龙源期刊网 http://www.qikan.com.cn
腹腔镜下胆囊切除术的麻醉体会
作者:王晓燕 姜海峰 康桂芹 赵文财 来源:《中国实用医药》2010年第01期
【摘要】 目的 探讨瑞芬太尼复合丙泊酚全凭静脉麻醉在腔镜胆囊切除术中的安全性及效果评价。方法 选择ASAⅠ~Ⅱ级,择期行腹腔镜胆囊切除术的患者68例,随机分为两组:瑞芬太尼复合丙泊酚静脉全麻组(观察组)和异氟醚吸入全麻组(对照组),每组34例。观察组麻醉维持采用静脉持续输注瑞芬太尼0.1 μg/(kg min)和丙泊酚,对照组麻醉维持用异氟醚吸入,术中根据麻醉深度调整异氟醚吸入浓度和丙泊酚输注速度,观察两组血流动力学变化、自主呼吸恢复、气管拔管和清醒时间,苏醒后躁动和恶心呕吐的发生率。 结果 观察组麻醉苏醒时间、自主呼吸恢复时间、意识恢复时间和拔管时间均明显短于对照组(P
【关键词】 瑞芬太尼;丙泊酚;腹腔镜胆囊切除术;全凭静脉麻醉
腹腔镜胆囊切除术(LC)具有创伤小、痛苦轻、恢复快等特点,是目前手术治疗胆囊结石、胆囊息肉的首选方法。我科于2007年6月至2008年12月对68例患者进行腹腔镜胆囊切除术,麻醉效果满意,现将麻醉体会报道如下。
1 临床资料
1.1 一般资料 选择ASAⅠ~Ⅱ级68例患者,男38例,女30例,年龄28~76岁,平均(41.5±6.8)岁,均无嗜酒史和药物滥用史,无阿片及丙泊酚药物过敏史,无听觉异常,无严重心、肺、肝、肾等功能障碍;68例患者中,急性胆囊炎胆囊结石24例,慢性胆囊炎伴胆囊结石19例,胆囊息肉18例,慢性萎缩性胆囊炎7例;LC术后发现胆道损伤2例,胆漏2例,皮下气肿3例,所有患者均痊愈出院。
1.2 麻醉方法 按气管插管全身麻醉准备设备和药品,常规监测心电图、无创血压、呼吸频率和指动脉血氧饱和度。麻醉前30 min肌内注射阿托品0.5 mg,入室后摆放水平卧位,开放静脉,监测平均动脉压(MAP)、心率(HR)、血氧饱合度(SPO2)、呼气末二氧化碳分压(PETCO2),监测心电(ECG)。麻醉诱导:对照组:咪唑安定0.05 mg/kg,芬太尼3.0 μg/kg,丙泊酚2 mg/kg,维库溴铵0.1 mg/kg静脉输注,肌松后气管插管。观察组:咪唑安定0.05 mg/kg,瑞芬太尼2 μg/kg和丙泊酚2 mg/kg,维库溴铵0.1 mg/kg静脉输注,气管插管后机械通气,潮气量为10 ml/kg,调整呼吸次数保持PETCO2为30~40 mm Hg,观察组麻醉维持采用静脉持续输注瑞芬太尼0.1 μg/(kg/min)和丙泊酚,对照组用异氟醚吸入,根据麻醉深度调整异氟醚吸入浓度和丙泊酚输注速度[1]。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