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范文网 - 专业文章范例文档资料分享平台

2018中考物理试题分类汇编 专题19从粒子到宇宙(含解析)

来源:用户分享 时间:2025/7/5 18:15:25 本文由loading 分享 下载这篇文档手机版
说明:文章内容仅供预览,部分内容可能不全,需要完整文档或者需要复制内容,请下载word后使用。下载word有问题请添加微信号:xxxxxxx或QQ:xxxxxx 处理(尽可能给您提供完整文档),感谢您的支持与谅解。

隙的,故C正确。 故选:C。

10.(2018?淮安)下列现象中,不能说明分子在做永不停息的无规则运动的是( )

A.

红墨水在水中散开

B.

美味佳肴香气扑鼻

C.

扫地时尘土飞扬

D.

嗅气味鉴别物质

【分析】不同的物质在相互接触时,彼此进入对方的现象叫做扩散,这一现象说明一切物体的分子都在不停地做无规则运动。由于分子的体积很小,分子的运动无法用肉眼直接看到,但可以通过气味、颜色的变化来体现。

【解答】解:A、红墨水在水中散开,是分子运动结果。故A不符合题意;

B、美味佳肴香气扑鼻,芳香油分子不停地做无规则运动,扩散到空气中,故B不符合题意; C、扫地时尘土飞扬,是固体小颗粒的运动,不是分子的运动。故C符合题意;

D、用鼻子嗅气味可以鉴别物质,是因为物质分子不停地做无规则运动,打开时可以嗅到气味,故D不符合题意。

故选:C。

11.(2018?宿迁)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 A.海绵容易被压缩,说明分子间有空隙 B.扫地时灰尘飞舞,说明分子在做无规则运动 C.地球绕太阳运动,说明太阳是宇宙的中心

D.在探索比分子更小的微观粒子历程中,人们首先发现了电子 【分析】(1)海绵是多孔结构的物质;

(2)物质是由大量分子组成的,分子在永不停息的做无规则运动,分子是看不到的; (3)整个宇宙都是运动的;宇宙有层次之分,是由无数天体组成,太阳是宇宙中的一颗行星,不是宇宙的中心;

(4)汤姆生发现电子后,人们认识到原子是由位于原子中央的原子核和核外电子组成,原子核是由带正电的质子与不带电的中子组成。 【解答】解:

A、海绵能够被压缩,是因为海绵的多孔结构,故A错误;

B、尘土是固体小颗粒,尘土飞扬是尘土在运动,是物体的机械运动,故B错误; C、地球等行星绕太阳转动,太阳是太阳系的中心,不是宇宙的中心,故C错误; D、在探索微小粒子的历程中人们首先发现了电子,并且知道原子也是有结构的,是可以再分的,故D正确。 故选:D。

12.(2018?随州)学习了分子动理论之后,欣欣同学总结了很多生活中与分子动理论有关的现象,下列总结中不正确的是( ) A.腌制鸭蛋就是通过扩散使盐进入蛋中

B.人造木板粘接剂中的甲醛扩散到空气中造成环境污染

C.用透明胶带揭下纸上写错的字,是因为胶带与纸之间有相互的斥力 D.“破镜不能重圆”是分子间的距离太大,作用力变得十分微弱

【分析】(1)物质是由分子组成的,分子间存在间隙,组成物质的分子永不停息地做无规则的运动,物体温度越高分子运动越剧烈;分子间存在相互作用的引力与斥力; (2)当分子间的距离大于分子直径的10倍时,分子间的作用力就变得十分微弱。

【解答】解:

A、把鸭蛋放在盐水里一段时间,鸭蛋就变咸了,这就是鸭蛋与盐之间的扩散现象,是分子热运动的表现,故A正确;

B、由于分子在不停地做无规则的运动,故人造木板粘接剂中的甲醛扩散到空气中造成环境污染,故B正确;

