鳌虾和棉蝗的比较观察
学生: 学号: 指导老师:
生命科学学院 2010级 生物科学专业
摘要:螯虾是节肢动物中甲壳亚门软甲纲动物,而棉蝗则为节肢动物六足亚门
昆虫纲动物。两者均是各纲中具有代表性的动物,我们对两种动物分别进行解剖,并详细观察记录他们的内外部结构。通过文字叙述的方式,进行详细阐述,论述了两者之间不同及其产生差异的可能原因。让大家对两者及其所属各门有更加深刻的印象。 关键词:鳌虾、棉蝗、外形、解剖
前言:甲壳类和昆虫分别是节肢动物中适应水生生活和陆生生活的两大类群。
通过其代表动物鳌虾和棉蝗的解剖比较,不仅能了解这两类动物的形态结构,而且能了解节肢动物与广泛适应的主要特征,充分反应动物体结构与功能的适应,动物体结果与功能的演变与环境的密切联系,还能说明动物各器官系统在演变过程中的相关性和动物的整体性。 1.实验目的
1.1 学习虾类和一些昆虫的一般解剖方法。
1.2 通过实验,了解节肢动物进化与广泛适应的普遍特征;甲壳类适应水生生
活的主要特征;昆虫适应陆地生活的主要特征。
1.3 通过鳌虾和棉蝗的解剖观察,进一步了解、认识动物结构和功能的适应,
动物与环境的统一及动物的整体性。 2.材料和方法 2.1材料
腊盘、解剖刀、解剖针、培养皿、镊子、鳌虾、浸置的棉蝗标本 2.2方法
外形比较法、解剖观察 3.实验结果
3.1鳌虾和棉蝗的外形比较 3.1.1鳌虾
3.1.1.1 身体分部
鳌虾身体分头胸部和腹部,体表被以坚硬的几丁质外骨骼,深红色或红
黄色,随年龄而不同。 头胸部
头被头胸甲,头胸甲约占体长的一半。头胸甲前部背面中央有一背腹扁
的三角形突起,称额剑,其边缘有锯齿。头胸甲的近中部有一弧形横沟,称颈沟,为头部和胸部的分界线,颈沟以后,头胸甲两侧部分称鳃盖,鳃盖下方与体壁分离形成一个腔,内有腮片。故称腮腔。额剑两侧各有一个可以自由转动的眼柄,其上着生复眼。 腹部
鳌虾的腹部短而呗腹扁,体节明显为6节,其后还有尾节。各节的外骨
骼可分为背面的背板,腹面的腹板及两侧下垂的侧板。观察体节间如何连接,尾节扁平,腹面正中有一纵裂缝,为肛门。 3.1.1.2 附肢
除第1体节和尾节以外,鳌虾共19对附肢,即每节1对。观察时,
左手持虾,使其腹面向上。首先注意各附肢着生位置,然后右手持镊,夹住附肢基部,由身体后部向前依次将虾左侧附肢摘下。如附肢粗大,可用剪刀剪开(或用解剖针戳开)附肢基部与体壁的连接,再将其拔下,但不要破坏附肢的完整性,也不要损伤内部器官。将摘下的附肢按原顺序排列在解剖盘上。
3.1.1.3 雌鳌虾与雄鳌虾的外形比较
雌鳌虾第3对步足基部内侧各1雌性生殖孔,在第4、5对步足
间的腹板上有受精囊纵行开口,第1对腹肢(游泳足)细小,外肢退化。
雄鳌虾第5对足基部内侧各一对雄性生殖孔,第一对腹肢(游
泳足)特化成管状交接器。
3.1.2棉蝗 3.1.2.1头部
位于身体最前端,卵圆形,其外骨骼愈合成一坚硬的头壳。头壳的正前方为略成梯形的额,额下连一长方形的唇基;额的上方为头顶;头的两侧部分为颊;头顶和颊之后为后头。头部具有下列器官:
3.1.2.2 眼: 棉蝗具有1对腹眼和3个单眼。
腹眼:椭圆形,棕褐色,较大,位于头顶左右两侧。
