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北联合大学轻工学院 河北联合大学轻工学院学士学位毕业论文
核心竞争力应当提高企业的效率,可以帮助企业在创造价值和降低成本方面比他们的竞争对手做得更好。2)核心竞争力应当是异质的。3)核心竞争力是完全不能仿制的。4)核心竞争力应当是很难被替代的。
对于核心竞争力的认识,国内学者的认知基本上来自国外学者,只是他们所理解的关于核心竞争力特征的数量和内容有所区别以及侧重点不同。以下几名国内学者关于核心竞争力的特征的观点比较有代表性。郭斌[5]将核心竞争力的特性归为二个,核心竞争力有两个特性:1)企业独特性,是企业竞争优势的重要来源;2)途经依赖性,不仅是由技术因素决定而且与企业的组织因素密切相关。而李建明[6]将核心竞争力特征总结为三个:消费者价值、竞争者差异和延伸性。朱雨良[7]提出了核心竞争力有8个特性:1)是技术或知识的集合,而非产品或功能;2)应该是灵活的,能够不断适应和演进;3)可使企业拥有进入多种市场的潜力;4)应能给最终用户带来实惠;5)不易被竞争对手模仿;6)有助于整合从外部市场获得的资源;7)可以叠加;8)是企业能力中相对稳定的东西。
从上文可以看出对企业核心竞争力的认识和理解国内外学者从各个角度给出很多不同的说法,包括了许多的理论观点。总结归纳国内外学者各种核心竞争力的理论观点,本文将企业核心竞争力的特征总结如下:
2.3.1企业核心竞争力的系统整合性
系统整合性是核心竞争力的显著标志。
企业核心竞争力是多个技能、技术、管理能力的有机整合,一组分散的技术或技能不能形成核心竞争力,而必须与企业内其它技能、能力相互配合形成一个有机的能力体,并在向顾客提供产品或服务的过程中集中表现出相对于竞争对手的显著优越性。正因为它是企业跨部门人员通过不断学习、获得知识和运用知识而形成的整合知识和技能,核心竞争力才不易被竞争对手模仿或复制。
企业本身是一个大系统,企业的持续生存和发展,是企业以能力为核心的各类资源、环境要素共同作用以及要素间相互作用的结果。企业核心竞争力体系自身也是一个系统,企业目标的实现程度不仅决定于核心竞争力的强弱,与核心竞争力相配套的次能力体系完善与否也会影响企业的竞争位势。核心竞争力体现着系统的特性,还表现为企业处在不同的发展阶段,它所关注的竞争力也不同。如果不能培育出适应不同时期的企业核心竞争力,企业也很难持续发展。
2.3.2企业核心竞争力的独特性
核心竞争力必须是为企业所特有,没有被当前和潜在的竞争对手所拥有。同时,独特性还要求核心竞争力具有不可模仿性和难以被替代的特性。实际上,企业中满足市场需求的资源要素的需求与供给之间的关系十分复杂,特别是一些与环境、与人力资本有关的个人潜在意识、洞察力、组织等差异,以及在企业成长
5
河北联合大学轻工学院 张晓波:我国建筑企业核心竞争力的构建及提升
过程中形成的独特的企业文化等,都极不易被复制或被模仿。核心竞争力是企业在其长期经营活动中以特定的方式,沿特定的技术轨迹逐步积累起来的,不仅与企业独特的技能与诀窍等技术特性高度相关,还融合了企业组织管理、市场营销以及企业文化等方面的企业内质,它是在企业演进过程中长期培育和积淀而成的。企业核心竞争力具有鲜明的企业个性,深深地打上了企业的烙印,并植根和依附于整个企业系统。正是由于核心竞争力的这种企业独特性,才使得企业在竞争中获得竞争对手不能获得的竞争优势而处于有利地位。
2.3.3企业核心竞争力的显著增值性
核心竞争力能对客户实现的价值做出显著的贡献,如显著地降低成本、提高产品质量、提高服务效率,包括用户满意度主观效用的大幅增加等,从而可为企业带来显著的竞争优势。核心竞争力主要体现在三个方面。第一,核心竞争力在创造价值和降低成本方面处于核心地位,能显著提高企业的运营效率。第二,核心竞争力对实现顾客所特别注重的价值有显著贡献。第三,核心竞争力使企业不同于竞争对手,同时能够使该企业比竞争以手做得更好。核心竞争力使企业比竞争对手具有较大的领先性,主要表现为观念的领先、产品的领先和市场的领先。市场竞争日益激烈,企业只有依靠不断的创新,以领先于竞争对手、领先于消费者理念的产品或服务,才能抢占市场、创造更多的价值、取得更多的显著竞争优势。价值的显著增值性是企业核心竞争力的最基本的特性,识别一种竞争力是否是核心竞争力,首要判断其是否具有价值的显著增值性。
2.3.4核心竞争力的动态性
企业核心竞争力是一种合力,是企业能力的集成,是与企业的员工、组织文化及特定行为方式联系在一起的,是与企业所在的内部环境和外部环境密不可分的。企业核心竞争力在形成之后,随着内外界环境的变化,也要相应地进行调整,以重新培育出新的核心竞争力,长久保持企业的竞争优势。随着外部环境、企业资源、行业动态、企业管理模式等的不断变化和科学技术的进步,企业原有的核心竞争力很有可能变成一般能力或者不适应企业的发展。因此,企业只有对核心竞争力进行持续不断地创新、培育和发展,才能保持企业长久的竞争优势。因此说,核心竞争力具有动态性,与其影响要素相适应。
