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范文网 - 专业文章范例文档资料分享平台

《儿童文学》教学大纲

来源:用户分享 时间:2025/7/31 14:29:40 本文由loading 分享 下载这篇文档手机版
说明:文章内容仅供预览,部分内容可能不全,需要完整文档或者需要复制内容,请下载word后使用。下载word有问题请添加微信号:xxxxxxx或QQ:xxxxxx 处理(尽可能给您提供完整文档),感谢您的支持与谅解。

《儿童文学》课程教学大纲

总 学 时: 51 学 分: 3 理论学时: 34 实践学时: 17 适用专业: 学前教育专业

一、课程概述

《儿童文学》课程是学前教育专业开设的一门必修课程,课程内容包括:儿童文学的基本原理、儿童文学的创作主体与接收对象、儿童文学的文本特征、儿歌和儿童诗、童话和寓言、儿童故事、图画文学等具体文学文种。通过例文分析、习作讲评使学生对各类型的儿童文学形式有较深刻的领悟理解并学以致用,为培养适应未来社会需要的幼儿教师打好基础。

二、教学目的

《儿童文学》课程旨在使学生掌握作为幼儿教师必备的儿童文学理论知识,熟悉并掌握童话、寓言等儿童文学常用形式,提高学生对儿童文学的鉴赏水平,为将来更好地从事幼儿教育工作打下坚实的基础。

三、学时分配

章 第一单元 第二单元 第三单元 第四单元 第五单元 第六单元 第七单元 第八单元 第九单元 合计 教学内容 学前儿童文学概说 儿歌 幼儿诗 婴幼儿童话 婴幼儿故事 婴幼儿图画书 婴幼儿散文 幼儿戏剧 作品集萃 总学时 6 6 理论学时 4 4 4 4 4 4 3 4 3 34 实践学时 2 2 2 2 2 2 1 4 0 17 6 6 6 6 4 8 3 51 四、教学内容

第一章 学前儿童文学基本理论 一、教学目的、要求

(一)了解学前儿童文学基本理论 (二)了解婴幼儿的年龄特征 (三)了解学前儿童文学的特点

(四)了解中外儿童文学的发展 二、教学重点及难点

(一)婴幼儿心理特征和语言特征对儿童文学的特殊要求 (二)学前儿童文学的审美特点 三、教学内容

第一节 学前儿童文学概说

1、学前儿童文学的含义:以0-6岁的婴幼儿为主要对象,为促进他们的健康成长而创作或改编的、适应他们审美需要的文学。 2、学前儿童文学三个关键词:

(1)文学:具体生动的形象,真挚丰富的情感,审美理想,语言艺术。 (2)儿童:婴幼儿生理、心理、语言特点构成接受能力,作品应与之保持一致。 (3)学前:0-6岁,包括7-8岁的低年级小学生。 第二节 婴幼儿的年龄特征 1、婴幼儿的生理特征和心理特征

(1)自我抑制能力较差,易激动,易疲倦,注意力不集中,不稳定。

(2)独立行走和摆弄物体。自主性开始建立,会一而再再而三地向目标前进,锲而不舍。 (3)有一定的概括性,能进行想象和思维,有了自我意识。 (4)5-6岁是一个飞跃期,追根问底,强烈的求知欲。 2、婴幼儿的语言特点

(1)词汇量不断增长,能按照成人语言指示调节行为。

(2)喜欢说话,听儿歌、童话、幼儿诗歌、故事等,能复述部分关键情节。 (3)在5-6岁时对文字产生兴趣,记忆力很强,阅读兴趣产生。 第三节 学前儿童文学的特点 1、文体特点

(1)语言浅显易懂,名动词,短句,口头文学。修改练习。 (2)情节生动有趣。只反映一件事,人物不多,逻辑关系简单。

(3)结构条理清楚。减少枝蔓,层次分明,顺叙,首尾完整,心理描写和景物描写要少。 (4)主题有教育性。开启心智的启蒙文学,对心理成长起引导作用,有益于婴幼儿的啊发展。例如:数字诗歌、绕口令,谜语,童话中的正能量。

(5)内容有知识性。通过文学认识自我、认识人生、认识社会、认识自然。 2、学前儿童文学的婴幼儿特点 (1)游戏性。 (2)趣味性。 (3)直感性。 (4)幻想性。

