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2.1.3 能审核设备检修、试验、检测记录,并能根据设备运行情况和巡视结果,分析设备健康状况,掌握设备缺陷和运行薄弱环节。
9.2.2 能正确执行规程制度
9.2.2.1 掌握调度、运行、安全规程和运行管理制度的有关规定,以及检修、试验、继电保护规程的有关内容,正确执行各种规程制度。
9.2.2.2 熟练掌握本站现场运行规程。遇有扩建工程或设备变更时,能及时修改和补充变电站现场运行规程,保证倒闸操作、事故处理正确。
9.2.2.3 熟练掌握倒闸操作技术
9.2.2.4 能正确执行操作程序,迅速、正确地完成各项倒闸操作任务。
9.2.2.5 掌握各种设备的操作要领和一、二次设备相应的操作程序,熟知每一项操作的目的。
9.2.2.6 掌握变压器并列条件及系统并列条件和操作方法。
9.2.2.7 能熟练正确地进行事故处理
9.2.2.8 发生事故和异常时能根据仪表、信号指示、继电保护和设备异常状况,正确判断故障范围,并能做到迅速、正确地处理事故。
9.2.2.9 遇到运行方式改变时发生故障,事故处理亦能达到上述水平。
9.3 定期培训制度
9.3.1 规程学习
9.3.1.1 根据本单位实际可安排安全规程、调度规程、运行规程、现场运行规程的学习。
9.3.1.2 每季末进行一次考试,总结学习效果。
9.3.2 定期培训项目
9.3.2.1 每季进行一次反事故演习。
9.3.2.2 技术问答:每月每人至少一题。
9.4 新人员培训
9.4.1 新人员首先应进行上岗培训。
9.4.2 一般学习一年并经考试合格后方可担任正式值班员。
9.4.3 考核办法
9.4.3.1 学习期间应定期进行测验,以检查学习效果。
9.4.3.2 分阶段进行全面考试,检验学习成绩。
9.4.3.3 学习成绩优秀者,可提前进行上岗考试,经审批后正式担任值班工作(转正、定级时仍应重新考核,履行转正手续)。
9.5 培训资料管理
9.5.1 各项培训工作均应及时填写好专用培训记录。
全部培训记录和考试成绩,均应存入个人培训档案。不断总结培训工作经验,提高运行人员的技术素质和运行管理水平。
附录A(资料性附录) 变电站现场运行规程编审制度
各单位可参照本附录编写本单位的变电站现场运行规程编审制度。
A.1 总则
本制度规定了变电站现场运行规程的编写格式、内容及要求,其目的是为了规范变电站现场运行规程的编写、审核、批准程序,规范变电站现场运行规程的管理工作。
A.2 适用范围
本制度适用于各变电站现场运行规程的编审与管理工作。
A.3 制订依据
A.3.1 《安全生产工作规定》。
A.3.2 各网、省公司发布的变电运行管理工作规定。
A.4 具体内容
A.4.1 现场运行规程的制定与编写要求
A.4.1.1 现场运行规程的制定与编写应根据上级单位颁发的规程、制度、反事故措施、继电保护自动装置整定书、图纸和设备厂商的说明书,编制变电站各类设备的现场运行规程,经履行审核和批准程序后执行。
A.4.1.2 一次设备规程的编写应包含以下几个方面的内容:本站设备调度范围的划分和运行方式情况、设备的作用及组成部分、设备技术参数、运行巡视检查维护项目、投运和检修的验收项目、正常运行操作注意事项、异常情况及事故处理;一次设备规程中对牵涉到运行人员须操作的特殊部件、元件(例如主变的瓦斯、压力释放继电器等)应制定详细的运行注意事项。
A.4.1.3 继电保护部分的编写应包含以下几个方面内容:保护范围、保护的组成部分、正常运行操作方法及注意事项、投运前和校验后的验收项目、异常情况及事故处理;对微机保护还要求有故障及异常信息的对照说明、分析故障打印报告的方法。
A.4.1.4 自动化监控系统的编写应包含以下几个方面内容:自动化监控系统介绍及构成、网络连接、测控装置作用及接用的回路、后台机功能介绍、自动化监控系统运行操作注意事项及异常处理方法。
A.4.1.5 防误闭锁装置运行管理规定。
A.4.1.6 其它设备系统的编写应包含以下几个方面的内容:设备的作用及组成部分、设备技术参数、运行巡视检查维护项目、正常运行操作注意事项、异常情况及事故处理;辅助设备系统规程应有详细的系统图。
A.4.2 现场运行规程的管理要求
A.4.2.1 变电站在投运前必须建立现场运行规程。
A.4.2.2 各变电站负责本站设备现场运行规程的编写,站长及技术负责人校核后报送上级部门审核、批准。
A.4.2.3 站内现场设备、系统接线变动后在投运前,站长及技术负责人应负责落实完成新设备规程的制定及相关的修订工作,并报送上级部门审核、批准。
A.4.2.4 当上级颁发新的规程和反事故技术措施或应事故防范措施需要时,由站长及技术负责人负责,组织人员在规定时间内对现场规程的补充或对有关规定修订工作,书面报告上级部门。
A.4.2.5 变电站每年应对现场规程进行一次复查、修订,不需修订的,也应出具经复查人、批准人签名的“可以继续执行”的书面文件。
A.4.2.6 现场运行规程应每3~5年进行一次全面的修订、审定并印发。
A.4.2.7 现场运行规程的补充或修订,应严格履行审批程序。
附录B(资料性附录)变电站设备台帐管理
B.1 各种主设备台帐应按下列单元分类建立
B.1.1 主变单元(主变、有载调压装置、开关、刀闸、电流互感器、避雷器、电压互感器等)。
B.1.2 站用变、接地变单元(开关、刀闸、电流互感器、电缆、站用变、接地变、消弧线圈、接地电阻等)。
B.1.3 调相机单元。
B.1.4 出线单元(开关、刀闸、电流互感器、阻波器、线路CVT、耦合电容器、线路避雷器、电力电缆等)。
B.1.5 旁路单元。
B.1.6 母联单元。
B.1.7 母线单元(电压互感器、避雷器、接地器、母线等)。
B.1.8 电力电容器单元(开关、刀闸、电流互感器、电力电缆、电容器、放电线圈、避雷器等)。
B.1.9 直流单元(充电机、蓄电池、直流屏)。
B.1.10 防误闭锁装置单元。
B.1.11 换流阀以及内外冷却水系统等相关设备单元分类。
注:10KV设备不做规定,各单位根据实际情况建档分类。
B.2 每个单元内应有如下内容
B.2.1 本单元一次系统单线图及调度号。
B.2.2 各设备铭牌规范、投入或更换日期。
B.2.3 交接、大修及历次试验报告。
B.2.4 设备运行记事(大修、绝缘分析、异常及缺陷处理)。设备更换后,应将旧设备资料撤除,重新填写新设备资料。
附录C(资料性附录)变电站应具备的记录及填写说明
C.1 变电站运行日志
C.1.1 本日志由当值人员填写。应填写年、月、日。
C.1.2 记录本站运行方式、设备投运和停运情况。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