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范文网 - 专业文章范例文档资料分享平台

(9份试卷汇总)2019-2020学年湖南省常德市化学九年级(上)期末达标测试模拟试题

来源:用户分享 时间:2025/8/10 12:59:09 本文由loading 分享 下载这篇文档手机版
说明:文章内容仅供预览,部分内容可能不全,需要完整文档或者需要复制内容,请下载word后使用。下载word有问题请添加微信号:xxxxxxx或QQ:xxxxxx 处理(尽可能给您提供完整文档),感谢您的支持与谅解。

源抽调一部分送到华北和西北地区。从而改变中国南涝北旱和北方地区水资源严重短缺局面的重大战略性工程。

D.空气是一种重要的自然资源,它是由氧气和氮气两种气体组成的

17.取一定量某可燃气体在氧气中充分燃烧,生成22g二氧化碳和18g水,下列关于该气体的说法正确的是

A.该气体中一定含有碳、氢元素,一定没有氧元素 B.该气体中碳、氢元素的质量比为3:1 C.该气体中碳、氢元素的原子个数比为1:3 D.该气体可能是混合物

18.下列关于CO2与CO的比较,错误的是( ) A.CO2可用于人工降雨,CO可用于光合作用 B.通常情况下,CO2能溶于水,CO难溶于水 C.CO2与CO在一定条件下可以相互转化 D.CO2与CO均为有毒气体

19.一种新型火箭推进剂在火箭发射过程中,发生反应的微观过程如下图所示。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A.上述四种物质中有两种氧化物 C.反应生成的C和D的质量比为14:9

B.氮元素在反应前后化合价一定发生了变化 D.A和B分子化学性质相同

20.木炭还原氧化铜和一氧化碳还原氧化铜的实验装置如图所示。

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两个实验中都可观察到红色固体变黑的现象

B.两个实验的相关反应中,只有铜元素的化合价发生改变 C.两个实验的操作中都要先撤离石灰水中的导管,再停止加热 D.木炭和一氧化碳,都能使氧化铜还原成铜,表现出还原性 三、填空题

21.随着经济的发展,能源和环境日益成为人们关注的焦点。 (1)空气中含量最多的气体是______,它约占空气总体积的______ (2)煤、______和天然气通常称为三大化石燃料。

(3)使用我市生产的丽驰牌新能源电动汽车,有效地减少了二氧化康、二氧化硫、氧化碳的排放。这些物质中会引起温室效应的是______

(4)防PM2.5的专用口罩使用了活性炭,这是利用了活性炭的______作用。 22.在宏观、微观和符号之间建立联系是化学学科的特点. (1)用化学用语填空:

1个氮分子______ 2个氢氧根离子______ 氧化镁中镁元素的化合价______

(2)氯化钠、铁、过氧化氢三种物质中,由离子构成的是______。

(3)A、B、C、D表示四种物质,在高温条件下,A和B反应生成C和D,微观示意图如下所示.

①每个A分子是由______个原子构成的

②反应后,生成C和D两种粒子的个数比为______ ③下列结论中,正确的是______(填序号) a.B和C属于氧化物

b.反应前后各元素化合价均发生改变 c.反应前后分子的个数没有改变 d.A物质中氢元素的质量分数为25% 四、推断题

23.已知铜绿[Cu2(OH)2CO3]在加热时分解生成A、B、C三种常见的氧化物,如图是有关物质之间的转化关系图示.

