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范文网 - 专业文章范例文档资料分享平台

最新国家开放大学电大文论专题期末题库及答案.doc

来源:用户分享 时间:2025/7/23 8:15:52 本文由loading 分享 下载这篇文档手机版
说明:文章内容仅供预览,部分内容可能不全,需要完整文档或者需要复制内容,请下载word后使用。下载word有问题请添加微信号:xxxxxxx或QQ:xxxxxx 处理(尽可能给您提供完整文档),感谢您的支持与谅解。

艺术成就的根本标志。

(4分) 其次,小说人物还应该是个性化、性格鲜明的。 (4分) 再次,小说还应注意如何去表现人物性格的问题。

(4分) 12.简要说明刘勰关于文学发展的几点理论主张 文学不可能在一种封闭的状态下发展,政治的盛衰、社会的治乱等外界生活场必然会影响 到作家的生活、思想和情感,这是文学发展的客观动因。

(3分) 1政治的盛衰对文学演变产生重要影响。 (3分) 2时风与社会心理的变化往往也影响文学风格的变化。

(3分) 3学术文化思想对文学的发展亦具有不可忽视的影响和作用。

(3分) 13.韦勒克、沃伦关于评价文学的具体标准有哪些内容 第一包容性或多样性。 (4分) 第二连惯性。

(4分) 第三建立在经验事实上的世界观。 (4分)

三、论述题(每题22分,共44分) 14.(题略) 1“境界”之本质在“情景交融” “境界”的本质其实就是中国传统诗学所一贯强调的一个核心话题情景相生及情景交融。 2“境界”之特征在“真”,审美效果在于“不隔” “境界”不仅

是要情景交融,而且必须是“真”情“真”景的交融与表现,而要能写“真”景物 “真”感情,作者必须“所见者真,所知者深”。 “不隔”的含义,那就是指诗人之言情写景能令读者产生身临其境、感同身受的审美效果。

作品之“境界”所以能产生这样的审美效果,根源在于诗人面对生活而能“人”能“出”,故此“所 见者真,所知者深”,因而能够写出“真景物”、“真感情”。

总之,正是由于“境界”生成的基本特 征在于“真”,从根本上决定了“境界”的审美效果必定在于“不隔”。

(每个要点8分,阐述6分) 15.怎样理解和认识伊瑟尔关于阅读过程的描述和阐释 伊瑟尔关于阅读过程的描述和阐释,我们可以做一大体的概述认识 1“游移视点”是将本文分解成相互作用的结构,也就是发现本文中各种不同的意义成 分; 2“建立连惯性”是对各种意义成分作出一致性的整理集合,形成关于意义的完形认识; 3“卷入事件”是因为本文意义的多种可能性存在而要求读者进入本文之中依据自身的 知识进行一种选择,从而将本文不是作为一个认识的对象而是作为自己参与其中的事件来体 验和领会; 4“建构意象”则是将本文由语言符号构成的含有意义的图式形成感性具体而又具有理 性意味的“想象性客体”。

(阅读过程的四种描述,每个要点5分,其余两分酌情给予。

) (简答题与论述题学生的回答只要能够围绕要点组织答案,且能够言之有理,持之有据即 可以给相应分数。 ) 文论专题题库及答案四

一、单选题(每小题2分,共20分。

请将正确答案的序号填在括号内) 1.“兴观群怨”说作为孔子“诗教”文艺观的代表,呈现出两个相互联系的特点一是特别看重文艺的社会作用,强调文艺的教化功能;二是这种对文艺教化功能的强调始终建立在遵循文艺的一 规律基础之上,尤其突出艺术的 情感特征。 A.模仿 B。

表现 C.审美 D.认知 2.为强调“大美”之自然、本真、天放的独特禀性,庄子从比较的角度说到“三籁”之声。 其 中除了“地籁”、“人籁”还有 。

A.“天籁” B.“物籁” C.“神籁” D.“灵籁” 3.沧浪诗话全书由“诗辨”、“诗体”、“诗法”、“诗评”和“考证”五部分组成,其中,“ ” 是全书的理论核心。 A。

诗辨 B.诗体 C.诗法 D。

诗评 4.创作论是叶燮原诗的理论核心,诗歌创作论大体包括创作主体论、创作对象论和创作方法论。 下面 属于创作方法论范畴。

A.“妙造自然”说 B.“才、胆、识、力”说 C.“理、事、

情”说 D.“师法自然”说 5.小说完全拥有了现代品质,应该属于 时代。

A.明清 B.宋 C.唐 D.汉 6.“境界”一词,早在汉代郑玄为诗经·大雅·江汉作笺注时已经用到,在那里是指 。 A.地域的范围 B.教义的造诣修炼层次 C.诗歌的内涵 D.诗人的精神情怀 7.黑格尔的美学是对其“绝对理念”运动到“精神阶段”早期的表现形态的论述。

在他看来,“ ”(艺术)是“绝对理念”自我认识的初级形式,“善”(宗教)是“绝对理念”自我认识的中期情状,而“真”(哲学)则是“绝对理念”自我认识的最后完成。

A.表现 B.模仿 C.美 D.形状 8.韦勒克、沃伦认为文学作品有四个层面即 层面、意义层面、意象和隐喻层面以及由象征和象征系统构成的“世界”或“神话”层面。 A.形象 B.画面 C.声音 D.历史 9.接受美学研究的重点是既往理论所忽视的或不重视的 与作品的关系。 A.读者 B.作者 C.评论者 D.主人公 10.在弗洛伊德看来,艺术在本质上、在深层的主题意蕴上,是艺术家被压抑在潜意识中的 欲望的表达。 A.体能 B.超我 C.自我 D.本能

二、简答题(每小题12分,共36分) 11.简要说明李渔的戏曲结构的四点具体主张。

12.简要说明亚里士多德悲剧定义中关于“完整”的解释。

13.韦勒克、沃伦关于评价文学的具体标准有那些内容 三、论述题(每题22分,共44分) 14.金圣叹提出史传和小说在本质特性上有着不同,一个是“以文运事”,一个是“因文生 事”。

在读第五才子书法中,他说 某尝道水浒胜似史记,人都不肯信,殊不知某却不是乱说。

史记是以文运事,水 浒是因文生事。

以文运事,是先有事生成如此如此,却要算计出一篇文字来,虽是史公高才, 也毕竟是吃苦事;因文生事却不然,只是顺着笔性去,削高补低都由我。

根据这段文字描述,阐释小说的虚构特质中的”因文生事”。

15.怎样理解和认识伊瑟尔关于阅读过程的描述和阐释 试题答案及评分标准

一、单选题(每小题2分,共20分) 1.C 2.A 3.A 4。 D 5.A 6.A 7.C 8.C 9.A 10.D

二、简答题(每小题12分,共36分J 11.简要说明李渔的戏曲结构的四点具体主张。 第

一、“立主脑“3分 第 二、“减头绪”(3分) 第 三、“脱窠臼”(3分) 第

最新国家开放大学电大文论专题期末题库及答案.doc.doc 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到电脑,方便复制、编辑、收藏和打印
本文链接:https://www.diyifanwen.net/c32ysh4quh36msol1o4w75dq8n1si8z00uau_3.html(转载请注明文章来源)
热门推荐
Copyright © 2012-2023 第一范文网 版权所有 免责声明 | 联系我们
声明 :本网站尊重并保护知识产权,根据《信息网络传播权保护条例》,如果我们转载的作品侵犯了您的权利,请在一个月内通知我们,我们会及时删除。
客服QQ:xxxxxx 邮箱:xxxxxx@qq.com
渝ICP备2023013149号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