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党员教育工作
浅谈如何加强和改进新形势下党员教育工作
如何加强党员干部教育、提升党员干部素质已成为当前党建工作的重点课题之一。为全面加强和改进新形势下基层党组织党员干部素质与水平,**镇党委高度重视,坚持以提高综合素质为出发点,攻坚求索、开拓创新,党员干部教育工作取得了较好的成效。
一、基本做法
1、培训对象由全员培训逐步向重点人群重点培训倾斜。**镇地处县城所在地,党员流动性强,下岗失业、待业党员居多,全员培训难以收到较好效果。鸣凤镇根据党员所在岗位、工作性质及个体特征,以机关干部(重点是班子成员、35岁以下年轻党员干部)、镇直单位负责人、村居“两委”班子成员,县直抽调在**镇参与征地搬迁人员、村居党员骨干、代表为重点人群,通过对他们进行重点教育、反复教育、言传身教,达到共同教育的目的。
2、培训内容由常规培训向重点工作中心工作培训倾斜。在常规培训内容如《党章》、十八大报告解读、科学发展观内涵、纯洁性教育等的基础上,更加注重重点工作中心工作相关内容的培训教育。重点开展了作风建设、执行力建设、精神状态、工作状态提升等系统学习。
镇党委书记以《坚持群众路线、争做清正表率》、《目标、心态、责任》为题进行专题辅导讲座,重申中央“八项规定”、省委六条意见、县委九条要求及全县三级干部会议精神等,组织开展“转变工作作风、优化发展环境”大讨论活动,每月组织学习征地搬迁工作的相关业务知识及就业、创业、社会保障等政策,聘请县委党校教师陈垚宣讲社会化管理创新知识等。
3、培训方式由单一灌输式讲课向多元化、自主式、学习培训倾斜。一是“走出去”与“请进来”相结合。先后组织班子成员、镇直单位负责人与村书记到猇亭学习征地搬迁工作经验;到武汉学习“百步亭社区工作法”;到**学习集体经济发展经验;到苏杭、**学院街、**村学习城镇一体化建设;到瓦仓革命烈士纪念碑开展红色革命传统教育;到县看守所接受警示教育……聘请三峡大学教授来作“保持党的纯洁性”专题辅导报告等方式,使“要我学”自觉转换为“我要学”。二是与远程教育相结合。利用党员群众网上服务中心和远程教育网,使党员干部党性党纪观念进一步增强,掌握了致富技能,提高了驾驶市场的能力,辐射带动群众脱贫致富,促进经济的稳步发展。三是与青年干部夜校相结合。科学制定了全年40期的活动方案和实施计划,融理论学习、专题讲座、现身说法、模拟实战、户外活动、社会调查于一体,为青年干部搭建了学习交流的稳固平台。四是与镇内互比互赶互帮方式相结合。以“学先进找差距、比先进缩差距、创先进树标杆、帮后进共发展”为主题,扎实开展“互学互比互帮”活动,推动
各总支、支部等各领域党组织和党员实现资源共享、优势互补、交流互动。
二、取得的成效
1、党员干部思想意识大幅度跟进。一是工作作风、精神状态及工作状态明显提升。全镇上下形成了“有令必行、有禁必止”的干事氛围,精神面貌整体倍增,执行力明显增强。二是缺胆、缺智现象有所改观。在借鉴外地成功经验的基础上,农村产业结构发展思路逐渐清晰,生态农庄、景观植物等新事物新产业相继迸发。
2、党员干部政策理论水平大幅度提升。一是工作推进速度快。指导性、操作性、实用性强的业务水平技能提升培训,收到了较好效果,今年以来镇内确定的中心工作和重点工作,都取得了突破性进展。二是因政策把握不准和标准不一引发矛盾纠纷减少。通过对各项部门工作和党的政策理论知识的培训,尤其在征地拆迁和民政救抚工作上,大大减少了因政策把握不准和标准不一引发的各类矛盾纠纷。
3、党员干部干事创业氛围更加浓厚。一是营造了发展气场。通过学身边典型,如成功企业家、种植养殖大户讲授自己的亲历亲为,使党员干部发展信心更加坚定,思路更加清晰,形成燃烧激情、挥洒汗水、克难攻坚的强大气场。二是激发了干事创业的激情。如凤山成立
经济发展理事会。通过理事会建立后带来的新业绩来促使党员干部思进思变思发展、最大限度地发挥创造潜能,释放创业创新、奋发做事的活力,不断拓宽了集体经济发展的渠道。
三、存在的不足、差距及原因
1、流动党员和老党员教育质效不高。由于镇内流出在外的党员大多是因为务工或经商,很难回到当地参加培训,而老党员中相当 __身体较弱甚至行动不便,这两类人群通常都是采取电话联系等常规教育培训,必然导致培训形式重于内容,难以达到教育的目的。
2、新媒体的教育作用未充分发挥。各基层党组织均配置了齐全的远程教育设备,可是却很少有党员群众主动到站点观看学习,通过远程教育来达到科学致富的辐射效果也很一般,市场运作效果远大于教育效果。
3、村(居)级党员教育管理工作还存在许多薄弱环节。一是自主培训内容单一,层次不高。党员教育管理的工作模式、思想观念、工作方法和传统的“三会一课”教育手
内容仅供参考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