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范文网 - 专业文章范例文档资料分享平台

最新部编版本小学一年级语文下册第四单元教学设计

来源:用户分享 时间:2025/7/19 19:43:06 本文由loading 分享 下载这篇文档手机版
说明:文章内容仅供预览,部分内容可能不全,需要完整文档或者需要复制内容,请下载word后使用。下载word有问题请添加微信号:xxxxxxx或QQ:xxxxxx 处理(尽可能给您提供完整文档),感谢您的支持与谅解。

教学反思 学前准备 课时安排 2课时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学习目标 1.认读13个生字,会写“午、节、叶、米”四个生字,认识“立”“米”“矢”等偏旁。 2.会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了解端午节的习俗。 1.字词卡片、多媒体课件。(教师) 2.字词卡片,了解家乡端午节习俗。(学生) 导案 学案 达标检测 个性调整 达成共识 学习重点 图文结合,认读13个生字,会写“午、节、叶、米”四个生字,熟读课文。 学前准备 教学环节 1.同学们,看看老师今天给你们带来了什么?(课件出示粽子)你们认识吗?谁能告诉老师它是什么? 2.指名说,接着导入:同学们回答得很对,这是粽子。但是,同学们,你一、激趣导们吃过粽子吗?什么时候入。(用时:吃呢? 5分钟) 3.今天呀,我们一起来学习第10课,文中的小朋友和我们一样,不仅吃过粽子,他还知道粽子的来历呢!板书课题。 4.指导学生学习生字“端”“午”“粽”。 5.再次齐读课题,注意读准三个生字的读音。 10.端午粽 课题 端午粽 课型 新授课 设计说明本课教学设计,要求学生在了解课文内容的基础上,了解人们在端午节吃粽子的来历,培养学生对伟大的爱国诗人屈原的敬佩之情,从而拓宽学生的知识面,渗透对中华民族优秀传统文化的热爱。 1.字词卡片,多媒体课件。(教师) 2.字词卡片,了解家乡端午节的习俗,搜集有关屈原的资料。(学生) 1.生观察粽子的图片,并思考图片上的实物是什么? 2.生回答老师的提问,全班交流。 3.生齐读课题。 4.小组合作学习生字“端”、“午”、“粽”。读不准的生字,其他同学帮忙指正。 5.生再次齐读课题,注意读准生字的读音。 1.听写词语: 中午 节日 叶子 玉米 2.选择正确的读音。 端(dān duān) 午(wú wǔ) 粽(zònɡ zhònɡ) 3.我会口头组两个词。 端 、 粽 、 1.请同学们自由读读课文,把不认识的生字画上“○”,生词画上“”,看看哪些同学把课文读得又快又好! 2.检查生字、生词认二、初读课读情况。 文,识记生(1)师出示生字卡片字。(用时:认读。 15分钟) (2)师出示生词卡片认读。 3.课文有几个自然段,这几个自然段写了有关粽子哪几个方面的内容呢?(课件) 4.学生自读课文。 (一)读课文,感悟内容。 1.师配乐范读课文。 2.指名逐段朗读课文,全班帮忙正音。 3.全班交流。(课件问题) (二)分段学习课文。 1.指名朗读第1自然段。 思考:这一段主要写什么呢? 2.指名回答,师指导。 三、三、再3.师总结:外婆煮好读课文,感一锅粽子,不仅仅是盼望悟内容。我们回家吃粽子,同时,(用时:15更饱含了外婆对我们浓浓分钟) 的爱。 4.出示生字卡“午”“节” 认读两个生字,师指导描红。 5.作品展示。 (三)学习第2自然段。 1.指名读第2自然段,把不会读的词和句子用“~~~”划出来。 2.全班交流词句的正音。 3.师教读,指名“小1.学生按照老师的要求读课文,生字画“○”,生词画“____”,读不准确的地方,小组内合作完成。 2.生用各种形式认读生字、生词,互相帮忙正音。 3.生自由读课文,组内合作,互读互译,并交流每个自然段所写的内容。 4.我会认,我会连。 zǒnɡ mǐ jiān fēn dòu 米 总 豆 间 分 ròu dài zhī jùn niàn 知 肉 带 念 据 5.我会补充音节。 总 ǒnɡ 分f 念 iàn 真zh 1.生认真倾听老师范读,边听边思考:课文有几个自然段,写了有关粽子哪些方面的内容呢? 2.生回答老师提出的问题。 3.生读第一自然段,并思考这一段的主要内容。 4.全班交流第一自然段的内容。 5.观察田字格中生字“午”、“节”的笔顺和所占的位置,边描红,小组内讨论该注意的问题。 6.展示并交流书写作品。 7.生自读第2自然段,边读边完成老师提出的任务,组内讨论交流。 8.全班交流:第2自然段主要写了端午粽哪些方面的内容呢? 9.生朗读以下词语:箬竹叶糯米枣清香6.我会读。 端午节 一锅粽子 7.我会写下列生字的笔顺。 