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元福先进事迹材料投身教育 无怨无悔 高县落润中学 刘元福 我是高县落润中学一名英语教师,男,汉族,中共党员,出生于1969年10月,西华师大英语教育本科毕业,中学英语一级教师,任教25年以来,一直从事英语学科教学工作,现担任七年级四班班主任,英语教研组长和七年级年级组长,现为罗场片区教研联组英语学科中心发言人,高县初中英语新课改指导组成员,国家级科研课题——《全国英语“四位一体”教学法实验》主研人员,市级科研课题——《农村中学心理健康教育研究》主研人员,被县教育局推荐为宜宾市中心教研组研究员和宜宾市教科所中学教育科研骨干教师,现为宜宾市初中英语骨干教师,国家基础教育中心外语教育研究中心研究员。 我热爱祖国,热爱人民,拥护中国共产党的领导,坚持四项基本原则,认真学习马列主义,毛泽东思想和邓小平理论,思想上、行动上自觉同党中央保持一致,有良好的职业道德,社会公德和较强的事业心,遵纪守法,解放思想,开拓创新,求真务实,处处以党员标准严格要求自己,以身作则,教书育人,为人师表,现从以下几个方面介绍自己的成长历程: 一、教书前,历经艰辛求学路。 我家住在落润乡公益村猫儿湾组,交通不便,经济条件差,家乡贫穷落后。童年时代的我,只能在公益小学读书,胆小怕事给老师留下深刻印象,不知不觉小学毕业,升入大楠小学戴帽初中班,在学习过程中,由于怕老师批评,所以做任何事情都认真、仔细,尤其是在学习上总是尽自己最大努力完成老师布置的各项任务,因此进步很大,学习成绩大幅度提高,初中毕业时以优异的成绩考入高县中学读高中,三年高中读书生活令人终身难忘,我经历了几次辍学的考验,当时家庭负担
重,无经济来源,多亏亲朋好友的帮助,才勉强读完高中。穷人的孩子早懂事,高中学习,让我大开眼界,在知识的王国里,我学了一本又一本教科书,做了一本又一本的作业,凭借一颗赤热的心和对理想的追求,努力学习,不断取得进步,深受老师、同学们的好评,曾读高中期间评为县三好学生并担任班干部,协助老师搞好班级工作,但始终心理负担过重,最终参加高考仅几分之差与上大学无缘,重新回到贫穷落后的家乡。 二、代课八年,教与学两不误,迎来黎明的曙光。 高考落榜后,给我沉重致命的打击,在绝望中想到离家出走,一了百了,但有时又少不了对父母的牵挂,最后没能实现,偶尔也想到去劝说父母横下决心再补一次,但想到家里经济困难和还有两个年轻的弟弟在上学,实在不忍心,于是一时间显得无可奈何,只好听天由命。不久,听说大楠小学需要找一名代课老师, 1
刘元福先进事迹材料在亲朋的劝说和袁校长的帮助下,我成了一
名代课老师,一干就是八年,在此期间,我深知这是一份来之不易的工作,一定要干好,于是全身心投入到教学中,当时教学成绩在罗场片区一直名列前茅,多次受到教办的奖励和评为乡先进教师,在教学过程中,为了做好学生思想工作,我走遍了大楠片所在四个村的每个组,及时与学生家长取得联系,沟通,让家长支持自己的教学工作。同时,也让自己的教学成绩得到家长们认可,有了立足之地后,名气慢慢地传开。工作之余,通过函授学习和自学,取得了中师文凭和农技推广专业中专文凭,一边教书,一边指导当地农业生产,乡亲们都说:“读了两天书的人就是不一样。”直到1994年底,通过县人事局和教育局组织的招聘考试
转为一名正式老师分配到本乡任教。 三、正式工作后,忆苦思甜,在教育战线上捷报频传。 历经八年抗战,始终教学工作与我同行,我认为没有过去扎实的工作基础和实干精神肯定没有今天的成功,因而更加珍惜这份工作,于是理头苦干革命工作,先后进修英语专科和本科毕业,教学中积累了丰富的教学经验,形成了自己独特的教学特色:能准确地把握教材结构、内容和编排体系,上课目标明确,内容得体,知识梯度由易到难,由浅入深,体现循序渐进的教学规律,课堂用语生动贴切,能用英语组织课堂,语言清楚,教态自然,富有激情,板书规范,布局合理,注意语言结构与语言能力相结合,激发学生兴趣,调动学习积极性,课堂教学面向全体学生,尊重个体差异,因材施教,教学技巧熟练,课堂组织管理好,能正确处理偶发事件,作业认真批改,及时讲评,早、晚自习耐心辅导,积极开展好课外活动,指导优生,做好中、差生的转化工作,培养学生德、智、体、美、劳各方面全面发展,真正实施素质教育。 