3、学前儿童文学的审美特点 (1)快乐的文学 (2)稚拙的文学

(3)质朴的文学

第四节 中外儿童文学的发展

1、十八世纪以前:印度的《五卷书》(《卡里来和笛木乃》)、希腊《伊索寓言》、法国《狐狸列那的故事》,它们的共同特点是教育意义和警示意义。 2、十八世纪后的外国儿童文学

十九世纪是儿童文学的第一个繁荣期,在此期间成为一个独立的门类。安徒生、格林兄弟以及“历险派”,《水孩子》《海底两万里》《汤姆索亚历险记》 3、二十世纪的外国儿童文学

4、中国儿童文学 《呼噜猫和阿猜狗》赏析

第二章 儿歌 一、教学目的、要求

(一)了解儿歌的起源、发展和分类 (二)掌握儿歌的功能与特点

(三)熟悉儿歌的传统艺术形式,学会鉴赏儿歌 (四)学习创作儿歌 二、教学重点及难点 (一)掌握儿歌的特点 (二)儿歌创作 三、教学内容 第一节 儿歌概说

1、儿歌的含义和功能:儿歌是适合婴幼儿听赏念唱、形体短小的歌谣,是婴幼儿最早接触、最容易接受的一种文学样式,是由听觉感知的语言艺术。 2、儿歌起源和发展:民间口头文学,代代流传。 3、儿歌的主要特点: (1)语言浅显,明白无误 (2)篇幅短小,主题单纯 (3)具体形象,趣味盎然 (4)音韵和谐,好记易诵 4、儿歌的分类和特殊艺术形式 (1)摇篮曲 (2)游戏歌 (3)数数歌 (4)问答歌 (5)绕口令 (6)连锁词 (7)谜语歌 (8)字头歌

第二节 儿歌鉴赏

1、以婴幼儿的接受能力和自己的兴趣爱好为标准,选择上乘的优质儿歌。 2、深入作品,先感动自己,再感动别人。 3、从儿歌的特征入手品位儿歌。 4、尊重自己的感觉,整体感受作品。 5、调动自己的生活经验,再进行创作。 自己选读书中的案例,准备半节课,然后表演。 第三节 儿歌创作

1、贴近幼儿生活,贵在率真自然

2、既要有浓郁的儿歌味,又要将儿歌当诗写 3、变换视角,避免雷同 4、向传统儿歌学习 5、反复修改、去粗取精

第三章 幼儿诗 一、教学目的、要求

(一)理解幼儿诗的概念,区别幼儿诗与儿歌的异同 (二)认识掌握幼儿诗的特征艺术 (三)认识掌握幼儿诗歌的分类 (四)学习鉴赏和创作幼儿诗 二、教学重点及难点 (一)区别幼儿诗与儿歌 (二)幼儿诗创作 三、教学内容 第一节 幼儿诗概说

1、什么是幼儿诗及幼儿诗的发展:以幼儿为主体接收对象,适合于幼儿听赏吟诵的自由体短诗。

2、幼儿诗与儿歌的异同——诗言志,歌咏言

(1)思想内容上,儿歌单纯直率,幼儿诗比较具体含蓄。儿歌适宜于歌唱游戏,幼儿诗适合吟诵听赏。

(2)题材上,儿歌多取材于日常生活,有较强的实用性,二幼儿诗题材广阔,内容也更丰富深厚。

(3)写法上,儿歌以叙述、白描、说明为主,幼儿诗更注重含蓄表达。 (4)篇幅上,儿歌短小简单,幼儿诗可长可短,结构更复杂。

(5)韵律上,儿歌在语言运用上讲究音乐感,靠听觉成分多,幼儿诗称“自由体”,靠联想思考的成分多。 3、幼儿诗的艺术特征: (1)鲜明,充满动感的形象

搜索更多关于: 《儿童文学》教学大纲 的文档
《儿童文学》教学大纲.doc 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到电脑,方便复制、编辑、收藏和打印
本文链接:https://www.diyifanwen.net/c34wsh1s7yi8wrp7237wd_1.html(转载请注明文章来源)
热门推荐
Copyright © 2012-2023 第一范文网 版权所有 免责声明 | 联系我们
声明 :本网站尊重并保护知识产权,根据《信息网络传播权保护条例》,如果我们转载的作品侵犯了您的权利,请在一个月内通知我们,我们会及时删除。
客服QQ:xxxxxx 邮箱:xxxxxx@qq.com
渝ICP备2023013149号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