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 安全生产措施
6.1.1 严格执行安全管理体系,现场认证贯彻落实“安全为了生产,生
产必须安全”的安全生产方针,严格落实安全生产管理制度。
6.1.2 现场成立文明安全施工领导小组,由本工程项目经理任组长,设
专职安全人员,根据我公司制定的文明安全施工的规章制度,落实安全管理人员岗位责任制。
6.1.3 进入现场必须带好安全帽,系好帽带。
6.1.4 设专人定时定期对基坑边坡进行检查,如发现问题及时向项目经
理部汇报,避免事故的发生,严禁向基坑内倾倒生活及施工垃圾。
6.1.5 基坑四周2米范围内,严禁堆放重物。
6.1.6 布置任务时要进行详细的安全技术交底,做好记录。施工中严格
执行安全操作规程。
6.1.7 加强排水临时用水管理,专箱专用,专人负责,电箱必须有良好
的防雨措施和接地保护装置。
6.1.8 基坑四周用钢管搭设施工人员上下楼梯通道。
6.1.9 在距基坑边0.6m周围用钢管设置两道护身栏杆,立杆间距2m,
高出自然地坪1.2m,埋深0.6m。基坑施工期间设警示牌,夜间架设红灯标志。
6.1.10基坑下人员休息要远离基坑边及放坡处,以防不慎。
24
7 文明施工措施
7.1.1 现场入口处,配备专人指挥调度车辆,汽车司机遵守交通法规和
有关规定,在工地四周禁鸣喇叭,按指定行车路线行驶,按指定地点卸土。
7.1.2 施工现场设置连续、封闭的围栏,进行封闭施工。
7.1.3 施工现场施工污水、泥浆须经沉淀池沉淀后方可排入市政管井。 7.1.4 遵守市有关环卫、市容、交通、文明施工等的规定,所有外出车
辆均需经过施工现场出口处的清洗池,经加压喷嘴冲洗,并经人检查合格后方可外出。以防止抛撒滴漏,严禁污染路面及场外环境。
7.1.5 采取有效措施,控制施工现场产生的粉尘、废气、废水、固体废
弃物,减轻施工机械产生的噪音。
7.1.6 施工中确保施工现场外的周边道路通畅;若造成下水道和其他地
下管线堵塞或损坏的应立即疏通或修复。
7.1.7 土方运输车辆施工过程中会产生一定的施工扬尘、抛撒滴漏,严
禁污染地面及危害环境,因此应采取如下对策措施:
i.
土方运输车辆驶出现场时,派专人检查装土情况,管好车槽和挡板,拍实车槽内土方,以防运输途中抛洒滴漏。
ii.
组织一支10人左右的清洁队,对施工现场及场外周边道路进行不间断的清洗,实施洒水进行抑尘,洒水次数和洒水量应视具体情况而定。
iii.
配备一辆清洁巡道车,沿土方运输车辆所经过的道路进行不间断的巡视,一旦发现运输车辆有抛洒滴漏现象,应立即将路面抛、滴物清扫干净。
工地四周围护整齐,场内设立移动厕所,由专人负责清洁及污水处理,场地材料堆放整齐,加强工人消防意识,防止发生火灾。
25
8 基坑工程专项应急预案
8.1.1 基坑开挖过程中,应做到信息化施工,基坑开挖期间,根据大量的监
测数据,利用理论和数值反分析工具预测报下一步开挖引起的围护结构位移和变形及地面沉降的发展,随时掌握围护结构的位移和地面沉降情况,及时预报施工中出现的问题,判断结构可能产生变位的原因,信息化指导施工,为有关单位研究对策和采取措施提供依据,防止过大变形和沉降的发生,确保结构本身及周围环境的安全。
8.1.2 监测报警指标一般由累计变化值和变化速率两个量控制,累计变化量
的报警指标不应超过设计限值。针对本工程周边环境及支护结构体系,确定报警值按如下标准:
①基坑底部或周围土体已出现可能导致剪切破坏的现象,或其它可能影响安全的征兆(如涌土、隆起)
②根据经验判断已出现其它必须加强监测的情况。
当监测结果达到报警值时,应立即停止基坑施工,局部回土,并对已施工的区域采取应急措施。
8.1.3 由于基坑施工受各种客观因素的影响,可能会发生各种险情,为能及
时排除险情确保安全,应采取如下应急措施:
①由项目部安排专人与监测单位配合,随时知晓基坑检测的各项数据。 ②施工现场准备砂袋。
③当围护体位移超过预警值时,使用砂袋压载,防止支护结构位移的发展。
④当支护结构的位移增大时,必要时可使用挖土机迅速回填土方反压,以阻止位移的进一步发展,并在位移较大处设置超前支护,待稳定后方可继续开挖。
⑤当施工时遇上流沙等土层时,应先打入竖向注浆管进行加固,然后开挖。
8.1.4 为了确保安全施工,针对本工程假设出现的几种险情,制订了如下应
急措施:
A、基坑侧壁坍塌
26
若基坑侧壁出现局部滑坍,应先查明原因,消除产生滑坍因素,同时进行修补加固;一般将坑壁外采用土袋或碎石袋回填充实,并可在坍方处口部打垂直锚管、焊接横向网筋,并及时喷射混凝土面层。 B、坡体位移过大超过报警值
在基坑开挖过程中,如监测发现桩顶位移过大,超过报警值时,立即停止土方开挖,分析原因,并采用有效措施,可采取对坡体注浆充填密实,应及时暂停土方沿基坑纵向的开挖范围,采取增设或加密土钉等措施控制变形开展;如变形发展迅速,应立即回填土方,阻止变形进一步扩大,待查明原因并采取相应措施后方可继续开挖。
措施落实后,才能继续开挖,同时增加基坑监测频率。坡段如果变形较大,可在坑外挖土卸载。 C、周边道路沉降过大管线受威胁
在基坑开挖中,如发现周边道路、管线沉降过大,立即中断土方开挖,首先分析原因,区分是位移引起的还是漏水、管涌引起的,采取措施后,并在沉降区及周边用压密注浆加固土体,用树根桩加固管道。 D、道路管道开裂
在基坑开挖中,当发生道路开裂、管道开裂时,应立即切断水源、气源,配合市政有关部门开挖修复,针对原因采取补救措施后,并在开裂区用压密注浆加固该土体。 E、地下水方面的应急措施
(1)基坑开挖后若出现坑内水位下降不能满足施工要求,可采用坑内增设轻型井点的措施加大降水力度。
(2)由于大气降水或因上、下水管破裂造成地表浅层水量较多时,应首先查明水源,进行修复、截断、改道或停用,同时在地面沿坑壁四周,距坑壁1.0~1.50米处设置排水沟,将雨水其它地面水引流至远离基坑处排水,在坑壁的顶部地面喷射混凝土,防止坑边地面渗水;对地面开裂等情况应及时采用水泥浆封闭,防止雨水渗入。
(3)如在坑壁发生局部渗漏现象,应在渗漏点设置长度为1.5~2.0米的引流管,并将渗水集中至坑内排水沟或降水井内,统一疏排,以减少坑壁水压和保持坑壁干燥,便于施工。
27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