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范文网 - 专业文章范例文档资料分享平台

三年级下册语文教案-第四单元第14课《最棒的玉米》西师大版2019

来源:用户分享 时间:2025/8/2 18:44:47 本文由loading 分享 下载这篇文档手机版
说明:文章内容仅供预览,部分内容可能不全,需要完整文档或者需要复制内容,请下载word后使用。下载word有问题请添加微信号:xxxxxxx或QQ:xxxxxx 处理(尽可能给您提供完整文档),感谢您的支持与谅解。

②奇怪呀,怎么不把我摘走呢?一定是老婆婆的眼睛不好,没注意到我。明天她一定会把我摘走的! ③明天她一定会摘我的。 指名读三个句子。

教师提问:“一定”是什么意思?读三个“一定”时语气一样吗?为什么?应该怎样读?

学生自由练读,再指名读、齐读,读出最棒的玉米从开始时的充满自信到内心逐渐有了疑虑时语气及感情上的变化,再谈出感受。)

(2)是什么原因使最棒的玉米感到伤心和绝望?文中哪些语句表现出了它的这种心情?应该怎样读?看到最棒的玉米这样伤心和绝望,你想对它说什么?把你想说的用几句话写下来。

(课件出示语段:“我一直以为自己最棒,而实际上却是一个最差的玉米。自负过头了,就一定会受到惩罚。现在只有被火热的太阳烤,被风吹雨打,直到烂掉为止了。”指名读、范读、齐读,用低沉的语调、悲哀的语气读出伤感的情绪。在读的时候,特别要注意“一直”、“以为”、“最差”、“一定”、“只有”、“直到”等词语的语气和语调。在读的基础上,再让学生说出自己想对玉米说的话。)

(3)当得知自己被当作来年的种子的时候,最棒的玉米有什么表现?对于它的表现,你有什么看法?

(4)理清最棒的玉米的感情变化,并说说你从中受到了什么启示? (师生共同归纳出最棒的玉米的感情变化:充满自信-→自我安慰-→并不灰心-→伤心绝望-→恢复自信。从中得到的启示是很多的,比如无论外界条件怎么变化,别人怎样看待自己,都不要失去自信心。比如,是金子总会发光,总会被赏识的……鼓励学生大胆表达自己的独特见解。) (四)积累迁移,巩固新知

1.在文中画出你最喜欢的语句,再充满感情地读给大家听。 2.自学课后8个生字,要求读准字音。 (五)实践活动,拓展延伸

把《最棒的玉米》这篇童话改编成你喜欢的形式,比如课本剧、诗歌、童谣、评书、快板等。

5

【课堂作业新设计】

1.“最棒的玉米”经历了什么样的心理历程?

2.“这时,棒玉米才明白老婆婆为什么不摘走他的原因。”你认为老婆婆不早摘走这只棒玉米的原因是什么?

3. 假如老婆婆把“最棒的玉米”和其他玉米一起摘走,你认为会发生什么样的结局?

4. 你有没有“棒玉米”的毛病?你从这个故事里得到什么启发?

【课堂作业新设计】参考答案

参考答案:

1.由患得患失、垂头丧气到获得“殊荣”

2.想让他多接受阳光和风雨,多吸收养分,成为最棒的种子玉米。

3.落入平庸,获不了“殊荣”,成不了种子。

4.人要相信自己,成功需要等待。付出了,并非所有的事情都立竿见影,耐心最为重要。要接受必要的磨练。不要半途而废。

【板书设计】 最棒的玉米

充满自信——失去自信——找回自信 经受住考验才能获得成功

【课后反思】 《最棒的玉米》教学反思

《最棒的玉米》是西师大版语文教材第六册的一篇课文。介绍了一个最棒的玉米,一次又一次地被老爷爷冷落,误以为自己是最差的玉米。没想到老爷爷最后摘走它,是要拿它作种子。全文共三个部分。第一部分(1自然段):交代了故事的几个要素及事情的起因。第二部分(2~6自然段):交代了事情

6

的过程。第三部分(7~10自然段):交代了事情的结果。

教学中,我主要从以下几个方面引导学生进行学习。

1.让学生在读中感悟,读中品味,读中升华。通过多种形式的朗读,使学生走进文本,走进人物的内心,与文本产生情感的共鸣,从而达到理解课文内容,体会思想感情,培养语感的目的。

2.学生通过积累语言,培养良好的学习品质,使学生语文知识的储备越来越丰富。

3.拓宽学生的学习空间,开放和利用课程资源,为学生创造语文实践的机会,使学生通过“创编”这种活动,提高运用语言的技巧和能力。

存在问题:教学过程中学生在老师的指导下,通过听说读写等方式学习了课文内容,但学习得还不够深入,学生的各方面能力没有得到真正的提高。原因在于:整堂课的设计老师牵的多放的少。在整个教学过程中,语言文字的工具性体现得不够。课堂上的朗读激发不起他们的朗读激情,学生读得比较乏味。在学生汇报交流自己的学习所得时,好多学生站起来仅仅是说了一句话,老师也就满足了,而没有引导学生用一段话来表达自己要说明的问题。尤其是教学过程中两个想象片段的训练,没有落实到位。不由自主地降低了对学生的要求。

今后改进的方案:让同学与文本对话,是新课程实验中致力寻求的新理念,也是语文教学的至高追求。通过对话,让每一位同学的个性得到充沛的张扬,让他们享受到学习语文的乐趣,感受到自身的智慧和力量。通过对话让同学走进文本,让文本进入同学心里,从而进行直接的语言交流、情感交流,让阅读教学变成一个双向的对话交互过程。

7

三年级下册语文教案-第四单元第14课《最棒的玉米》西师大版2019.doc 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到电脑,方便复制、编辑、收藏和打印
本文链接:https://www.diyifanwen.net/c339q861urg4ddq3430jm4g4gh0kzl900yk6_2.html(转载请注明文章来源)
热门推荐
Copyright © 2012-2023 第一范文网 版权所有 免责声明 | 联系我们
声明 :本网站尊重并保护知识产权,根据《信息网络传播权保护条例》,如果我们转载的作品侵犯了您的权利,请在一个月内通知我们,我们会及时删除。
客服QQ:xxxxxx 邮箱:xxxxxx@qq.com
渝ICP备2023013149号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