盘锦市经济技术学校
发动机电子教案
时间: 年 月 日 第12 周 1、2节 总课时:112
课题 教学目标 化油器式燃料供给系的构造与维修 课型 新授课 1.了解汽油机供给系组成, 2.熟悉简单化油器的构造、工作及特性, 3.理解可燃混合的形成及发动机工况对可燃混合的要求 重构造、可燃混合的形成 点 难可燃混合的形成 点 教法 教学过程 组织教学 复习提问 导入新课 授 新 讲授法 教学内容 师生问好,清点人数 教具 无 师生 互动 设计 意图 集中注意力 预计 时间 5 15 学生回答 燃料 教师讲解 混合气是怎么形成的 一.汽油机燃料供给系的功用 滤清空气; 贮存、滤清、输送燃; 功用: 按发动机要求形成混合气均 匀送入气缸; 排除废气、减少噪声。 基本型式: 化油器式、电子控制 汽油喷射式燃料供给系 二.化汽油器式燃料供给系的组成 挂图、实物或课件 教师提出空气供给装置:空滤器、进气管、问题学生自学练习 进气歧管 废气排除装置:排气管、消音器、排气歧管 输油装置:油箱、油滤器、汽(输)油泵 供油装置:形成混合气的装置——化油器 复习 教师引入,承上启下,激发学习兴趣 通过自学掌握知识 ·1·
盘锦市经济技术学校 教学过程 设计 意图 一.化油器的功用 形成混合气、调节混气浓度和数量。 二.简单化油器的构造与工作 (一)简单化油器的构造 教师提找出出问题,重点学生讨解决论练习 难点 揭示 知识1.浮子机构:浮子、针阀、浮子室 规律 保持油面高度 2.喷管和量(喷)孔:喷口较油面高2~6mm 喷油、控制流量 3.喉管 形成真空 4.空气室和混合室 混气形成场所 5.节气门 调节混气数量 (二)混合气原理与简单化油工作过程 1.混合气形成原理 类似喷雾原理 气流经小孔形成低压,吸油,被气流吹散 呈雾状。 2.可燃混合气的形成过程 三.混合气气浓度表示方法 空气质量(kg)1.空燃比R 空燃比R? 燃料质量(kg) 教学内容 理论上,1kg汽油完全燃烧约需14.7kg空气,即空燃比R=14. 7。 R=14. 7——理论混合气 R<14.7——浓混合气 R>14.7——稀混合气。 对于不同的燃料,其理论空燃比是不同的。 师生 活动 预计 时间 15 15 20分钟 ·2· 盘锦市经济技术学校 教学过程 小 结 作 业 教学内容 2.过量空气系数α 师生 活动 设计 意图 预计 时间 10 燃烧过程中实际供给的空气质量(kg)实际空燃比??? 理论上完全燃烧时所需要的空气质量(kg)理论空燃比 教师总明确若α=1——理论混合气(又称为标准混合结 本节气); 知识α<1——浓混合气 点 α>1——稀混合气 本讲介绍了汽油机燃料供给系的功用化汽油器式燃料供给系的组成、简单化油器与可燃混合气的形成、汽油机工作状况对混合气的要求。 应着重理解汽油机供给系组成,熟悉简单化油器的构造、工作及特性,掌握可燃混合的表示方法及发动机工况对可燃混合的要求。 板书设计 1.用方框图表示并注明汽油机燃料供给系统各部分名称。 2.用线图表示燃料供给、空气供给及废气排放的路线。 3.简要叙述发动机几种典型工况对混合气的要求。 教 学回顾 年 月 日
·3·
盘锦市经济技术学校
时间: 年 月 日 第 12周 3、4 节 总课时:114
课题 教学目标 现代化油器 重点 难点 课型 新授课 基本构造原理 1.了解现代化油器的类型及型号编制 2.理解现代化油器的基本构造及工作原理与工作特性, 3.掌握典型化油器的结构特点及使用维护要领 基本构造原理 教法 教学过程 组织教学 复习提问 导入新课 授 新 讲授法 教学内容 师生问好,清点人数 教具 无 师生 互动 设计 意图 集中注意力 预计 时间 5 15 学生回答 可燃混合气的形成 教师讲解 一.化油器的类型及型号 (一)类型 1.按喉管处气体流动方向分 图4-5 下吸式:弯道少,进气阻力小,维 护方便,应用最广。 平吸式:进气阻力小,用于摩托车 等小型汽油机上。 2.按重叠的喉管数目分 图4-6 单喉管式 多喉管式 3.按化油器喉管的气流通道变化分 教师提出问题学生图4-7 自学练习 固定式喉管 可变式喉管:空气流速恒定,各工况下均有良好的混合气,输出动力圆滑 复习 教师引入,承上启下,激发学习兴趣 通过自学掌握知识 ·4·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