午: 节: 8.选一选,读一读。 ①片②颗③股④个 一( )箬竹叶 一( )红枣 一( )清香 一( )粽子 9.词语模仿秀。 又黏又甜 又 又 又 又 10.我会填表示颜色的词。 的糯米 的枣 的苹果 的梨 的桃花 的竹叶 11.我会写: 老师”带读。 4.讨论交流:这一段写了有关端午粽的哪些方面的内容呢? 5.回答交流,并板书:箬竹叶糯米枣又黏又甜 6.理解词语:箬竹叶清香又黏又甜 7.指名朗读第2自然段,注意读出骄傲、喜爱的情感。 8.齐读第2自然段,读出外婆包的粽子的特别之处。 1.回忆自己家端午节包了什么粽子,谁包的,四、拓展感用的什么原料,味道如悟,布置作何? 业。(用时:2.全班交流并评价。 5分钟) 3.作业:你喜欢吃粽子吗?吃过什么味道的粽子?和同学说一说。 又黏又甜 10.朗读第2自然段,在老师的引导下,准确找出相关句子:(1)外婆的粽子是用这些材料包成的:粽子是用青青的箬竹叶包的,里面裹着白白的糯米,中间有一颗红红的枣。(2)煮熟的粽子,清香扑鼻:外婆……一股清香。(3)外婆包的粽子味道美极了:剥开粽叶,……又黏又甜 叶 米 12.生字变魔术。 木(加一笔) 1.回忆自己家端午节包粽子的情形,先组内讨论交流,然后全班讨论交流。 2.认真完成课后作业。 木(加两笔) 教学反思 第二课时 学习目标 1.继续识记生字,会写“真、分、豆”三个生字。 2.学习课文3、4自然段,了解端午节吃粽子是为了纪念诗人屈原。 1.生字、词卡片、课件。(师) 2.生字、词卡片、有关屈原的资料。(生) 导案 学案 达标检测 个性调整 达成共识 学习重点 会流利朗读课文3、4自然段会写“真、分、豆”三个生字。 学前准备 教学环节 一、复习旧知,导入新课。(用时:5分钟) 1.认识生字卡片。 2.听写生词。 1.学生认读生字卡片,并在自己准备的生字卡片中能快速找到。 2.倾听朗读,全班交流。 13.听写词语: 中午 节日 叶子 玉米 14.我会读: 端午粽 总是 中间 1.学习课文第3自然段。 (1)过渡:上节课,我们学习了课文的1、2自然段,知道了外婆包的粽子特别好吃,那么除了味道好,外婆的粽子还有什么特别之处呢? (2)指名读第3自然段。 (3)指名说说这一段主要写什么? (4)指名回答并板书:二、学习课花样多。 文,感悟内(5)练习用“除了……容。(用时:还有……”说话。 15分钟) (6)总结:外婆包的粽子除了好吃,花样多,还叫我们带回去给邻居吃,看来,外婆还是一个什么样的人呢?——善良 2.学习第四自然段。 (1)启发谈话:人们端午节吃粽子为了什么呢? (2)指名读第四自然段。 (3)交流搜集到的有关屈原的资料。 1.总结交流。 (1)过端午节是为了纪念伟大诗人屈原,那么屈原三、课文拓到底是一个什么样人呢? 展,指导书(2)课件出示屈原资写。(用时:料,了解其生平,以及伟大15分钟) 的爱国主义精神。 2.拓展交流。 学生交流自己收集到的家乡端午节习俗资料,并和1.生先自由读第3自然段,组内交流,再讨论第3自然段的内容,准备全班交流。 2.组内互读第3自然段中的长句子,会读的同学可以帮助其它同学。 3.读生词卡,自由读,开火车读,指名读,齐读。 4.组内练习说话。 5.齐读第3自然段。 6.组内互读互译第四自然段。 7.交流搜集到的有关屈原的资料。讨论端午节的来历,体会祖国传统文化的博大精深。 15.我会读。 十分好吃 红枣粽 红豆粽 鲜肉粽 美滋滋 邻居 16.找近义词。 十分——( ) 17.运用“除了……还有”说一句话。 1.生边看视频,边了解屈原的生平。 2.生组内交流自己收集到的有关屈原的资料,体会其伟大的爱国精神。 3.全班交流家乡端午节习俗资料,激发热爱家乡,热爱中华民族传统文化的感情。 18.我会读。 知道 据说 纪念 诗人 屈原 19.我会写生字笔顺。 真: 分: 豆: 20.猜字谜。

最新部编版本小学一年级语文下册第四单元教学设计.doc 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到电脑,方便复制、编辑、收藏和打印
本文链接:https://www.diyifanwen.net/c346o67k5cz2teb88j4i568ub00wtu600641_3.html(转载请注明文章来源)
热门推荐
Copyright © 2012-2023 第一范文网 版权所有 免责声明 | 联系我们
声明 :本网站尊重并保护知识产权,根据《信息网络传播权保护条例》,如果我们转载的作品侵犯了您的权利,请在一个月内通知我们,我们会及时删除。
客服QQ:xxxxxx 邮箱:xxxxxx@qq.com
渝ICP备2023013149号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