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范文网 - 专业文章范例文档资料分享平台

高中地理必修一第二章知识点总结word版本

来源:用户分享 时间:2025/11/10 11:05:53 本文由loading 分享 下载这篇文档手机版
说明:文章内容仅供预览,部分内容可能不全,需要完整文档或者需要复制内容,请下载word后使用。下载word有问题请添加微信号:xxxxxxx或QQ:xxxxxx 处理(尽可能给您提供完整文档),感谢您的支持与谅解。

高地理必修一第二

章知识点总结

中精品文档

第二章知识点总结

一、大气的受热过程

1、对太阳辐射的削弱作用(注意记实例)

吸收:具有选择性:水汽和二氧化碳、浮尘吸收红外线,臭氧吸收紫外线 反射:无选择性:云层越厚,反射越强

散射:具有一定的选择性:波长越短,越易被散射。

太阳辐射为短波辐射,其能量集中在可见光,

因为地面辐射是长波辐射,能量集中在红外光,绝大部分可被对流层大气中的CO2、水汽和浮尘所吸收。故地面辐射是对流层大气的主要直接热源。 2、大气通过大气逆辐射对地面进行保温。

{实例}①夏季的白天阴天的气温会比晴天低?---反射

②晴朗的夜晚,朝霞或晚霞,黎明前东方天际先泛起“鱼肚白”,红色交通信号灯,

阴天房间里、教室里没有阳光也是明亮的----散射

③有云的夜晚比晴朗的夜晚温度高----大气逆辐射强

④在晚秋和寒冬,为什么霜冻多出现在晴朗的夜晚?云少,大气逆辐射弱,保温作用弱

⑤在寒冬,为什么人造烟幕能起到防御霜冻的作用?

二氧化碳,浮尘多,大气逆辐射强,保温作用强

二、大气运动

一、热力环流------地表冷热不均引起的大气运动,最简单的大气运动形式。

收集于网络,如有侵权请联系管理员删除

精品文档

注意:气压大小比较方法:

(1)“高高低低”:如图所示,同一水平面上,附近的等压面向高处凸的是高压区,附近的等压面向低处凹的是低压区。(①>②, ③>④);

(2)同一等压面上气压相等,介于高压区和低压区之间。(①>⑤=⑥>②,③>⑦>④)

(3)同一地点,海拔越高,气压越低。(②>③, ①>④)。 综上, ①>⑤=⑥>②>③>⑦>④

二、大气的水平运动—风

1.风力大小:风力取决于气压梯度力,气压梯度力取决于单位距离间的气压差大小

故同一幅图,等压线越密集,气压梯度力越大,风力越大。

2.两种主要风向

高空风:在水平气压梯度力和地转偏向力作用下:风向与等压线平行 近地面风向:在水平气压梯度力、地转偏向力和摩擦力作用下:风向与等压线斜交(与等压线成一夹角) 3.风向的判断与画法:

①绘出水平气压梯度力方向: 垂直等压线,由高压指向低压

②根据“南左北右”画出风向: 高空:平行于等压线;近地面:斜交等压线(与等压线成

一夹角)

收集于网络,如有侵权请联系管理员删除

精品文档

地转偏向力始终与风向垂直,北半球在风的右边,南半球在左边;摩擦力始终和风向相反。

1)形成风的直接原因(原动力):水平气压梯度力。

2)地转偏向力:不改变风速,只改变方向。摩擦力可以减小风速。 三、全球性的大气环流与季风环流

(一)气压带和风带形成与移动(假设地球表面是均匀的)

由热力因素形成的:赤道低气压带、极地高气压带 由动力因素形成的:副热带高气压带、副极地低气压带

气压带风带随太阳直射点的移动而移动:北半球夏季,全球气压带北移;

北半球冬季,全球气压带南移.

上图为北半球冬季情况,因为气压带、风带均偏南。

注意看课本P45全球大气环流和地面气压带的分布图(根据图会判断风带及风向,气压带及形成原因,以及各个气压带的干湿性质) (二)海陆分布对气压带和风带的影响 1、对气压带的影响

2、对风带的影响---季风(记P53图) 季节 风向 成因 性质 收集于网络,如有侵权请联系管理员删除

高中地理必修一第二章知识点总结word版本.doc 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到电脑,方便复制、编辑、收藏和打印
本文链接:https://www.diyifanwen.net/c35ma858tne9y6ym8c7oz9pugm7qng700f1b_1.html(转载请注明文章来源)
热门推荐
Copyright © 2012-2023 第一范文网 版权所有 免责声明 | 联系我们
声明 :本网站尊重并保护知识产权,根据《信息网络传播权保护条例》,如果我们转载的作品侵犯了您的权利,请在一个月内通知我们,我们会及时删除。
客服QQ:xxxxxx 邮箱:xxxxxx@qq.com
渝ICP备2023013149号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