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6. 刀具磨损过程分为哪几个阶段?为何出现这种规律?
35. 高速切削有哪些优点?要实现高速切削应具备哪些条件?
36. 简述建立装配尺寸链的过程。为什么要对装配尺寸链进行简化?如何简化?
六、分析计算题
?0.20mm,1. 如图所示工件成批时用端面用B定位加工表面A(用调整法),以保证尺寸 100试计算铣削表面B时的工序尺寸及上、下偏差。
2. 加工一批尺寸为?20?0.1的小轴外圆,若尺寸为正态分布,均方差σ=0.025,公差带中点小于尺寸分布中心0.03mm。试求:这批零件的合格率及废品率?
003. 加工如图所示一轴及其键槽,图纸要求轴径为?30?0.032 ,键槽深度尺寸为?26?02 ,有关的加工过程如下:
1)半精车外圆至?30.6?0.1 ;
2)铣键槽至尺寸A1;
00 3)热处理;
0 4)磨外圆至?30?0.032,加工完毕。
求工序尺寸A1 = ?
4.磨削一表面淬火后的外圆面,磨后尺寸要求为
mm 。为了保证磨后工件表面淬硬
层的厚度,要求磨削的单边余量为0.3±0.05,若不考虑淬火时工件的变形,求淬火前精车的直径工序尺寸。
建立尺寸链如图所示,其中Z=0.3±0.05是尺寸链的封闭环;链的减环; R1是尺寸链的增环,待求。解此尺寸链可得到:
mm,是尺寸
mm
由此可求出淬火前精车的直径工序尺寸为:
mm
5
. 如图所示一批小轴零件,部分加工过程如下:1.半精车端面A、B,保证两者之间的尺寸
A1=
?0.1 mm;2.调头,以A面为基准半精车端面C,保证总长度A2= 0.05;3.热处49.6080??0.20理;4.以C面为基准磨端面B,保证尺寸A3=
。求端面B的磨削余量是多少?
300?0.15
6. 用无心磨床磨削一批销轴的外圆,整批工件直径尺寸服从正态分布,其中不可修复废品
率为0.82%,实际尺寸大于允许尺寸而需修复加工的零件数占15.87%,若销轴直径公差T?0.17mm,试确定代表该加工方法的均方根偏差?为多少?
F??(z)?z F(z) 1 0.3413 2 0.4772 12? 2.2 z?e0?z22?2dz 2.4 2.6 0.4953 2.7 0.4965 0.4861 0.4918 7. 加工一批小轴外圆,若尺寸为正态分布,公差T= 0.3mm均方差σ=0.025,公差带中点
小于尺寸分布中心0.05mm。试求:这批零件的可修复废品率和不可修复废品率?
F??(z)?z F(z) 1 0.3413 2 0.4772 12?2.2 z?e0?z22?2dz
2.4 4 0.499968 4.5 0.49999 0.4861 0.4918 8.如图所示零件,A、B两端面已加工完毕。在某工序中车削内孔和端面C时,图中
0A0?300?0.20mm,A1?10?0.10mm。车削时以端面B定位,图样中标注的设计尺寸A0不
便直接测量,如以端面A为测量基准测量孔深尺寸A2,试求A2的基本尺寸及其上下偏差。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