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范文网 - 专业文章范例文档资料分享平台

(4份试卷汇总)2019-2020学年泉州市名校物理八年级(上)期末经典模拟试题

来源:用户分享 时间:2025/7/23 15:45:28 本文由loading 分享 下载这篇文档手机版
说明:文章内容仅供预览,部分内容可能不全,需要完整文档或者需要复制内容,请下载word后使用。下载word有问题请添加微信号:xxxxxxx或QQ:xxxxxx 处理(尽可能给您提供完整文档),感谢您的支持与谅解。

2019-2020学年八上物理期末试卷

一、选择题

1.为测量某种液体的密度,小明利用天平和量杯测量了液体和量杯的总质量m及液体的体积V,得到几组数据并绘出了m﹣V图象,如图所示.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该液体密度为2g/cm C.量杯质量为40g A.100ml,5ml C.150ml,5ml

3

B.该液体密度为1.25g/cm D.60cm3该液体质量为60g

3

3

2.小明想用量筒一次准确获得密度为0.8g/cm的酒精100g,可选用的量筒的量程及分度值最好是

B.100ml,10ml D.150ml,10ml

3.在利用太阳光测量凸透镜的焦距时,小华将凸透镜正对太阳,再 把一张纸放在它的下方,如图所示.当在纸上呈现一个并非最小的光斑时,测得这个光斑到凸透镜的距离为l,你认为该凸透镜的焦距f

A.一定大于l C.一定小于l

4.下列叙述与图中情景相符的是

B.一定等于l

D.可能大于l也可能小于l

A.水兵们站在地面上,他们的影子是光沿直线传播形成的

B.把铅笔斜插入盛水的玻璃杯里,看上去铅笔好像在水面处折断了,这是光的反射现象 C.平静的水面上倒映着岸边的景物,这是光的折射形成的 D.通过放大镜看邮票的细微之处,看到的是放大的实像

5.绘图人员绘制地图时,常常需要在高空的飞机上向地面照相,称为航空摄影,若使用航空摄影照相机的镜头焦距为50mm,则底片到镜头间的距离为

A.100mm以外 B.50mm以内 C.略大于50mm D.恰为50mm 6.天文学上的“光年”是

A.速度单位 B.时间单位 C.长度单位 D.质量单位

7.在两块相同的玻璃片上,小明同学分别滴一滴质量相同的水,如图所示.观察图中情景可知,他主要研究蒸发快慢是否与

A.水的温度有关 B.水的表面积有关 C.水上方空气的流速有关 D.水的质量有

8.利用干冰(固态二氧化碳)进行人工降雨的主要过程是:干冰在高空中直接变成气体,高空中的水蒸气遇冷直接变成冰晶,冰晶下落时变成雨。以下分析错误的是 A.干冰直接变成气体是升华过程 B.干冰直接变成气体是放热过程 C.水蒸气直接变成冰晶是凝华过程 D.冰晶下落时变成雨是吸热过程

9.关于声现象及声的利用,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医学所用“B超”进行检查身体利用了声波传递能量

B.二胡演奏家在演奏一首《赛马》时,用手指按住琴弦不同的长度主要目的是改变音色 C.中考期间在考点范围“禁止鸣笛”是为了在传播途径中减弱噪声 D.用大小不同的力敲击鼓面,鼓发出的声音响度不同

10.2015年9月14日LIGO“引力波探测器”探测到13亿年前两个黑洞合并时产生的引力波,它的频率大约是100Hz。人的听觉范围一般在20~20000Hz。关于这个引力波,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A.它属于次声波 C.它属于超声波 二、填空题

11.质量是物体的一种________。当温度升高时,下列物理量的变化情况是:物体的质量________,大多数固体、液体、气体的密度____________,0~4℃的水的密度_________(填“增大”、“减小”或“不变”)

12.如图,这是_____(选填“近视眼”或“远视眼”)的成像示意图,应该配戴合适的_____(选填“凸透镜”或“凹透镜”)来矫正。生活中_____(填写一种光学仪器)的成像特点与眼睛相同。

13.雨、雪、露、霜、冰雹及空气中的水蒸气是水在自然界中存在的不同状态,请指出属于固态的是_____,属于液态的是_____,属于气态的是_____,霜的形成是需要_____(选填“吸热”或“放热“),是_____现象(写出物态变化名称)。

14.如图所示是声音输入到同一示波器上时显示的波形。其中声音音调相同的是________图和________图;响度相同的是________图和________图。

B.在1s内,振动约100次 D.频率太低,人耳听不到它

15.我国自行研制的“玉兔号”月球车早已抵达月球表面,如图所示,“玉兔号”车的总质量为180kg,同一物体在月球上的重力是地球上的六分之一,该车在月球上的重力是___N,月球车在80N的牵引力作用下,5min内沿牵引力方向移动了30m,牵引力做功为___J,运动的平均速度为___m/s(取g=10N/kg)

