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范文网 - 专业文章范例文档资料分享平台

部编版2020高中生物 第二章 基因和染色体的关系 第2、3节 基因在染色体上、伴性遗传(一)学案

来源:用户分享 时间:2025/11/16 16:12:12 本文由loading 分享 下载这篇文档手机版
说明:文章内容仅供预览,部分内容可能不全,需要完整文档或者需要复制内容,请下载word后使用。下载word有问题请添加微信号:xxxxxxx或QQ:xxxxxx 处理(尽可能给您提供完整文档),感谢您的支持与谅解。

第二章第2、3节基因在染色体上、伴性遗传(一)

学习目标

1.运用类比推理法,理解基因位于染色体上的假说 2.运用假说—演绎法证明基因位于染色体上 3.分析伴性遗传的特点及其应用 预习探究 1.性别决定 常见的性别决定

类型 XY型性别决定 项目 雄性个体性染色体组成 雄配子种类 雌性个体性染色体组成 雌配子种类 后代性别 生物类型 些鱼类、两栖类等 2. 伴性遗传 性状遗传常与 相关联。 Ⅰ.伴X隐性遗传——红绿色盲 1、填写正常色觉和红绿色盲的基因型 基因型 表现型 正 常 女 性 携带者 色 盲 正 常 男 性 XY bZW型性别决定 决定于雌配子 鸟类、蛾蝶类 决定于雄配子 所有哺乳动物、人类、果蝇、某2、红绿色盲遗传特点

特点:① ;(一般由男性通过他的女儿遗传给他的外孙)

② 。

3、其他常见实例:人类的____________ 果蝇的___________ Ⅱ.伴X显性遗传——抗VD佝偻病

特点:①世代连续 ;② 。 Ⅲ.伴Y染色体遗传病——外耳道多毛症

1

特点: 课堂探究

一、基因位于染色体上的实验证据

1、.假说—演绎法与类比推理有怎样的区别?

2. 下图表示X和Y染色体的同源区段和非同源区段,据图回答问题。 X、Y染色体同源区段的基因遗传与性别有关吗?请举例说明。

3.细胞内所有基因都位于染色体上吗?哪些基因没有位于染色体上? 当堂达标

1.萨顿依据“基因和染色体的行为存在明显的平行关系”,而提出“基因是由染色体携带着从亲代传递给下一代”的假说,下列不属于他所依据的“平行”关系的是( ) A.基因和染色体在体细胞中都是成对存在的,在配子中都只含有成对中的一个 B.非等位基因在形成配子时自由组合;非同源染色体在减数分裂过程中也自由组合 C.作为遗传物质的DNA是由两条反向平行的脱氧核苷酸长链盘绕形成的 D.基因在杂交过程中保持完整性和独立性;染色体在配子形成和受精过程中,也有相对稳定的形态结构

2.科学的研究方法是取得成功的关键,假说—演绎法和类比推理是科学研究中常用的方法,人类在探索基因神秘踪迹的历程中,进行了如下研究:

①1866年孟德尔的豌豆杂交实验:提出了生物的性状由遗传因子(基因)控制 ②1903年萨顿研究蝗虫的精子和卵细胞的形成过程,提出假说:基因在染色体上 ③1910年摩尔根进行果蝇杂交实验:找到基因在染色体上的实验证据 他们在研究的过程中所使用的科学研究方法依次为( ) A.①假说—演绎法 ②假说—演绎法 ③类比推理 B.①假说—演绎法 ②类比推理 ③类比推理 C.①假说—演绎法 ②类比推理 ③假说—演绎法 D.①类比推理 ②假说—演绎法 ③类比推理

3.摩尔根在果蝇杂交实验中发现了伴性遗传,在果蝇野生型个体与白眼突变体杂交实验中,最早能够判断白眼基因位于X染色体上的最关键实验结果是( )

A.白眼突变体与野生型个体杂交,F1全部表现为野生型,雌、雄比例为1∶1 B.F1自由交配,后代出现性状分离,白眼全部是雄性

C.F1雌性与白眼雄性杂交,后代出现白眼,且雌雄中比例均为1∶1

D.白眼雌性与野生型雄性杂交,后代白眼全部为雄性,野生型全部为雌性

4.果蝇具有易饲养,性状明显等优点,是经典的遗传学实验材料。已知果蝇红眼为伴X显性遗传,其隐性性状为白眼。下列杂交组合中,通过眼色即可直接判断子代性别的一组是( ) A.杂合红眼雌果蝇×红眼雄果蝇 B.白眼雌果蝇×红眼雄果蝇

2

C.杂合红眼雌果蝇×白眼雄果蝇 D.白眼雌果蝇×白眼雄果蝇

5.一个性染色体组成为XXY的男孩,下列情况中,其染色体变异一定与他的父亲有关的是( )

A.男孩色盲,其父正常,其母色盲 B.男孩色盲,其父正常,其母正常 C.男孩正常,其父色盲,其母正常 D.男孩正常,其父正常,其母色盲

6.火鸡的性别决定方式是ZW型(♀ZW、♂ZZ)。曾有人发现少数雌火鸡(ZW)的卵细胞未与精子结合,也可以发育成二倍体后代。遗传学家推测,该现象产生的原因可能是:卵细胞与其同时产生的三个极体之一结合,形成二倍体后代(WW的胚胎不能存活)。若该推测成立,理论上这种方式产生后代的雌雄比例是( )