试通过分析推断,确定下列物质化学式:

D. ,E. ,F. ,X. ,G. . 写出铜绿加热时发生分解的化学方程式: . 写出C→H的化学方程式: . 五、流程题 24.金属资料:

可做白炽灯泡的灯丝,用黑钨矿主要含有是难溶于水的固体

制得金属钨

的工艺流程如图所示:

反应③属于______反应。(填基本反应类型) 写出反应④的化学方程式______。 反应②用热的反应物,目的是______。 已知W在六、实验题

25.根据以下实验装置图,回答有关问题:

中的化合价为

的名称是______。

(1)写出标号仪器的名称:①______。

(2)彬彬选择A装置制取氧气,反应方程式为______,试管口塞一团棉花的目的是______;小林说可以用A和C组合制取并收集氧气,验满的方法是______。 (3)玲玲用B、C组合制取二氧化碳,反应方程式为______。

(4)小陈设计了下列制备CO2的装置,其中不能控制反应的发生和停止的是____(填序号)。

他认为用下图装置制取二氧化碳时,不能将装置中的铜网换成铁丝网,理由是______。

七、计算题

26.铜镁合金具有优良的导电性,常用作飞机天线等导电材料。科研小组欲测定合金的组成(其他元素忽略不计),进行如下实验:取铜镁合金10 克放入烧杯,将140克稀硫酸分4次加入烧杯中,充分反应后,测得剩余固体的质量,数据记录如表,请计算: 次数 加入稀硫酸质量/克 剩余固体质量/克 (1)合金中镁与铜的质量比为______。

(2)所加稀硫酸的溶质的质量分数。(写出计算过程)___ 八、科学探究题

27.下面是甲、乙两同学在学完酸的化学性质后所做的实验:

1 35 8.8 2 35 7.6 3 35 6.4 4 35 6.0

(实验探究一)

甲同学在两物质充分反应后,再滴加无色酚酞溶液,无明显现象(已知CaCl2溶液呈中性)。 (实验探究二)

乙同学在做实验时开始没有观察到气泡产生,于是对碳酸钠能否与盐酸反应表示怀疑。他通过查阅资料得知:

在碳酸钠溶液中滴加少量稀盐酸,先发生反应Na2CO3+HC1=NaC1+NaHCO3,继续滴加稀盐酸,再发生反应NaHCO3+HCl=NaC1+H2O+CO2↑。所以他认为,实验时还应_________,才能观察到有气泡产生。 (实验探究三)

甲同学先将废液缓慢倒入一洁净的废液杯中,乙同学在观察到气泡产生后,也将实验废液缓慢倒入该废液杯中,没有观察到明显现象。经过讨论确定,甲同学的试管废液中含有的溶质一定有____(填化学式,下同),乙同学的试管废液中含有的溶质一定有____。

为了处理实验后产生的废液,甲、乙同学决定对废液杯中最终废液的成分进行探究。 (提出问题)最终废液中含有什么溶质? (猜想与假设)

猜想1:废液中含有______________两种溶质。

猜想2:废液中含有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三种溶质。 猜想3:废液中含有NaHCO3、CaC12、NaCl三种溶质。 (活动与探究)

甲、乙同学为了验证猜想,进行了如下实验:

甲同学实验:取少量废液于试管中,向其中滴加盐酸,无气泡产生。 乙同学实验:取少量废液于试管中,向其中滴加紫色石蕊试液,溶液变红色。 (结论与反思)

(1)猜想_________ (填“1”或“2”或“3”)正确。

(2)要得到相同的结论,还可采用很多种方法。如加入氧化铁粉末,可观察到溶液呈___色,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_______________

【参考答案】

一、选择题 题号 答案 二、多选题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15 C C B C C C A A C A B A D C A

(9份试卷汇总)2019-2020学年湖南省常德市化学九年级(上)期末达标测试模拟试题.doc 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到电脑,方便复制、编辑、收藏和打印
本文链接:https://www.diyifanwen.net/c361ao9aopf8jj329nz0t2wkqq4mj6h00m42_5.html(转载请注明文章来源)
热门推荐
Copyright © 2012-2023 第一范文网 版权所有 免责声明 | 联系我们
声明 :本网站尊重并保护知识产权,根据《信息网络传播权保护条例》,如果我们转载的作品侵犯了您的权利,请在一个月内通知我们,我们会及时删除。
客服QQ:xxxxxx 邮箱:xxxxxx@qq.com
渝ICP备2023013149号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