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9. 社会主义由空想变为科学的标志是( )。 A.唯物史观的发现 B.辩证唯物主义的创立 C.剩余价值的发现
D.无产阶级专政学说的创立
【答案】
[答案]AC
【解析】
[解析]本题考查马克思主义的科学社会主义思想的产生。
马克思恩格斯批判地继承了几千年来人类思想和文化发展中的一切优秀成果,尤其是批判地吸收了德国古典哲学、英国古典政治经济学和法国、英国的空想社会主义合理的成分,创立了唯物史观和剩余价值学说,把社会主义由空想变为现实。 科学社会主义在唯物史观和剩余价值学说两大发现的基础上,阐明了由资本主义社会转变为社会主义、共产主义社会的客观规律,阐明了无产阶级获得彻底解放的历史条件和无产阶级的历史使命,使社会主义由空想变为科学。故选项A、C正确。没有唯物史观和剩余价值学说的创立,也就没有辩证唯物主义和无产阶级专政学说的创立。故选项B、D不能选。 解答本题时要注意促使社会主义由空想变为科学的根本原因是什么。
40. 马克思指出:“哲学把无产阶级当作自己的物质武器,同样,无产阶级也把哲学当作自己的精神武器。”马克思主义政党的一切理论和奋斗都致力于实现以劳动人民为主体的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原因在于
A.这是由马克思主义理论的本性决定的 B.这是由无产阶级的历史使命决定的 C.这是由党的领导者的个人意志决定的
D.是否始终站在最广大人民的立场上,是判断马克思主义政党的试金石
【答案】
ABD
【解析】
本题考核的知识点是:马克思主义的政治立场。马克思主义政党的一切理论和奋斗都应致力于实现以劳动人民为主体的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这是马克思主义最鲜明的政治立场。首先,这是由马克思主义理论的本性决定的。马克思主义是在无产阶级实践中产生、发展起来的,是无产阶级根本利益的科学表现。鲜明的阶级性和实践性是马克思主义的根本特性。其次,这是由无产阶级的历史使命决定的。无产阶级革命和自身的解放同社会发展的规律、人类的彻底解放的必然趋势是完全一致的,无产阶级只有解放全人类才能最后解放自己。最后是否始终站在最广大人民的立场上,是唯物史观和唯心史观的分水岭,也是判断马克思主义政党的试金石。因此,本题的正确答案是ABD选项。
41. 马克思认为,社会主义经过长期的发展,在高度发达的基础上,最终将走向共产主义社会。共产主义不仅是一种科学的理论和这种理论指导下的现实的运动,而且是一种未来的社会制度和社会形态。马克思设想的共产主义社会是 A.实现物质财富极大丰富 B.人民精神境界极大提高
C.人民的消费分配的方式是按劳分配,讲人和谐社会
D.每个人自由而全面发展的共产主义社会
【答案】
ABD 【解析】
【题目分析】本题考核马克思主义的社会理想。这一考点与本学科第七章、第八章的知识点紧密联系。这里只需掌握马克思主义最崇高的社会理想的内容即可,重点考核内容放在科学社会主义部分。 马克思、恩格斯在揭示人类社会发展一般规律的基础上,运用唯物史观分析资本主义社会产生、发展和衰落的历史趋势,得出资本主义社会必然为社会主义、共产主义所代替,并且在科学研究的基础上,对未来的共产主义社会作了三个方面的设想,即物质财富极大丰富、人民精神境界极大提高、每个人自由而全面发展的共产主义社会。答案为选项ABD。 不选C的理由是:按劳分配是社会主义社会实行的分配方式,共产主义社会实现的是按需分配。社会主义社会、共产主义社会都要构建和谐社会。 42.