A.雌∶雄=1∶1 B.雌∶雄=1∶2 C.雌∶雄=3∶1 D.雌∶雄=4∶1

7.抗维生素D佝偻病为X染色体显性遗传病,短指为常染色体显性遗传病,红绿色盲为X染色体隐性遗传病,白化病为常染色体隐性遗传病。下列关于这四种遗传病遗传特征的叙述,正确的是( )

A.短指的发病率男性高于女性 B.红绿色盲女性患者的父亲是该病的患者 C.抗维生素D佝偻病的发病率男性高于女性 D.白化病通常会在一个家系的几代人中连续出现

8.一个家庭中,父亲是色觉正常的多指(由常染色体上的显性基因控制)患者,母亲的表现型正常,他们却生了一个手指正常但患红绿色盲的孩子。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 A.该孩子的色盲基因来自外祖母

B.这对夫妇再生一个男孩,其只患红绿色盲的概率是1/2 C.这对夫妇再生一个正常女儿的概率是1/4 D.父亲的精子不携带致病基因的概率是1/3

9.人们在野兔中发现了一种使毛色为褐色的基因(T)位于X染色体上。已知没有X染色体的胚胎是致死的。如果褐色的雌兔(染色体组成为XO)与正常灰色(t)雄兔交配,预期子代中褐色兔所占比例和雌、雄之比分别为( )

A.3/4与1∶1 B.2/3与2∶1 C.1/2与1∶2 D.1/3与1∶1

10.以下家系图中最可能属于常染色体上的隐性遗传、Y染色体遗传、X染色体上的显性遗传、X染色体上的隐性遗传的依( )

A.③①②④ B.②④①③ C.①④②③ D.①④③②

11.人类某遗传病受X染色体上的两对等位基因(A、a和B、b)控制,且只有A、B基因同时存在时个体才不患病。不考虑基因突变和染色体变异。根据系谱图,下列分析错误的是( )

3

次是

A.Ⅰ-1的基因型为XX或XX

aBab

aBaB

B.Ⅱ-3的基因型一定为XX

AbaB

C.Ⅳ-1的致病基因一定来自于Ⅰ-1

1ABaB

D.若Ⅱ-1的基因型为XX,与Ⅱ-2生一个患病女孩的概率为 4

12.已知果蝇红眼(A)和白眼(a)由位于X染色体Ⅰ区段(与Y染色体非同源区段)上的一对等位基因控制,而果蝇刚毛(B)和截毛(b)由X和Y染色体的Ⅱ区段(同源区段)上一对等位基因控制,且突变型都表现隐性性状,如下图所示。下列分析正确的是( )

A.若纯种野生型雌果蝇与突变型雄果蝇杂交,则F1中会出现截毛个体 B.若纯种野生型雌果蝇与突变型雄果蝇杂交,则F1中会出现白眼个体 C.若纯种野生型雄果蝇与突变型雌果蝇杂交,则F1中不会出现截毛个体 D.若纯种野生型雄果蝇与突变型雌果蝇杂交,则F1中不会出现白眼个体

13.如图甲中Ⅰ表示X和Y染色体的同源区段,在该区段上基因成对存在,Ⅱ和Ⅲ是非同源区段,在Ⅱ和Ⅲ上分别含有X和Y染色体所特有的基因,在果蝇的X和Y染色体上分别含有图乙所示的基因,其中B和b分别控制果蝇的刚毛和截毛性状,R和r分别控制果蝇的红眼和白眼性状。请据图分析回答下列问题:

(1)果蝇的B和b基因位于图甲中的________(填序号)区段,R和r基因位于图甲中的________(填序号)区段。

(2)在减数分裂时,图甲中的X和Y染色体之间有交叉互换现象的是________(填序号)区段。 (3)红眼雄果蝇和红眼雌果蝇的基因型分别为__________________和____________。 (4)已知某一刚毛雄果蝇的体细胞中有B和b两种基因,请写出该果蝇可能的基因型,并设计实验探究基因B和b在性染色体上的位置情况。

①可能的基因型: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②设计实验: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③预测结果:如果后代中雌性个体全为刚毛,雄性个体全为截毛,说明________________;如果后代中雌性个体全为截毛,雄性个体全为刚毛,说明____________________。

4

部编版2020高中生物 第二章 基因和染色体的关系 第2、3节 基因在染色体上、伴性遗传(一)学案.doc 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到电脑,方便复制、编辑、收藏和打印
本文链接:https://www.diyifanwen.net/c334431rkfm28mwx1483k6i8ss1c8ox01bh5_1.html(转载请注明文章来源)
热门推荐
Copyright © 2012-2023 第一范文网 版权所有 免责声明 | 联系我们
声明 :本网站尊重并保护知识产权,根据《信息网络传播权保护条例》,如果我们转载的作品侵犯了您的权利,请在一个月内通知我们,我们会及时删除。
客服QQ:xxxxxx 邮箱:xxxxxx@qq.com
渝ICP备2023013149号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