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范文网 - 专业文章范例文档资料分享平台

《小学语文教学法》试卷及答案

来源:用户分享 时间:2025/7/30 7:45:29 本文由loading 分享 下载这篇文档手机版
说明:文章内容仅供预览,部分内容可能不全,需要完整文档或者需要复制内容,请下载word后使用。下载word有问题请添加微信号:xxxxxxx或QQ:xxxxxx 处理(尽可能给您提供完整文档),感谢您的支持与谅解。

3、下面的句子有什么特点?你还能从课文里找出这种类型的句子吗?

(1)左手持凿,右手握斧

(2)轻而清的东西冉冉上升,变成了天;重而浊的东西慢慢下沉,变成了地。

高等师范院校《小学语文教学法》

_______ 级 _____县(市、区)_____层次专业 ______姓名______得分________

一、填空题(本大题共10小题 ,每小题1分,共10分 )

1、八

2、重要的交际工具,是人类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工具性和人文性的 3、声母、介音和韵母三部分快速连读成一个音节 4、音、形、义

5、手指离笔尖一寸、胸离桌面一拳、眼睛距离书本一尺。 6、扩句、缩句、重组词序、重组词句、用词造句。 7、一是从生活中汲取,二是从书本中吸收。 8、依据原文内容,改变写法

9、知识与能力,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10、,学会倾听、表达与交流,初步学会文明地进行人际沟通和社会交往,发展合作精神。

二、名词解释(本大题5小题,每小题3分,共15分 )

1、汉字属于表意文字,是音形义三个方面的统一体,是通过字形表达一定意义的文字符号。

2、是不经过拼读,一口呼出音节的方法,所以又叫“一口呼”。这种方法读出音节比较准确,快速,可以使学生顺利地识字、正音,提早阅读汉字加注拼音的课文和课外读物,提早写话、写文。有介音的音节也可以运用直呼法,声、介、韵一次连呼。

3、讲授教学法是教师通过口头语言,系统地向学生讲解课文内容、传授知识、描绘情境、解释概念、理解词句、论证道理、阐明寓意的教学方法。

4、所谓作文讲评,是以学生的作文为实例,来说明文章“应该这样写”和“不应该那样写”,使学生掌握写作方法,提高写作能力。是作文教学的最后一个环节,是指导和批改的延续。

5、指的是在小学语文教学过程中,经常运用的、最基本的工作程序,一般包括备课、上课、批改作业、辅导、考查和写教学笔记、听课评课等项目。 三、简答题(本大题共5小题,每题5分,共25分) 1、(1)全面提高学生的语文素养

(2)正确把握语文教育的特点

(3)积极倡导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 (4)努力建设开放而有活力的语文课程。 2、⑴理清课文线索,加强记忆的条理性。 ⑵帮助学生寻找和建立记忆课文内容的联系点。 ⑶克服记忆的难点。

⑷采用全部记忆与分段记忆相结合的办法。

3、“启发学生作文愿望,提出明确的要求,开拓思路,指导学生选择作文材料和恰当的表达形式。” 着重解决“为什么写”、“写什么”、“怎样写”的问题。 4、掌握汉字的基本笔画和常用的偏旁部首,能按笔顺规则用硬笔写字,注意间架结构。初步感受汉字形体美。养成正确的写字姿势和良好的写字习惯,书写规范、端正、整洁。

5、运用手势或其他教具在教学中作演示,以表示出发音器官的动作或发音特点。如教学声调时,就可以用手势做出升降的动作,形象地再现声调的变化,引导学生读准声调。

四、论述题(本大题共2题,每小题10分,共20分)

1、首先,是一种社会交际活动。

其次,是一种交流沟通的活动。 第三,是一种彼此互动的活动。 第四,是一种体现合作精神的活动。 第五,是一种主题不断升华的活动。 第六,是一种积累交际经验的活动。

2、概括地说,就是“自我导向、自我激励、自我监控”的学习。 具体地说,它具有以下几个方面的特征:

学习者参与并确定对自己有意义的学习目标的提出,自己制定学习进度,参与设计评价指标;

学习者积极发展各种思考策略和学习策略,在解决问题中学习;

学习者在学习过程中有情感的投入,学习过程有内在动力的支持,能从学习中获得积极的情感体验;

学习者在学习过程中对认知活动能够进行自我监控,并作出相应的调适。 结合具体的教学实际论述(例略)。

搜索更多关于: 《小学语文教学法》试卷及答案 的文档
《小学语文教学法》试卷及答案.doc 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到电脑,方便复制、编辑、收藏和打印
本文链接:https://www.diyifanwen.net/c32qbj687jl2mdyw42w3u_2.html(转载请注明文章来源)
热门推荐
Copyright © 2012-2023 第一范文网 版权所有 免责声明 | 联系我们
声明 :本网站尊重并保护知识产权,根据《信息网络传播权保护条例》,如果我们转载的作品侵犯了您的权利,请在一个月内通知我们,我们会及时删除。
客服QQ:xxxxxx 邮箱:xxxxxx@qq.com
渝ICP备2023013149号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