单眼:性小,黄色。1个在额的中央,2个分别在两腹眼内侧上方,3
个单眼排成一个倒“品”字形。
触角:1对,位于额上部两腹眼内侧,细长呈丝状,由柄节、梗节及鞭
节组成,鞭节又分为许多亚节。
3.1.2.3 口器:典型的咀嚼式口器。原位观察口器各部分着生的位置。
上唇:1片,连于唇基下方,覆盖着大鄂,可活动。略成长方形,其弧
状下缘中央有一缺刻;外表面硬化,内表面柔软。
大鄂:为1对坚硬棕黑色的几丁质块,位于颊的下方,空的左右两侧,
被上唇覆盖。
小鄂:1对,位于大鄂后方,下唇前方。
下唇:1片,位于小鄂后方,成为口器的底板。
舌:位于大、小鄂之间,为口前腔中央的1个近椭圆形的囊状物,表面
有毛和细刺。
3.1.2.4胸部
头部后方为胸部,胸部有3节构成,由前向后依次称为胸、中胸、后胸
每胸节各有1对足,中、后胸背面各有一翅。 3.1.2.5 腹部 由11对体节组成
外骨骼:几丁质外骨骼较柔软,每个体节只由背板和腹板组成,侧板退化
成连接背、腹板的侧膜、雌、雄蝗虫第1-8腹节形态构造相似,在每个腹节背板两侧下缘前方各有1个气门,共8对气门。
外生殖器
(1)雌虫的产卵器:雌虫第9、10节无腹板,第8节腹板特长,其后缘的
剑状突起称异卵突起,导卵突起后有1对尖形的产卵腹瓣;在背侧肛侧板后也有1对尖形的产卵瓣,为产卵背瓣,产卵背瓣和腹瓣构成产卵器。 (2)雄虫的交配器:雄虫第9节腹板发达,向后延长并向上翘起形成匙状
的下生殖板,将下生殖板向下压,可见内有一突起,即阳茎,还有1对钩状的抱雌器。
3.2 鳌虾和棉蝗的解剖观察 3.2.1解剖方法
鳌虾:用剪刀剪去螯虾头胸甲的右侧鳃盖,即可看到呼吸器官;观察完呼吸系统后,用镊子自头胸甲后缘至额剑处,仔细地将头胸甲与其下面的器官剥离开,再用剪刀自头胸甲前部两侧到额剑后剪开并移去头胸甲.然后用剪刀自前向后,沿腹部两侧背板与侧板交界处剪开腹甲,用镊子略掀启背板,观察肌肉附着于外骨骼内的情况,最后小心地剥离背板和肌肉的联系,移去背板. 棉蝗:左手持蝗虫,使其背部向上,右手持剪刀剪去翅和足.再从腹部末端尾须处开始,自后向前沿气门上方将左右两侧体壁剪开,剪至前胸背板前缘;再在虫体前后端两侧体壁已剪开的裂缝之间,剪开头部与前胸间的颈膜和腹部末端的背板.剪开体壁时,剪刀尖向上翘,以免损伤内脏.将蝗虫背面向上置解剖盘中,用解剖针自前向后小心地将背壁与其下方的内部器官分离开,最后用镊子将完整的背壁取下。 鳌虾 棉蝗 自气门向体内,可见许多白色分枝的小管分部与内脏器官和肌肉中,即为气管。 足腮:第2额足至第4步足基用镊子取出少许气管,放在载部 玻片上,加水制成水封片,可呼吸系统 关节腮:体壁与附肢间关节膜观察到气管壁上的几丁质螺旋上 丝。 肢腮:第1鄂足基部 在内脏背面两侧,还有许多与气管相连的许多膨大的气。 心脏位于头胸后端背侧的围心腹部背板内壁纵中线上有条半透窦内,为半透明、多角形的肌明的细长管状结构,即为心脏。心肉囊。 脏按节有8个略膨大的部分,为心循环系统 在心脏背面,侧面有细且透明室,心脏前端连1细管,即大动脉。的动脉 心脏两侧有扇形的翼状肌。 1) 由心脏前行的动脉有5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