龙源期刊网 http://www.qikan.com.cn
对中学生进行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教育的思考
作者:王慧女
来源:《新校园·中旬刊》2017年第10期
摘 要: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是悠久历史长河中累积的文化成果,是中华文化中璀璨的明珠,一直推动着中华民族不断向前发展,将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融入中学素质教育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和价值。本文通过分析对中学生进行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教育的意义和不足之处,提出对中学生进行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教育的措施。 关键词:优秀传统文化;中学生;教育措施
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是中华民族精神的灵魂所在,对于国人具有重要意义。中学生自身的思维体系正在逐步建立,开始对事物有独立的看法,此时更加需要接受科学、优秀的思想文化教育,建立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世界观。对中学生进行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教育能够更好地让他们提高对中华传统文化的认识和认同,从而在汲取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同时提高自身的综合文化素养。
一、对中学生进行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教育的意义 1.有助于提高中学生对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认同感
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包含的内容非常丰富,唯有通过系统全面的教育才能够展现它的优势。对中学生进行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教育有助于提高其认识和认同感,使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贴近中学生的现实生活和学习,引导学生在未来的生活中继续学习中华优秀传统文化。 2.有助于引导中学生形成健全的人格
历史沉淀下来的优秀文化,是我们铭记过去、展望未来最好的载体。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所承载的是中华上下五千年的优秀成果,对于引导学生形成健全、健康的人格具有积极作用。 二、对中学生进行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教育的不足 1.教师对传统文化教育的重视程度不足
目前,我国的课堂教学多根据教育大纲进行,更加注重对课本理论知识的传授和讲解,中华传统文化教育得不到足够的重视,仅在中学语文课堂上稍稍涉及,在其他课堂教学中没有融入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元素。
2.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教育模式传统、单一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