马克思主义的科学性和革命性可以概括为
A.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是马克思主义最根本的世界观和方法论 B.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是马克思主义最鲜明的政治立场
C.一切从实际出发,实事求是,在实践中检验和发展真理是马克思主义最重要的理论品质
D.实现共产主义是马克思主义最崇高的社会理想
【答案】
[答案]ABCD 【解析】
[解析]我们坚持马克思主义的基本立场、基本观点和基本方法,就是要坚持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的世界观和方法论,即马克思主义哲学,坚持实现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的政治立场,坚持一切从实际出发,实事求是,在实践中检验真理和发展真理,把握和顺应人类社会发展的客观规律,不断推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发展,为实现共产主义的崇高社会理想而奋斗。
马克思主义哲学是无产阶级科学的世界观和方法论,马克思恩格斯在实践的基础上创立了马克思主义哲学,它的全部理论来自于实践,又经过实践的检验,所以我们说它的理论具有科学性。故选项A应选。马克思主义是在无产阶级革命实践中产生、发展起来的,是无产阶级根本利益的科学表现。马克思主义是“改变世界”的科学、指导全人类解放的科学。如果说无产阶级是人类解放的“心脏”,那么马克思主义就是人类解放的“头脑”。这说明马克思主义具有革命性。故选项B应选。选项C说的是马克思主义与时俱进的理论品质,与时俱进的理论品质是马克思主义始终保持生命力的关键所在,这种属性是马克思主义理论本质的反映,马克思主义理论的本质属性就在于它的彻底的科学性、坚定的革命性和自觉的实践性,而彻底的科学性是最根本的,理论上的与时俱进正是科学性的必然要求。故我们说马克思主义与时俱进的理论品质表明了马克思主义的科学性。故选项C应选。马克思主义最崇高的社会理想的确立,为无产阶级和人类解放指明了奋斗的道路和前进方向,激励着全世界无产阶级团结起来,推翻资本主义制度,建立无产阶级专政,实现生产资料公有制,大力发展社会生产力,建设社会主义社会,并最终实现共产主义社会,这体现了马克思主义的革
命性。故选项D应选。所以,本题的正确答案为ABCD。
43. 马克思主义最重要的理论品质是
A.理论联系实际 B.一切从实际出发
C.解放思想、实事求是 D.与时俱进
【答案】
ABCD
【解析】
此题考查的知识点是马克思主义的与时俱进的理论品质。选项A、B、C与选项D本质相同,仅表述方式不同而已,所以全选。
44. 作为一个完整的科学体系。马克思主义理论体系的三个主要组成部分有 A.马克思主义人文学 B.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 C.科学社会主义
D.马克思主义哲学
【答案】
BCD
【解析】
马克思主义是由一系列的基本理论、基本观点和基本方法构成的科学体系,它是一个完整的整体。其中,马克思主义哲学、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和科学社会主义,是马克思主义理论体系不可分割的三个主要组成部分。
45. 中国共产党在长期奋斗中坚持把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同中国具体实际相结合,发展了马克思主义,先后产生了 A.延安精神 B.毛泽东思想 C.井冈山精神
D.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
【答案】
BD
【解析】
识记性考点,答案为BD两项。
46. 十七大报告提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是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最新成果,是党最可宝贵的政治和精神财富,在当代中国,坚持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就是真正坚持马克思主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包括 A.毛泽东思想 B.邓小平理论 C.“三个代表”重要思想
D.科学发展观
【答案】
BCD
【解析】
本题考查的是马克思主义中国化。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在马克思主义和社会主义发展史上具有极其重要的历史地位,是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最新理论成果。包括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以及科学发展观等重大战略思想在内的科学理论体系,邓小平理论是开拓和奠基之作,“三个代表”重要思想承上启下,科学发展观等重大战略思想是其的最新理论成果。它们之间既一脉相承又与时俱进。因此本题正确答案是BCD。
47. 2008年以来,一场由美国次贷危机引发的国际金融危机席卷全球,许多国家经济陷入衰退,有的甚至至今动荡不安。与此形成鲜明对照的是,2009年,中国经济在国际金融危机冲击中奇迹般地率先回升向好,稳居世界第三位。再联系过去30多年来,中国经济同样奇迹般地保持了世界罕见的持续高速增长,经济实力、综合国力和国际影响力大幅提升,展示出蓬勃生机和强大活力。这些实质上又一次向世人表明,马克思主义是揭示规律、指导实践的科学真理。《共产党宣言》发表160多年来,马克思主义之所以能保持旺盛的生命力的原因是
A.马克思主义是科学的世界观
B.马克思主义的理论品格就存于与时俱进
C.马克思主义继承了前人的优秀成果,是最终真理 D.马克思主义同各个国家具体的社会实践相联系
【答案】
ABD
48. 马克思主义是无产阶级的理论思维,也是无产阶级运动的经验总结和概括。作为马克思主义产生的实践基础的三大工人运动是
A.巴黎公社起义 B.法国的里昂工人起义 C.英国的宪章运动
D.德国西里西亚纺织工人起义
【答案】
BCD
【解析】
此题考查的知识点是马克思主义产生的实践基础。19世纪30—40年代,法国里昂工人起义、英国宪章运动和德国西里西亚纺织工人起义均遭失败,这就迫切需要总结实践经验、形成科学的革命理论,用以指导无产阶级的解放斗争。这就成为马克思主义产生的阶级基础和实践基础。
49. 马克思主义是时代的产物,其产生的依据是 A.资本主义经济的发展
B.无产阶级反对资产阶级的斗争 C.马克思恩格斯的革命实践
D.对人类文明成果的继承与创新
【答案】
ABCD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