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范文网 - 专业文章范例文档资料分享平台

部编人教版五年级下册语文:综合性学习:遨游汉字王国(教案)

来源:用户分享 时间:2025/7/24 11:12:05 本文由loading 分享 下载这篇文档手机版
说明:文章内容仅供预览,部分内容可能不全,需要完整文档或者需要复制内容,请下载word后使用。下载word有问题请添加微信号:xxxxxxx或QQ:xxxxxx 处理(尽可能给您提供完整文档),感谢您的支持与谅解。

方面介绍汉字的历史和文化的?

(2)请把自己阅读后的感受与同学们进行交流。 2.学生自学、讨论、交流。 3.学生汇报、交流学习成果。 (1)关于《汉字字体的演变》。

预设:先让学生观察,然后请学生说一说演变的过程,举出汉字演变的例子,体会汉字演变的规律。

明确:汉字字体的演变经历了五个阶段:甲骨文、金文、篆书(主要指小篆)、隶书和楷书。甲骨文是商周时代的文字,是最早的汉字,具有早期汉字的特点:图画性强,写法上没有定型,大小不一,随意性大。金文又叫铜器铭文,盛行于西周。它是铸刻在青铜器上的文字,笔画特点是字形圆转,大小均匀。篆书有大篆与小篆之分。大篆是西周晚期周宣王时的一种文字,小篆是秦朝统一文字后的字体。隶书形成于战国晚期,通行于两汉。楷书又名真书,产生于魏晋,盛于南北朝,成熟于唐代,一直沿用到今天。它的特点是形体方正,横平竖直,笔画清楚。

汉字演变的规律:从甲骨文、金文、篆书、隶书、楷书五种汉字字体的演变过程中,我们可以看到:汉字字形的总变化是由繁到简,每一种新字形的出现都改变着前一种字形难写、难记的特点,同时,汉字不断趋于定型化、规范化。

(2)关于《甲骨文的发现》。

预设:先让学生自读,然后请同学们交流自己的读后感受——在生活中仔细观察和善于思考,可能会有新的发现。

明确:本文主要介绍了王懿荣首先发现甲骨文的故事。从这个故事中我们可以了解到,汉字的历史非常悠久,我国现存的最早的文字是殷商时期刻在龟甲和兽骨上的甲骨文,距今已有四五千年。

(3)关于《书法欣赏》。

预设:学生仔细观察三种字体的不同,说一说各自的特点,老师出示其他具有代表性的书法作品供学生欣赏。

明确:《千字文》原名《次韵王羲之书千字》,是南朝梁周兴嗣所作的一首长韵文。它是一篇由一千个不重复的汉字组成的文章。历代书法家都竞相书写。

教材中给出了三个帖本:南朝智永的楷书、唐代怀素的草书、唐代欧阳询的行书。《千字文》的帖本还有唐代颜真卿的楷书、北宋米芾的小楷、明代文徵明的行草等。

欣赏书法作品不仅要体会作品点画、结体、章法的匠心与功力,了解作品的师承、流派、风格,还要通过作品去感受书法家的气质、情感及其审美追求。赏析书法作品既要对作品进行宏观地把握,如气势、神采、布白等;又要细微地观察,如用笔、用墨、结构、线条等。首先是线条质量,从中可以观察出作者创作时的用笔、用墨及其笔法。其次是由线条点画组合的汉字结构,体现作者的意趣和哲理。第三是布白,包括结字、行气、章法。第四是神采,指书法的精神气质、格调风韵。神采是作者精神境界的忠实记录,与作者的情感性格、修养密切相关。优秀的书法作品必须形美神足、形神兼备,欣赏者就是要领会其气势,捕捉其神采。

(4)关于《制定国家通用语言文字法的必要性》。 预设:引导学生明白制定国家通用语言文字法的必要性。

明确:本文节选自《关于〈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通用语言文字法(草案)〉的说明》,表明了制定国家通用语言文字法对民族团结、国家统一的重要意义。

(5)关于《关于“李”姓的历史和现状的研究报告》。

预设:引导学生分析《关于“李”姓的历史和现状的研究报告》的构成、搜集资料的方法等,进而学写简单的研究性报告。

明确:本文是一篇比较正规的研究报告。报告分问题的提出、研究方法、调查研究情况和资料整理、研究结论四个部分,对“李”姓的历史和现状提出了自己的看法。这份研究报告中值得注意的是“调查研究情况和资料整理”部分。研究者从多种渠道搜集信息,有调查访问、查阅书籍报刊,也有上网搜集资料。资料涉及的面比较广,有历史上的“李”姓名人、“李”姓的来源、“李”姓人口数量,获得的资料比较丰富,这是得出结论的前提。由于资料比较丰富翔实,得出的结论也令人信服。