C、用透明胶带揭下纸上写错的字,是因为胶带与纸之间有相互的引力,故C错误; D、当分子间的距离大于分子直径的10倍时,分子间的作用力就变得十分微弱了,“破镜不能重圆”就是分子间的距离太大,作用力变得十分微弱的缘故,故D正确。 故选:C。

13.(2018?钦州)如图实验是将装有密度比空气大的二氧化氮的集气瓶放在下面,当抽去玻璃隔板,两瓶中的气体逐渐混合均匀,该现象说明( )

A.分子之间存在斥力 B.温度越高,分子运动越快

C.分子在不停地做无规则运动 D.只有气体可以发生扩散现象

【分析】扩散是指不同物质相互接触时彼此进入对方的现象,扩散现象表明:分子在不停的做无规则运动。 【解答】解:

抽去玻璃片后,看到空集气瓶中慢慢有红棕色气体进入,该实验属于扩散现象,说明分子在不停的做无规则运动,AB虽然说法正确,但此实验不能证明,只能说明分子在不停地做无规则运动,故C正确,AB错误;

固体、液体、气体都会发生扩散现象,故D错误; 故选:C。

14.(2018?桂林)下列现象中,能说明分子在不停地做无规则运动的是( ) A.冬天大雪纷飞 B.桂花香飘满园

C.成群的蝴蝶翩翩起舞 D.美丽的烟花在空中绽放

【分析】一切物质的分子都在不停地做无规则运动,分子比较小,是纳米尺度内的,我们用肉眼是看不到的;我们能够看到的不是分子,是固体的小颗粒。

【解答】解:A、冬天大雪纷飞是物体的机械运动,不是分子的运动。故A不符合题意; B、桂花香飘满园是花香分子不停地做无规则运动到空气中,人们就闻到了桂花的香味。故B符合题意;

C、成群的蝴蝶翩翩起舞是物体的机械运动,不是分子的运动,故C不符合题意; D、美丽的烟花在空中绽收属于物体的机械运动,不是分子的运动,故D不符合题意。 故选:B。

15.(2018?岳阳)端午节吃粽子是我国的传统习俗。对“煮粽子”的情景分析正确的是( ) A.粽子温度升高,是通过做功的方式来增大内能 B.锅边沿冒出的大量“白气”是水蒸气

C.“粽叶飘香”说明分子在永不停息地做无规则运动 D.水温升高,水的比热容变大

【分析】(1)改变物体内能的方式有两种:做功和热传递,热传递过程是能量的转移过程,而做功过程是能量的转化过程;

(2)物体由气态变为液态的过程叫液化,“白气”是液态的小水珠,是由水沸腾时产生的大量的水蒸气再液化形成的;

(3)物体是由分子组成的,分子在不停地做无规则运动;

(4)比热容是物质的一种特性,它不仅与物质的种类有关,还与物质的状态有关,与质量、温度和吸放热多少无关。 【解答】解:

A、煮粽子时,粽子从水中吸收热量温度升高,这是通过热传递改变物体的内能,故A错误; B、锅边沿冒出的大量“白气”是水蒸气遇到冷的空气,液化成小水珠形成的,故B错误; C、“粽叶飘香”属于扩散现象,说明分子在永不停息的做无规则运动,故C正确; D、比热容是物质的一种特性,它不仅与物质的种类有关,还与物质的状态有关,与温度无关,所以当水温升高后,水的比热容不变,故D错误。 故选:C。

2018中考物理试题分类汇编 专题19从粒子到宇宙(含解析).doc 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到电脑,方便复制、编辑、收藏和打印
本文链接:https://www.diyifanwen.net/c323dy5t0dr00kc5204u903ypi6bk1500j5r_4.html(转载请注明文章来源)
热门推荐
Copyright © 2012-2023 第一范文网 版权所有 免责声明 | 联系我们
声明 :本网站尊重并保护知识产权,根据《信息网络传播权保护条例》,如果我们转载的作品侵犯了您的权利,请在一个月内通知我们,我们会及时删除。
客服QQ:xxxxxx 邮箱:xxxxxx@qq.com
渝ICP备2023013149号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