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有机物的运输:叶→叶脉→茎中的导管→根
D.水的运输:根尖→根中筛管→茎中筛管→叶脉→气孔 答案:B
14.裂叶山楂是比较耐旱的植物,观察发现其叶片的气孔只分布在下表皮,该特点利于降低( )
A.蒸腾作用 B.呼吸作用 C.储藏作用 D.光合作用 答案:A
15.在炎热的环境中,树荫下比较凉爽,原因之一是由于树木( ) A.进行呼吸作用的缘故
B.通过蒸腾作用散失水分造成的 C.进行光合作用的结果
D.大量吸收水分和无机盐的结果 答案:B
16.如图,天平两端的盛水烧杯内各插有一根树枝,且两根树枝的树叶一多一少,开始时天平两端平衡。将此装置移至光下照射一段时间后,发现天平左侧上升。产生此现象的原因主要是植物的
5
A.蒸腾作用 B.光合作用 C.呼吸作用 D.分解作用 答案:A
17.传统农业生产在土地上种植农作物,是因为植物的根从土壤中吸收 A.水和无机盐 B.有机物
C.水和有机物 D.植物所需的所有营养 答案:A
18.农谚说:“有收无收在于水,多收少收在于肥。”以下说法正确的是 A.植物生长时,浇水越多越好 B.植物生长时,施肥越多越好 C.这说明植物的生长需要水和无机盐
D.这说明植物需要最多的是含氮的、含磷的、含钾的无机盐 答案:C
19.生物学知识常常在农业生产中得到利用,以下做法及其对应的理由不正确的一项是 A.有些种子的种皮较厚,播种前要进行浸泡,主要是保证种子萌发时具有充足的水分 B.播种前常常要使土壤变得疏松,主要是保证种子萌发有足够的空气
6
C.早春播种后常“覆盖地膜”,主要是为防止杂草生长 D.移栽苗木时根部常带有土坨,主要是为了保护根毛 答案:C
20.“笋有多大,竹有多粗。”竹子长成后的茎与刚钻出地面时的竹笋一样粗。这说明竹子的茎中没有
A.表皮 B.韧皮部 C.形成层 D.木质部 答案:C 二、非选择题
21.李阳同学设计了植物细胞的吸水和失水实验,如图为实验后甲、乙两种状态的细胞结构,请分析并回答下列问题。
,) ,)
(1)乙状态细胞中的液泡明显缩小,这是因为细胞周围溶液浓度__ __,细胞液浓度__ __,细胞__ __的缘故。
(2)为了使乙细胞恢复到甲细胞状态,应将乙细胞__ __。
(3)实验说明,植物细胞吸水或失水,取决于_ __和__ _的浓度差。
7
答案:(1) 大 小 失水(2) 放置在清水中(3)细胞液 细胞外界溶液_
22.如图是琳琳同学在某晴天上午设计的关于植物蒸腾作用的两个实验装置示意图。请据图回答下列问题。
,植物蒸腾作用实验(一))
,植物蒸腾作用实验(二))
(1)实验(一)探究的问题是:蒸腾作用主要是通过__ __进行的吗? (2)实验(二)探究的问题是:蒸腾作用的快慢是否与__ __有关?
(3)预测实验(二)结果:A、B、C三个塑料袋中,__ _袋壁上水珠最多;__ __袋壁上水珠较少;__ __袋壁上水珠最少。 (4)实验(二)结论:__ __。
8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