包括偿还债务、上交税金、向所有者分配利润、经法定程序减少资本等。 考点四:会计核算的具体内容 1.款项和有价证券的收付

款项和有价证券是流动性最强的资产

3.债权、债务的发生和结算 4.资本的增减

5.收入、支出、费用、成本的计算

成本是指对象化的费用,收入、费用是日常活动产生,支出是非日常活动产生的。

2.财物的收发、增减和使用

6.财务成果的计算和处理

财务成果的计算和处理一般包括利润的计算、所得税的计算、利润分配等。

第二节 会计基本假设

基本假设:会计主体、持续经营、会计分期和货币计量

考点一:会计主体

1.会计主体是会计确认、计量和报告的空间范围。

持续经营是时间上的界定。

2.凡是法人单位必为会计主体,但会计主体不一定是法律主体。

第1页

会计从业资格考试辅导 会计基础

考点二:会计分期

1.会计期间:年度、半年度、季度和月度 2.会计分期为权责发生制、划分收益性支出与资本性支出等会计原则奠定了理论与实务的基础。

考点三:货币计量

会计核算以人民币为记账本位币。业务收支以人民币以外的货币为主的单位,可以选定其中一种货币作为记账本位币,但是编报的财务会计报告应当折算为人民币。

第三节 会计基础

考点:会计基础的种类

1.权责发生制:凡是当期已经实现的收入、已经发生和应当负担的费用,不论款项是否收付,都应当作为当期的收入、费用;凡是不属于当期的收入、费用,即使款项已经在当期收付了,也不应当作为当期的收入、费用。——企业 2.收付实现制:以现金收到或付出为标准,来记录收入的实现和费用的发生。——财政会计、行政单位会计和不实行成本核算的事业单位会计。

第二章 会计要素与会计科目

第一节 会计要素

考点一:会计要素概述

资产、负债、所有者权益:时点概念,静态要素,反映财务状况,资产负债表要素。 收入、费用、利润:时期概念,动态要素,反映经营成果,利润表要素。

考点二:资产

1.资产是指过去的交易或者事项形成的、并由企业拥有或者控制的、预期会给企业带来经济利益的资源。

(1)融资租赁的固定资产属于本企业资产; (2)未来发生的交易或事项不能形成资产;

(3)已经没有经济价值、不能给企业带来经济利益的项目,不能确认为企业的资产。 2.资产分类

(1)流动资产:货币资金;交易性金融资产、应收及预付款项、存货等; (2)非流动资产:长期投资、固定资产、无形资产、其他资产等。

考点三:负债

1.负债是指过去的交易或者事项形成的、预期会导致经济利益流出企业的现时义务。(1)正在筹划的未来交易或事项,如业务计划等,并不构成企业的负债;

(2)现时义务可以是法定义务,也可以是推定义务;不可以是潜在义务。 2.负债分类

第2页

会计从业资格考试辅导 会计基础

(1)流动负债:短期借款、应付票据、应付账款、预收账款、其他应付款、应付职工薪酬、应交税费、应付利息、应付股利等。

(2)非流动负债:长期借款、应付债券、长期应付款。

考点四:所有者权益

1.定义:企业资产扣除负债后由所有者享有的剩余权益,其金额为资产减去负债后的余额,成为净资产。

2.三来源:所有者投入的资本;直接计入所有者权益的利得和损失;留存收益(包括盈余公积和未分配利润)

3.四构成:实收资本(股本)、资本公积、盈余公积、未分配利润

考点五:收入

1.定义:收入是指企业在日常活动中所形成的、会导致所有者权益增加的、与所有者投入资本无关的经济利益的总流入。——例子:销售商品、销售原材料、出租、提供劳务

不同于利得(非日常:处置固定资产、无形资产的收益;罚款、捐赠收入);不同于为第三方或客户代收的款项;不同于所有引起所有者权益增加的业务。

2.收入分类:按其性质不同:销售商品收入、提供劳务收入、让渡资产使用权收入。

考点六:费用

1.定义:企业在日常活动中发生的,会导致所有者权益减少的,与向所有者分配利润无关的经济利益的总流出。

不同于损失(非日常:处置固定资产、无形资产等非流动资产,因违约支付罚款,对外捐赠、因自然灾害等原因造成的财产损失);不同于所有引起所有者权益减少的业务。

2.费用分类:按照其与收入的配比关系:营业成本(主营业务成本、其他业务成本);期间费用(销售费用、管理费用、财务费用)