2.3.5企业核心竞争力的知识特性
企业核心竞争力是由企业的资源和能力升华而成的,是企业的一种特殊的智力资本,是组织中的积累性学识,特别是关于如何协调不同生产技能和有机结合多种技能的学识。企业是一个学习型的组织,是个知识集合体。企业积累发展过程中不断获得各种知识,包括对外部知识的吸收和自身经验的提升,并将这些知识逐步融入企业的正式和非正式组织中,融入企业实践过程中。核心竞争力是经
6
河北联合大学轻工学院 河北联合大学轻工学院学士学位毕业论文
由企业资源、能力、经验、知识的交融、整合、成熟、飞跃而成的,它是知识升华的产物。企业核心竞争力具有如何协调企业各种运作体系的知识性特点,例如,企业文化可以被视为说明企业应该做什么和如何做的某种非公开的知识。如果企业能力和核心专长被赋予公共物品的属性,他们就不可能使企业具有持续竞争优势,因为易于被效仿。所以,仿制指导如何去做的知识的困难程度是确保企业获得竞争优势的关键要素。
2.3.6核心竞争力的延展性
衡量企业核心竞争力的另一关键标准是这种能力是否能在最大程度上实现企业的规模经济,也即是这种能力能够应用于企业的多种产品或服务领域,而不是局限于某一种产品或服务。企业核心竞争力是一种基础性能力,它为企业其它各种能力的发挥提供了一个坚实的“平台”。通过核心竞争力在新领域的积极运用,可为企业不断创造新的利润点。并且,企业核心竞争力有助于企业降低产品成本,抵御经营风险,大范围实现企业价值,是处在企业其它各种能力的统领地位。企业核心竞争力的延展性为企业多元化经营提供了一个崭新的思维:只要是企业核心竞争力能完全发挥作用的事业域,就是企业可以开拓的新领域。企业多元化发展通常由几种相关方式的组合完成[8]。从本质上讲,企业进行纵向整合或者横向购并时,必须可以复制或者模仿已建立的成功的企业能力,除此,企业还会以某些能力替代另一些能力,这些替代是企业核心竞争力的合理延展,具有同样的竞争意义。
核心竞争力的上述特点表明核心竞争力所体现的资产、资源或能力大多是无形的、惟一的,是很难被他人轻易占有、废除、转移、模仿的。当然,国内外学者还阐述了企业核心竞争力的稀缺性、持久性、难以模仿性、相对性、局部优势性、共有性、不可交易性等其他特性,本文经过总结提炼归纳出企业核心竞争力以上的若干重要特征。
7
河北联合大学轻工学院 张晓波:我国建筑企业核心竞争力的构建及提升
第3章 我国建筑企业发展现状分析
3.1建筑企业概况
在2006-2010年期间,随着我国经济社会的不断发展和城市化的不断深入,我国建筑企业稳步上升,建筑业从业人员基本保持平稳上升的势头。我国建筑业企业在不断承担施工任务的同时,也应保证施工安全和质量,为建筑企业的发展和居民设施水平提高做出应有的贡献。
表3-1 2006-2010年我国建筑业企业基本情况
Table3-1 The basic situation of construction enterprises between 2006 to 2010
年 份 指 2006 2007 2008 2009 2010 标 建筑业企业单位数(个) 60166 59256 61207 62283 61908 建筑业从业人员(万人) 2878.16 3085.40 3201.40 3310.31 3218.42 如上表所示在06-10年5年期间,中国建筑企业单位个数,稳步上升, 在加入WTO之前,我国建筑市场基本上是面对国内的企业开放,对大部分建筑企业而言,目前的竞争基本还是国内企业之间的竞争。各大建筑企业竞争的主要手段基本上还是传统的价格、工期等,在很大程度上依赖于人际关系,甚至还可能存在着暗箱操作等不正当的竞争手段。
加入世贸组织,在给中国建筑业带来难得的发展机遇的同时,也带来了不可避免的冲击和挑战。将来要直接面对国际承包商的竞争,国内建筑市场以及参与国际工程承包市场的竞争将会愈发激烈。
中国企业在国际上的竞争力仍处在比较落后的水平上。根据2010年瑞士洛桑国际管理发展学院对46个国家国际竞争力的调查评价,中国大型企业管理竞争力、生产率竞争力以及环境竞争力均排在第38位,处于落后地位;而能力竞争力排在第28位,资源竞争力排在第28位,企业文化竞争力居于一般水平,而在政府影响因素上的竞争力则处于第31位。这一切可看出,中国大型企业国际竞争力仍处于较低水平。中国现在已成为世贸成员,面对入世的挑战,面对更激烈的市场竞争,打造核心竞争力是中国企业特别是大型建筑企业的必然选择。
我们需要承认我国建筑企业的核心竞争力与国外发达国家的同行还存在着一段距离,在建筑企业核心竞争力上,我国的建筑企业普遍低于发达国家同行水平。但我国建筑企业也具有国外建筑企业所没有的竞争优势,与国外的建筑企业相比,
8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