在班级管理上,我认为班集体是学校的一个基层组织,又是学校教育的基本单位,是学生全面发展的土壤,良好的班集体是发展学生个人才干的环境,能陶冶学生思想、品德、情操,优秀的班集体是良好的学风、教风、校风形成的基础。我属于愿意当班主任的那类教师,我觉得教书而不当班主任,那真是失去了增长能力的机会,吃了大亏。综合起来,我从以下四个方面介绍班级管理经验: 1、班主任要以严字为突破口,首先要严以律己,以身作则,凡是要求学生做到的,班主任要带头做到,禁止学生做的,班主任坚决不为,以自己为示范,言行取信于学生,因为初中学生存在向师心理,班主任的思想品质和行为习惯成为
学生关注的焦点和业余话题,有句话:“有什么样的教师就教出什么样的学生。”由此说明教师榜样作用非同小可。比如:要求学生上课不迟到,班主任自身严格做到每天预备铃一响,就站在教室的门旁,日久天长,学生也就很自觉地克服迟到现象,真所谓喊破嗓子,不如做出样子,其身正,不令则行,只有这样坚持班 2
刘元福先进事迹材料级管理,校规,班规里的各项制度才能在班级
里得到很好的贯彻执行,最终让这些约束行为变为学生的自觉行为,同学们从其影响中,不仅学会怎样学知识,也学会怎样做一个对社会有用的人。 但班主任在对学生严格要求的同时,必须做到严而有度,宽严结合,不能一棒子打死,要给学生一片和谐发展的空间,留给学生充足的时间认识自己所犯错误,多给一次改正错误的机会,让学生感到严格并非严酷,严中有爱,让学生们体会到班主任的威严,同时又感到班主任的慈爱,从内心信服你这位班主任,自愿接受严格管理,改正不良习气。 2、爱是打开学生心灵的窗户。作为一名班主任,只有爱学生,才能赢得学生的爱,因为师生之间感情是相互的,只有爱你的学生才能接受学生,走近学生,与学生们心灵沟通,他们才能敞开心扉说实话,乐于接受你的教诲,真所谓精诚所至,金石为开就是这个道理。关爱学生最有效的方法是和学生交知心朋友,当学生感到教师真正平等地爱他,为他操心时,还有什么理由不听教师的话呢?于是一个人的良心终于出现了,这时的情感交流,对学生教育自然会畅通无阻,并随时间的推移必然会建立起深厚的友谊,给学生终生难忘,真正做到亲其师,信其道的效果。相反,班主任对学生缺乏真诚的爱,尤其是对那些后进生,会给他们造
成恐惧心、戒心,有时甚至逆反心,长此以往,造成师生之间矛盾激化,对一个班集体失控,给学生带来更大损失。卢梭先生曾经说过:“凡是教师缺乏爱的地方,无论品格还是智慧都不能充分自由地发展,只有真心实意地关爱学生,才会精雕细刻地塑造他们的心灵。”这话运用在班级工作中一点不假,但必须注意对学生的爱,不是迁就姑息,放任自由,尤其是那些优生,自认为学习好,深受教师或班主任重视,平时犯错误也很少受到批评和教育,在班主任心目中是宠儿,他们具有很强的优越感,用成绩掩盖了自己内心的脏丑,但这是相当危险的,我们不希望在校园内再出现第二个马加爵事件,因此我们要在严格平等中实现对所有学生的爱,对任何一个学生做到一视同仁,只有这样,班主任在学生们心目中才会这样或那样地影响着全体学生,这样的班集体才会有凝聚力、战斗力,学生的自律性自然会增强,并由自律而实现他律,形成良好的学风和班风。 3、在细字上求实效。班主任工作千头万绪,事情繁杂,一天下来课堂上有坐不住讲话的,搞东西的,作业不按时完成的,课间做操不认真的,卫生搞得不彻底的,也有同学之间闹矛盾的等等,针对这些现象,班主任就得时时处处做能解决问题的有心人,把发现的问题消灭在萌芽状态之中,力争做到凡是学生在的地方,都应该有班主任的影子,在学生心中形成一种警惕感,好像自己一旦违纪,班主任就会当场发现一样。当学生遇到困难或犯错误时,处理要及时,分析了解情况要细,从多角度,多方面来考虑事情发生发展全过程,以及处理过程,如果 3
刘元福先进事迹材料班主任工作粗心大意,务必造成班级管理混乱,
教育没把握住时机和对象,无法做到感化情意,势必产生像洪水泛滥成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