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范文网 - 专业文章范例文档资料分享平台

15届高三文科政治-全真模拟(7)试题答案

来源:用户分享 时间:2025/7/23 21:16:53 本文由loading 分享 下载这篇文档手机版
说明:文章内容仅供预览,部分内容可能不全,需要完整文档或者需要复制内容,请下载word后使用。下载word有问题请添加微信号:xxxxxxx或QQ:xxxxxx 处理(尽可能给您提供完整文档),感谢您的支持与谅解。

参考答案

一、选择题

1.C 2.D 3.C 4.C 5.A 6.B 7.C 8.B 9.C 10.A 11.D 12.C 【解析】

1.C 曲线表达的意思是商品房价格不变时,由于政策因素的影响,供给量不变,需求量增加。①降低首付,可以增加需求。②增加土地供应规模,直接影响的是供给而不是需求。③保障性住房与商品房是相互替代关系,增加保障性住房使商品房需求减少。④交税年限缩短,鼓励市场交易,可以增加需求。

2.D ①不对,构建和谐劳动关系不是法律保障。

3.C 材料体现的是抓主要矛盾的观点,所以①不选。正确的价值取向要符合人民根本利益,所以③符合要求。④材料没有体现整体和部分的关系。

4.C 从逻辑上看,国家减税,使企业负担减轻,因而有更多资金用于投资。企业扩大投资,就要扩大购买生产资料、招募更多个人。就业是民生之本,因而可以增加收入,提高人民生活水平。

5.A ③④的表述是错误的。

6.B 材料信息是政策决策征求公众意见。①③不符合要求。 7.C ②说法错误,是物质保障。④不符合题意。

8.B 材料强调的是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②强调的是民族文化自身的个性问题。④不符合题意,没有体现区域性。

9.C ②不选,此人学习书本知识,也是在发挥主观能动性,只是没有正确发挥。 10.A ②④的说法都是错误的 。

11.D ②的观点是马克思的,马克思第一次区分了劳动和劳动力。④错误,混淆了名义工资和实际工资。 12.C 劳动价值论不是马克思首创的。④首次认识是李嘉图。 二、非选择题

13.【解析】第(1)问:从表一看,总额在增加,增速在下滑。从表二看,比重在提高,与发达国家有差距。本题的信息解读比较简单。第(2)问:先明确本题属于中切口试题,考查价值判断与价值选择知识的运用问题。从材料信息看,创新驱动发展战略涉及的观点有:在实践基础上形成、判断是选择的基础、社会历史性、正确标准等知识,主体差异性材料部涉及。注意在阐述中应紧扣观点作阐述。第(3)问:填表式试题。这类题要求答案简洁,特别要根据示例答题。抓住表中的关键信息,就不难写出答案。

【答案】(1)近五年来,我国研究与试验发展(R&D)经费支出持续增长,但增速持续下滑。(2分)我国R&D经费支出占GDP的比重不断提高,科技投入逐年增多,但与西方发达国家的差距还比较大。(2分)

(2)①价值判断与价值选择是在社会实践的基础上形成的。为应对新一轮科技革命和产业变革,立足转变经济发展方式实际需要,我国提出了创新驱动发展战略。(2分)

②价值选择是在价值判断的基础上作出的。创新是推动国家和民族以及整个人类社会向前发展的重要力量,因此我国要加快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2分)

③价值判断和价值选择具有社会历史性特征。适应我国经济发展新常态下的趋势变化和特点,要加快促进从要素驱动、投资驱动转向创新驱动。(4分)

④正确价值判断和选择要遵循社会发展的客观规律,自觉站在最广大人民的立场上。加快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遵循了世界科技发展规律,符合我国人民的根本利益。(4分)

(3)①财政具有促进资源合理配置的作用;②健全生产要素按贡献参与分配的制度,尊重劳动,尊重知识,尊重人才,尊重创造;③国家用法律手段加强宏观调控,规范市场经济秩序;④对经济结构进行战略性调整,促进产业结

构优化升级。(每点3分)

14.【解析】第(1)问:在文化生活中,涉及法治的教材观点有:文化与政治相互交融、法治是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重要内容、德治与法治相统一。另外,对“公民”进行法治信仰培育,必然涉及文化对人的影响等观点。本题难在把教材观点找准。第(2)问:从公民角度提建议,要培育公民的法治信仰,需要树立法治观念有序参与、自觉履行义务等。从政府角度看,需要保障公民的合法权利、依法行政、法治宣传教育等,在阐述中,一定要把政府举措与公民法治信仰结合起来。

【答案】(1)①文化与政治相互交融。培育公民对法治的信仰,有利于培养公民的法治意识,提高公民有序参与政治生活的能力,提高公民的政治文化素养。

②文化对人的影响具有潜移默化和深远持久的特点,文化影响人们的实践活动、认识活动和思维方式。培育公民对法治的信仰,可以增强公民的守法观念,促进公民自觉学法守法尊法用法,对公民的终身发展产生重大影响。

③法治是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重要内容之一。培育公民对法治的信仰,有利于积极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不断巩固全国各族人民团结奋斗的共同思想道德基础。

④坚持依法治国与以德治国相结合是全面提高公民道德素质的客观要求。培育公民对法治的信仰,有利于发挥法治对德治的保证和促进作用,提高公民的思想道德素质。

(2)①公民要树立社会主义民主法治理念,树立法律至上的理念,依法、按规则和程序有序参与政治生活。 ②宪法和法律是公民根本的行为准则,公民要自觉履行遵守宪法和法律的义务。

③坚持公民在法律面前一律平等的原则。任何公民的合法权利都受国家保护,任何公民的违法犯罪行为都会受到法律制裁。

④政府要严格依法行政,带动全社会尊重法律、遵守法律、维护法律。

⑤政府履行文化职能,加强法治宣传教育,弘扬法治精神,建设法治文化,形成守法光荣、违法可耻社会氛围,使全体公民自觉遵守法律。(每点3分,答出四点满分)

15届高三文科政治-全真模拟(7)试题答案.doc 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到电脑,方便复制、编辑、收藏和打印
本文链接:https://www.diyifanwen.net/c33hh45tent0weks4q3ey_1.html(转载请注明文章来源)
热门推荐
Copyright © 2012-2023 第一范文网 版权所有 免责声明 | 联系我们
声明 :本网站尊重并保护知识产权,根据《信息网络传播权保护条例》,如果我们转载的作品侵犯了您的权利,请在一个月内通知我们,我们会及时删除。
客服QQ:xxxxxx 邮箱:xxxxxx@qq.com
渝ICP备2023013149号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