考点七:利润

1.利润=(收入-费用)+(直接计入当期利润的利得-直接计入当期利润的损失) 2.利润的分类

营业利润=营业收入-营业成本-营业税金及附加-销售费用、管理费用和财务费用-资产减值损失-公允价值变动损失(加收益)-投资损失(加收益) 利润总额=营业利润+营业外收入-营业外支出 净利润=利润总额-所得税费用

考点八:计量属性

历史成本(一般采用)、重置成本、可变现净值、现值(考虑了货币时间价值)、公允价值

第二节 会计科目

1.关系:会计要素——对会计对象的具体化;会计科目——对会计要素的具体化 2.会计科目的分类

(1)按其归属的会计要素分类:资产类;负债类;所有者权益类;成本类;损益类

(2)按提供信息的详细程度及统驭关系分类:总分类科目(统驭);明细分类科目(补充) 3.会计科目设置原则:合法、相关、实用 在不影响统一会计核算要求以及对外提供统一的财务报表的前提下,自行增设、减少或合并某些会计科目。

第3页

会计从业资格考试辅导 会计基础

第三章 会计等式与复式记账

第一节 会计等式

1.第一等式:资产=负债+所有者权益= 债权人权益+所有者权益=权益

作用:会计基本等式,静态会计等式、复式记账法的理论基础,也是编制资产负债表的依据。 2.第二等式:收入-费用=利润(动态会计等式、编制利润表的基础)。

第二节 复式记账

考点一:复式记账法

1.定义:以资产与权益平衡关系作为记账基础,对于每一笔经济业务,都要在两个或两个以上相互联系的账户中进行登记,系统地反映资金运动变化其结果的一种记账方法。 2. 我国所有企业统一采用了借贷记账法。

考点二:账户基本结构

哪一方登记增加,哪一方登记减少,则要根据账户反映的经济内容的性质决定。 账户 借方 资产类 增加 贷方 减少 余额 借方 计算公式 期末余额=期初余额+本期借方发生额(增加额)-本期贷方发生额(减少额) 期末余额=期初余额+本期贷方发生额(增加额)-本期借方发生额(减少额) 期末余额=期初余额+本期借方发生额(增加额)-本期贷方发生额(减少额) 负债及增所有者减少 贷方 加 权益类 成本类 增加 收入类 减少 费用类 增加 减少 借方 增期末结转收入类账户期末无余额 加 后无余额 减期末结转费用类户期末无余额 少 后无余额 考点三:记账规则 记账规则:有借必有贷,借贷必相等

考点四:试算平衡

1.方法:发生额试算平衡法和余额试算平衡法

分类 公式 依据 发生额试借贷记账法的全部账户本期借方发生额合计=全部账户本期贷方发生额合计 算平衡法 记账规则 全部账户的借方期初余额合计=全部账户的贷方期初余额合计 余额试算资产=负债+所 全部账户的借方期末余额合计=全部账户的贷方期末余额平衡法 有者权益 合计 2.结论:试算不平肯定错;试算平了未必对。 3.试算平衡却仍有错的原因:漏记;重记;记错有关账户;颠倒了记账方向;多记少记金额

考点五:总分类账与明细分类账的平行登记

1.关系:总分类账户对明细分类账户具有统驭控制作用;明细分类账户补充说明作用;总金额上应当相等。

第4页

搜索更多关于: 会计基础重点归纳2013 的文档
会计基础重点归纳2013.doc 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到电脑,方便复制、编辑、收藏和打印
本文链接:https://www.diyifanwen.net/c31xlf8fyry072ie1yca4_1.html(转载请注明文章来源)
热门推荐
Copyright © 2012-2023 第一范文网 版权所有 免责声明 | 联系我们
声明 :本网站尊重并保护知识产权,根据《信息网络传播权保护条例》,如果我们转载的作品侵犯了您的权利,请在一个月内通知我们,我们会及时删除。
客服QQ:xxxxxx 邮箱:xxxxxx@qq.com
渝ICP备2023013149号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