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年一级建造师《机电》重要知识点总结
2020年一建《机电》重要知识点总结
《机电工程管理与实务》
P3:纯镍是银白色的金属,强度较高,塑性好,导热性差,电阻大。极强的耐腐蚀性。 镍合金可在化工、石油、船舶等领域用作阀门、泵、船舶紧固件、锅炉热交换器等。
P4:1.金属层状复合材料的分类:钛钢、铝钢、铜钢、钛不锈钢、镍不锈钢、不锈钢碳钢等
2.金属层状复合材料的特点:制造不同材质的复合材料,具有耐腐蚀、耐高温、耐磨损、导热导电性
好、阻尼减振、电磁屏蔽,且制造成本低等特点。
P8:铝塑复合管(PAP 管),内塑料层采用中密度聚乙烯时可作饮水管;内塑料层采用交联聚乙烯则可
耐高温、耐高压,适用于供暖及高压用管。
例如,塑料及复合材料水管常用的有:聚乙烯塑料管、涂塑钢管、ABS 工程塑料管、聚丙烯管(PP 管)、硬聚氯乙烯管。
P9:低烟无卤 A 级阻燃耐火型电力电缆多用于防火要求较高的场合,如室内、隧道、电缆沟和管道等
固定场合。例如,低烟无卤 A 级阻燃耐火辐照交联电力电缆 WD-ZANYJFE 型,其最高允许工作温度可达 125℃,适用在高层建筑的电缆竖井、吊顶内敷设
P14:锅炉的主要参数:①蒸发量②压力③温度④锅炉受热面蒸发率⑤锅炉受热面发热率⑥锅炉热效 率
P16:核发电设备包括:核岛设备、常规岛设备、辅助系统设备。
(1)核岛设备:包括反应堆堆芯、燃料转运装置、反应堆压力容器、堆内构件、控制棒驱动机构、蒸汽
发生器、主泵、主管道、安注箱、硼注箱和稳压器等。核岛设备是承担热核反应的主要部分。
P24:1.开关电器,如断路器、隔离开关、负荷开关、接地开关等。
2.保护电器,如熔断器、断路器、避雷器等。
P29: 经纬仪的主要功能是测量水平角和竖直角的仪器。用于机电工程建(构)筑物建立平面控制网的
测量以及厂房(车间)柱安装垂直度的控制测量。用于测量纵向、横向中心线
P31:2)激光准直(铅直)仪主要应用于大直径、长距离、回转型设备同心度的找正测量以及高塔体、高
塔架安装过程中同心度的测量控制。
P36:滑轮组的穿绕方法:顺穿、花穿和双跑头顺穿。一般 3 门及以下宜采用顺穿;4~6 门宜采用花 穿;7 门以上,宜采用双跑头顺穿。
P40-41 吊装方案的管理 编制专项方案 需要专家论证 (一)采用非常规起重设备、方法,且单件起吊重量 (一)采用非常规起重设备、方法,且单件起吊重量在 在 10KN 及以上的起重吊装工程。 (二)采用起重机械进行安装的工程。 (三)起重机械设备自身的安装、拆卸。 审批:施工单位(总包)编制→ 技术部门组织审核,技术负责人签字→ 项目总监审核签字
100kN 及以上的起重吊装工程。 (二)起重量 300kN 及以上的起重设备安装工程;高度 200m 及以上内爬起重设备的拆除工程。 审批:施工单位(总包)组织专家论证→ 施工单位(总、分包)技术负责人签字→ 项目总监签字→建设单位项目负责人签字 P41:1.起重机械失稳
(1)主要原因:超载、支腿不稳定、机械故障、桅杆偏心过大等。
(2)预防措施为:严禁超载、严格机械检查、打好支腿并用道木和钢板垫实和加固,确保支腿稳定。
1
2020年一级建造师《机电》重要知识点总结
2.吊装系统的失稳
(1)主要原因:多机吊装的不同步;不同起重能力的多机吊装荷载分配不均;多动作、多岗位指挥协调 失误,桅杆系统缆风绳、地锚失稳。
(2)预防措施:多机吊装时尽量采用同机型、吊装能力相同或相近的吊车,并通过主副指挥来实现多机吊装的同步;集群千斤顶或卷扬机通过计算机控制来实现多吊点的同步;制定周密指挥和操作程序并进行演练,达到指挥协调一致;缆风绳和地锚严格按吊装方案和工艺计算设置,设置完成后进行检查并做好记录。
P44~45:
母材特点: 非合金钢和低合金钢 合金结构钢 刚性大、接头应力高、易产生裂纹 选用的焊条 熔敷金属抗拉强度等于或稍高于母材的焊条 焊条合金成分和母材相同或接近 比母材强度低的焊条 碳、硫、磷含量高易产生裂纹、受载荷冲击部件 低氢型焊条 焊接部位难以清理、通风条件差的场所 接触腐蚀介质的焊件
酸性焊条、低尘焊条 不锈钢焊条 P51:防止产生延迟裂纹的措施
1)应采取焊条烘干、减少应力、焊前预热、焊后热处理措施外,尽量严格执行焊后热消氢处理的工艺, 必要时打磨焊缝余高。
2)对容易产生焊接延迟裂纹的钢材,焊后应及时进行热处理。当不能及时进行热处理时,应在焊后立 即均匀加热至 200~350℃,并保温缓冷。
P53:预防焊接变形工艺措施①预留收缩余量法②反变形法③刚性固定法④合理选择装配程序 P56:无损检测技术要点
