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章
选择题:
1.C;2.D;3.A;4.B;5.D;
问答题
1、 什么是宏观经济学?宏观经济学与微观经济学有什么区别和联系?你认为哪一个更重要。
解答:
宏观经济学是对一国经济总体的研究,包括通货膨胀、失业和经济增长。
宏观经济学与微观经济学在以下方面存在区别:①微观经济学以家庭、企业为分析对象,它研究单个经济主体如何作出经济决策,采用个量分析的方法,以市场价格中心,研究经济资源的合理配置。②宏观经济学以一国的国民经济总体作为分析对象,采用总量分析法,研究一国经济总体的运行,解决稀缺资源的充分利用。
宏微观经济学的联系表现在:①微观经济学和宏观经济学是互相补充的,二者是从不同角度分析社会经济问题。 微观经济学假定资源已经充分利用的前提下,分析如何实现资源的最优配置。宏观经济学则是在假定资源已实现最优配置的前提下,研究如何实现资源的充分利用。微观经济学和宏观经济学共同构成了经济学的理论大厦。②宏观经济学以微观经济学为基础。整体经济是单个经济单位的总和,整体经济的变动源于无数个体的决策。因此,对宏观经济学的研究必须以对微观经济学的理解为基础。
微观经济学和宏观经济学是构成经济学理论大厦的两个重要组成部分,二者在研究对象、中心理论、解决的问题等方面各有不同,这两个部分缺一不可,同样重要。
2、宏观经济学研究哪些问题?什么不属于宏观经济学的研究范围,举例说明。 解答:
宏观经济学研究三大问题:失业,通货膨胀和经济增长。
家庭和企业的经济决策不属于宏观经济学的研究范围。例如,消费者怎样作出购买决策,消费者的决策如何受到价格和收入变动的影响;企业的产品如何定价;政府管制对汽车废气的影响;企业关于雇佣多少工人的决策,等等。
3、从最近的报纸上找出三个中国的宏观经济问题,并加以说明。(略)
1
第二章
选择题:
1.C;2.D;3.A;4.B;5.D;6.B;7.C;
问答题
1.下列购买活动中哪些应该列入GDP,哪些现行统计没有列入但应该列入: 解答:
A、现行统计没有列入,应该列入 F、现行统计没有列入,应该列入 G、现行统计没有列入,应该列入
2.农民种小麦,卖给面粉厂,收入1元。面粉厂把小麦磨成面粉,卖给面包店,收入3元。馒头店蒸成馒头,卖给小贩,收入5元。小贩卖给工人,收入6元。工人把馒头吃了。每个人的增加值是多少?如果这个经济在一个月中只进行了这几项活动,这个月的GDP是多少?
解答:
农民的增加值1元;面粉厂的增加值2元;馒头店+的增加值2元;小贩的增加值1元; 这个月的GDP=1+2+2+1=6(元)
3.在2001年,某个经济生产100个盒饭,每个售价为5元。在2002年,这个经济生产200个盒饭,每个售价为7元。计算每年的名义GDP、实际GDP和物价指数(2001年为基年)。从一年到下一年这三个统计数字的百分比分别提高了多少?
解答:
(1)2001年的名义GDP = 5 ×100=500元 2001年的实际GDP = 5 ×100=500元 2001年的物价指数=100
(2)2002年的名义GDP = 7 ×200=1400元 2002年的实际GDP = 5 ×200=1000元 2002年的物价指数=1400/1000×100% =140 (3)从一年到下一年:
2
名义GDP增长率=1400-500/500×100% = 180% 实际GDP增长率=1000-500/500×100% = 100% 物价上涨率=140-100 /100 ×100% = 40%
4. 张三的擦鞋店去年为1000双皮鞋上油,今年服务总量为1200双。去年他对每次服务的收费为3元,今年服务价格上升为4元。如果把去年作为基年,试分别计算张三在这两年对名义GDP和实际GDP的贡献值。如果你要衡量过去一年张三生产率的变化,采用哪种度量指标会更好?为什么?
解答:
(1)去年对名义GDP和实际GDP的贡献值 名义GDP = 3×1000 = 3000元 实际GDP = 3×1000 = 3000元 (2)今年对名义GDP和实际GDP的贡献值 名义GDP = 4×1200 = 4800元 实际GDP = 3×1200 = 3600元
采用实际GDP的指标会更好。因为名义GDP既包含产量的变动,又包含价格的变动,而实际GDP剔除了价格变动的影响,因而能够真实地反映实际财富的增长。
5. 考虑以下美国 GDP的数据
名义GDP 年份 10亿美元 1993 1994
解答:
A.1993年到1994年间名义GDP的增长率是6.2%。 B.1993年到1994年间,物价指数的增长率是1.6%。
C.按1987年的价格衡量,1993年的实际GDP是5115[=(100/124)×6343] D.按1987年的价格衡量,1994年的实际GDP是5347.6[=(100/126)×6738]
6343 6738 (1987年是基年) 124 126 物价指数 3
E.1993年到1994年实际GDP的增长率是4.5%。
F. 名义GDP增长率高于实际GDP增长率,因为名义GDP增长率既包含了产量增长又包含了物价上涨的因素。而实际GDP增长率不包含物价上涨的因素,它真实地反映了产量的增长。
6. 根据以下资料计算中国1992—1997年居民消费价格变动的百分比。 年份 居民消费价格指数 上年 = 100 1992 106.4 6.4% 1993 114.7 7.8% 1994 124.1 8.19% 1995 117.1 -5.6% 1996 108.3 -7.5% 1997 102.8 -5.35%
7. 甲乙两国只有建筑业一项经济活动,建筑业只进行旧房重建活动。甲国的房子质量好,每年只有5座房子需要推倒重建。乙国的房子质量差,每年有10座房子需要推倒重建.假设每座房子建好后价值一样,房子1年内即可建好,哪国的GDP更高?这种情况合理吗?为什么?
解答:
乙国的GDP更高。这种情况不合理,因为甲乙两国各自的实际财富总量都没有改变。
8.根据表2-11的资料回答下列问题: 解答:
(1)国内生产总值=6000+ 1500+ 2000+(2400- 2200)=9700(亿元) (2)净投资=1500- 600 = 900(亿元) (3)净出口=(2400- 2200)=200(亿元)
(4)可支配收入=(9700 + 2500 )– 4000 -600= 7600(亿元) (5)储蓄= 7600–6000=1600(亿元)
4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