研究报告的写法:研究报告是一种应用文,有约定俗成的格式。①标题。研究报告的标题常常直接采用研究课题的名称,这样显得精确、明了,使别人能对研究的问题一目了然。标题下是署名。②前言。报告的第一部分,常常简要地说

明下列内容:课题提出的缘由,研究这一课题的意义,该项研究所要解决的问题。③研究方法。介绍研究是怎样进行的,主要包括研究对象的选取、研究哪些方面、资料的搜集和处理等。④结果。这一部分将研究结果作为客观事实呈现给读者,主要包括对资料的加工分析和由分析得出的结论。

过渡:下面我们将围绕这些方面的内容,制订活动计划,开展丰富多彩的综合性学习活动。

三、小组探究,制订计划

1.阅读教材中的“活动建议”,了解活动内容。 (1)课件出示“活动建议”,学生阅读。

◎搜集更多的资料,围绕汉字的历史或汉字书法,选择感兴趣的内容写一写。 ◎调查学校、社会用字不规范的情况,如,调查同学的作业本、街头招牌、书籍报刊。 (2)讨论:在“我爱你,汉字”这一板块中,我们可以开展哪些活动? (3)根据各自的活动内容,组成若干个活动小组,以便开展专题活动。 2.小组内制订活动计划。

(1)根据前面学习中对活动方案的理解,小组内探究、制订本次活动计划。 (2)小组内选出代表,汇报自己的活动计划。其他小组予以补充。 (3)各小组修改完善自己的活动计划。 举例:

小组活动计划 组长:_________ 组员: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时间:_________ 地点: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活动内容: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活动过程: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展示方法: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分工: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交流活动方案。

(1)以小组为单位汇报活动计划。

(2)师生共同评议。教师相机引导,提示注意计划的完整性、合理性、科

学性以及活动形式多样性。

(3)小组根据评议,修改、完善活动计划。

四、展示交流,汇报成果

过渡:同学们,经过一系列的实践活动,相信大家一定积累了不少关于汉字的资料,在活动中一定有不少的收获和感受。下面,我们就来进行学习成果的汇报吧。

1.分组交流,共享资料。 2.全班汇报展示。 示例:

社会不规范用字调查报告

调查时间:2019.10.22—2019.10.30 调查地点:城市的大街小巷

调查目的:了解汉字不规范使用情况,增强大家正确使用汉字的意识,促进汉字健康发展。

生活中,我们时时处处都会用到汉字。可以说,汉字与我们的一切都息息相关。没有了汉字,不能想象我们的生活会变成什么样。但是随着社会的发展,许多不尊重汉字的现象也出现了。这种现象不仅有损我们城市的文明形象,更严重的是还会影响汉字的健康发展。为此,我们小组利用课余时间,开展了社会用字调查活动。

我们走进大街小巷,真的发现了不少错别字。比如,一个卖粉摊的招牌上写着“有罗丝粉卖”。这里有两个错别字,正确的写法是“螺蛳”,而不是上面写的“罗丝”两个字。超市的货架上,“电饭锅”竟然被写成了“电饮锅”。像这样的用错字及不规范用字的情况还有很多,通过分析,我们发现出现这些情况的原因大概有以下几种:

1.由于读音相同而用错。比如把“进”写成了“近”,把“珍惜粮食”写成了“珍稀粮食”。出错率最高的是“的”“地”“得”这三个字。应用“的”写成“地”,该用“得”写成“的”。

2.由于字形相近而写错。比如把“席”写成了“度”,把“期望”写成了“欺望”。我们教室后面的黑板报上,就有同学把“虚心使人进步”写成了“虑心使人进步”。

3.由于粗心而多笔少画。比如在“武”字的斜钩上多写一撇,在“具”字的里面少写一横。像这样由粗心造成的错别字不胜枚举。

不调查不知道,一调查我们才发现,用错写错汉字的现象是如此严重。所以我们提议,汉字是我们中华民族的瑰宝,是我们祖先留下来的宝贵的遗产,我们

部编人教版五年级下册语文:综合性学习:遨游汉字王国(教案).doc 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到电脑,方便复制、编辑、收藏和打印
本文链接:https://www.diyifanwen.net/c35x5c694er8jj329nz0t2wkqq4mjdl00lzp_3.html(转载请注明文章来源)
热门推荐
Copyright © 2012-2023 第一范文网 版权所有 免责声明 | 联系我们
声明 :本网站尊重并保护知识产权,根据《信息网络传播权保护条例》,如果我们转载的作品侵犯了您的权利,请在一个月内通知我们,我们会及时删除。
客服QQ:xxxxxx 邮箱:xxxxxx@qq.com
渝ICP备2023013149号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