1)立式圆筒形钢制焊接储罐壁钢板最低标准屈服强度>390MPa 时,焊接完毕后至少经过 24h 后再进 行无损检测。
2)对有延迟裂纹倾向的材料,应当至少在焊接完成 24h 后进行无损检测,但是,该材料制造的球罐应 当在焊接结束至少 36h 后进行无损检测。
3)对有再热裂纹倾向的材料,应在热处理后增加一次无损检测。
P57-58:压力管道耐压试验方法包括:压力试验(液压试验、气压试验、液压,气压试验)。
P60:机械设备安装的一般程序:开箱检查→基础测量放线→基础检查验收→垫铁设置吊装就位→安装精度调整与检测→设备固定与灌浆→设备装配→润滑与设备加油→试运转。
P63:联轴器装配①将两个半联轴器暂时互相连接,应在圆周上画出对准线或装设专用工具,其测量工具可采用塞尺直接测量、塞尺和专用工具测量或百分表和专用工具测量。
②将两个半联轴器一起转动,应每转 90°测量一次,并记录 5 个位置的径向位移测量值和位于同一直径两端测点的轴向测量值。
轴承装配要求 1.滑动轴承装配:对于厚壁轴瓦,在未拧紧螺栓时,用 0.05mm 塞尺从外侧检查上下轴瓦接合面,任何部位塞入深度应≤接合面宽度的 1/3;对于薄壁轴瓦,在装配后,在中分面处用 0.02mm 塞尺检查,不应塞入。薄壁轴瓦的接触面不宜研刮。
②轴颈与轴瓦的侧间隙可用塞尺检查,单侧间隙应为顶间隙的 1/2~1/3。轴颈与轴瓦的顶间隙可用压铅法检查,铅丝直径≤顶间隙的 3 倍;2.滚动
2
2020年一级建造师《机电》重要知识点总结
轴承装配①装配方法有压装法和温差法两种。 ― 采用温差法装配时,应均匀地改变轴承的温度,轴承的加热温度≤120℃,冷却温度≥-80℃。 P65: 设备制造 加工精度和装配精度 设 备 制 造 各运动部件之间相对运动精度 与装配 直线、圆周运动精度,传动精度
解体设备装配精度 配合面之间配合精度和接触质量 P69:配电装置的主要整定内容: 1.过电流保护整定:电流元件整定和时间元件整定。
2.过负荷告警整定:过负荷电流元件整定和时间元件整定。 3.三相一次重合闸整定:重合闸延时整定和重合闸同期角整定。
4.零序过电流保护整定:电流元件整定、时间元件整定和方向元件整定。 5.过电压保护整定:过电压范围整定和过电压保护时间整定 P71:测量绕组连同套管的直流电阻
①变压器的直流电阻与同温下产品出厂实测数值比较,相应变化≤2%。
②1600kVA 及以下三相变压器,各相绕组相互间的差别≤4%;无中性点引出的绕组线间差別≤2% ③1600kVA 以上变压器,各相绕组相互间差别≤2%;无中性点引出的绕组,线间相互间差别≤1%。 P76:直埋电缆敷设要求
①直埋电缆的埋深应≥0.7m,穿越农田时应≥1m。
②直埋电缆一般使用铠装电缆。在铠装电缆的金属外皮两端要可靠接地,接地电阻≤10Ω。 P80-81:在有爆炸性粉尘环境中电气设备的接地要求 1.有爆炸性粉尘环境内电气设备的金属外壳应可靠接地。
2.为了提高接地的可靠性,接地干线宜在爆炸危险区域不同方向且≥两处与接地体相连接。 3.接地干线应在爆炸危险区域内不同的方向≥两处与接地体连接。
4.电气设备的接地装置与独立的避雷针的接地装置应分开设置;与建筑物上的避雷针接地装置可合并 设置。
P82:管道安装工程一般施工程序:施工准备测量定位→支架制作安装→管道预制安装→仪表安装→试压清洗→防腐保温→调试及试运行→交工验收。
P83-84:1.管道元件及材料的检验②使用前核对管道元件及材料的材质、规格、型号、数量和标识,进行外观质量和几何尺寸的检查验收。
③铬钼合金钢、含镍合金钢、镍及镍合金钢、不锈钢、钛及钛合金材料的管道组成件,应采用光谱分析或其他方法对材质进行复查,并做好标识。
2)阀门的壳体试验压力为阀门在 20℃时最大允许工作压力的 1.5 倍,密封试验为阀门在 20℃时最大允许工作压力的 1.1 倍,试验持续时间不得少于 5min,无特殊规定时,试验温度为 5~40℃,低于 5℃ 时,应采取升温措施。
3)安全阀的校验应进行整定压力调整和密封试验,委托有资质的检验机构完成,安全阀校验应做好记录、铅封,并出具校验报告。
P86:管道保护套管安装:①管道焊缝不应设置在套管内。②穿越墙体的套管长度≥墙体厚度。
③穿越楼板的套管应高出楼面 50mm。④穿越屋面的套管应设置防水肩和防水帽。⑤管道与套管之间应 填塞对管道无害的不燃材料。
P86:阀门安装应符合下列规定③安全阀应垂直安装 P88: 4. 管道工厂化预制的流程
管件制作、坡口加工、焊接、热处理、检验、标记、清理、油漆和防护等工序。
3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