16.小林在探究光的折射规律时发现:当光由空气沿半圆玻璃砖边缘垂直射入圆心处发生反射和折射时,不断加大入射角会发生折射光消失而反射光却变得更亮的情况,如图所示,老师告诉他这是光的全

反射现象。课后,小林查到光从玻璃射向空气时的一些数据如下表:

入射角 折射角 反射能量 0° 0° 5% 10° 15.2° 7% 20° 30.9° 26% 30° 48.6° 43% 40° 74.6° 77% 41.2° 81° 84% 41.8° 90° 100% 42° / 100% 表中数据说明: (1)光从玻璃斜射向空气时,折射角、反射能量随着入射角的增大而_______,当入射角达到_____°时,反射能量达到100%,就发生了全反射现象。

(2)根据光路可逆原理,当光从空气斜射向玻璃时,折射角_____入射角(填“大于”、“等于”或“小于”)。 三、计算题

17.质量为200g的瓶子,盛满水后质量是1.2kg,若这种瓶子盛满某种液体,液体和瓶的总质量是13.8kg,计算这种液体密度?

18.汽车在出厂前要进行测试,某次测试中,先让汽车在模拟公路上以 5m/s 的速度匀速行驶 800s,紧接着又以 15m/s 的速度继续匀速行驶了 3000m.求: (1)该汽车在前800s 行驶的路程是多少? (2)该汽车以 15m/s 的速度行驶的时间是多少? (3)全程的平均速度是多少 m/s?合多少 km/h? 四、实验题

19.在“探究液体的密度”实验中:使用天平时,应将天平放在水平台面上,游码移至称量标尺左端的____ 刻度线若指针偏向分度标尺的左边,应将平衡螺母向_____(选填“左”或“右”)调节直到横梁平衡;用调好的天平测量液体的质量,一位同学的测量情况如图所示,则烧杯和液体的总质量是_______g;若烧杯的质量是 20g,则液体的质量是____________g。

甲、乙、丙、丁四组同学分别量取了不同体积的同种液体,并测量出液体的质量,老师将他们的测量结果列在黑板上,如下表所示。经分析,发现四组同学的测量数据中,有一组同学的测量数据存在错误,你认为错误的是_________组,你的判断方法是:________________。 组别 甲 乙 丙 丁 液体的质量 m / g 液体的体积 V / cm3 8.0 16.2 19.8 31.8 10.0 20.0 30.0 40.0 20.小虎用如图所示的装置探究“凸透镜成像规律”:

(1)如图甲,凸透镜位置固定,当发光的小灯泡在40cm刻度线位置时,移动光屏,发现光屏上始终能呈现一个面积不变的光斑,则该透镜的焦距为__cm.

(2)小虎用点燃的蜡烛代替原来发光的灯泡,蜡烛在图乙所示位置恰能呈清晰的像,则该像是_(填“放大”或“缩小”)的.

(3)如图乙,若把蜡烛向右移动10cm,要想在光屏上再次得到淸晰的像,应该把光屏向___(填“左”或“右”)移动一段距离,像将______(填“变大”,“变小”或“不变”).

(4)随着蜡烛的燃烧,蜡烛的像在光屏上的位置会向___(填“上”或“下”)方移动.

21.为了“探究光反射时的规律”,实验小组的同学选用了平面镜、纸板、量角器、激光器和几种不同颜色的笔,依据教材设计了如图所示的实验。

(1)实验中为了使光线能在纸板上显示出来,方便实验研究,你该采取的操作是_____。 A.向纸板喷烟或雾

B.使光束垂直纸板射到O点 C.使光束贴着纸板射到O点

(2)改变光束入射的角度,多做几次,换用不同颜色的笔记录每次光的径迹。取下纸板,测量ON两侧的∠i和∠r,将数据记录在上表中根据数据得出的结论是_____;

(3)为了探究反射光线、入射光线和法线的位置关系,所做的操作是:_____。

(4)若将一束光贴着纸板沿FO方向射到O点,光将沿图中的OE方向射出因为在反射现象中,_____。 次数 1 2 3 ∠i 70° 45° 30° ∠r 70° 45° 30° 22.如图所示是某物质加热变成液态时的温度随时间变化的曲线。观察图象并回答:

(4份试卷汇总)2019-2020学年泉州市名校物理八年级(上)期末经典模拟试题.doc 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到电脑,方便复制、编辑、收藏和打印
本文链接:https://www.diyifanwen.net/c31yw627jls6i8ss1c8w102tjb2ixwe014if_1.html(转载请注明文章来源)
热门推荐
Copyright © 2012-2023 第一范文网 版权所有 免责声明 | 联系我们
声明 :本网站尊重并保护知识产权,根据《信息网络传播权保护条例》,如果我们转载的作品侵犯了您的权利,请在一个月内通知我们,我们会及时删除。
客服QQ:xxxxxx 邮箱:xxxxxx@qq.com
渝ICP备2023013149号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