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促进大学生认知发展的教育对策是( )。 A.加强多边协作,形成大学生认知促进的B.加强大学生的自我反思能力的培养; 合力; C.加强大学生的主体教育; D.进行创造性思维训练 B.动作表征阶段; D.符号表征阶段 B.社会身份; D.自我观念 B.恋爱周期缩短,频率增快; D.恋爱悲剧增多 5、布鲁纳认为,个体认知表征的方式随年龄而发展,并可分为以下几个阶段?( )BCD A.认知表征阶段; C.形象表征阶段; 8、印象管理过程中的两个重要因素是什么?( )BD A.外表; C.自信; 9、大学生恋爱的现状是( )。 A.恋爱比例大,公开而主动性强; C.恋爱动机多样化; 11、大学生的品德评价指标体系建构的原则有发展性原则、科学性原则、适度性原则、前瞻性原则、( )。abcd A.制度性原则; C.稳定性及适应性原则; B.务实及可行性原则; D.底线原则 B.构建程序; D.构建的具体指标 B.学习心理健康; D.自我意识心理健康教育 12、大学生品德评价指标体系一般包括( )。cd A.构建意义; C.构建原则; 14、大学生心理健康的主要内容包括( )。abcd A.新生适应教育; C.情绪管理; 17、需要层次理论包括( )。AD生理、安全、爱和归属、尊重、自我实现 A.生理需要; C.精神需要; B.物质需要; D.自我实现需要 B.掌握学习理论; D.把握学生心理 18、促进大学教师教育能力发展的途径有( )。abcd A.观摩与分析; C.教学决策训练; B.物质奖励与激励; D.行为强化与激励 19、大学校园文化的激励功能是通过下列哪几个方面实现的?( )ad A.心理满足与激励; C.精神嘉奖与激励; 1、下列心理过程中属于认知过程的是( )。ABCD A.感觉; C.记忆; B.知觉; D.思维 3、个体心理发展的影响因素有( )。abc A.遗传素质; C.社会生活环境与教育; B.学习; D.自我反思 7、意义学习的特点是( )。abc A.揭示知识的意义,并使之成为自己知识结B.学习过程就是在新旧知识间建立联系的过程; 构中的一部分; C.新旧知识之间的联系是实质性和非人为D.学习的内容必须具有逻辑意义 的联系; B.帮助学生自我了解; D.整合有关自我和职业的知识 14、特质因素学派协助青少年进行职业选择的策略是( )。bc A.职业生涯的决定; C.获取有关工作的知识; 17、教师反思的成分包括( )。ab A.认知成分; C.教师的陈述; B.情感成分; D.批判成分 B.社会服务者; D.学术研究者 B.倡导崇尚学术,重视教学的价值取向; B.倡导正确办学理念; 18、大学教师的职业角色包括( )。abcd A.心理辅导者; C.学生领导者;? 19、优化大学校园的心理环境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着手( )。abc A.建设富有育人寓意的校园物质环境; C.建设关爱学生的生活学习的师生关系; D.倡导优化配置学校资源 19、可以通过以下哪几个方面来提升校园文化的整体品位?( )ABC A.美化校园物质环境; C.促进师生和谐的文化; D.加强基础设施建设 B.校园物质环境与心理调试; D.校园制度环境与心理调试 B.目的性; D.形象性 B.性格的意志特征; D.性格的情绪特征 B.知识的表征; D.知识的提取 20、大学校园文化的心理调试功能是通过下列哪几个方面实现的?( )bc A.文化氛围与心理调试; C.校园精神环境与心理调试; 2、思维的基本特征有( )。ac A.间接性; C.概括性; 4、从性格结构来看,大学生的性格特征包括( )。ABCD? A.对现实态度的性格特征; C.性格的理智特征; 5、陈述性知识的学习包括哪几个主要过程?( ) A.知识的获得; C.知识的存储; 12、当代大学生品德存在的问题有( )。 A.道德认知比较模糊; C.道德意志比较薄弱; B.道德情感比较消极; D.道德行为习惯比较差 B.道德情感体验比较积极; D.道德行为比较消极 B.教师的情感; D.教师的个性 ? B.自尊与自卑并存; D.体验的内容更加丰富、深刻 ? 13、关于当代大学生品德的现状表述正确的是( )。 A.道德理想取向呈明显的多元化态势; C.道德意志水平参差不齐; 18、大学教师的心理素质包括( )。ABC A.教师的能力; C.教师的意志; 4、大学生情绪和情感的发展表现出( )。 A.内隐性与波动性并存; C.温柔细腻与粗犷并存; 9、印象管理是指我们有意地控制和管理别人对自己形成印象的过程,也叫做( )。 A.印象整饰; C.印象提升; B.印象形成; D.印象控制 B.贴近生活; 12、大学生的品德教育就是要回归现实生活,要从现实出发,( )。 A.贴近现实; C.贴近课堂; D.贴近大学生 B.学思并重法; D.积善成德法 B.科学性原则; D.发展性原则 13、大学生要学会品德修养的一些常用方法,如( )。Ad? A.启发诱导法; C.省察克治法; 14、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的原则有( )。 A.全体与个别兼顾的原则; C.主体性原则; 18、激发大学教师的工作积极性应遵循的原则包括( )。ab A.精神激励与物质激励相结合; C.刚性与柔性相结合; B.奖励与惩罚相结合; D.情感与制度相结合 7、认知心理学的学习迁移理论主要有哪几种方式?( )abc A.认知结构迁移; C.认知能力迁移; B.产生式迁移; D.认知策略迁移 B.以问题为中心; D.学校德育课程与团体的与相结合 12、大学生的良好品德教育重点在于( )。abc A.以生活为本; C.以实践为落脚点; 14、群体健康行为的传播理论所具有的模式有( )。cd A.单向传播模式; C.互动传播模式; B.双向传播模式; D.整体互动模式 B.中期的退缩阶段; D.深度退缩阶段 17、司德菲提出的教师成长过程中包含了退缩阶段,退缩阶段包括( )。ab A.初期的退缩阶段; C.快速的退缩阶段; 19、大学校园文化的激励功能是通过下列哪几个方面实现的?( )AD A.心理满足与激励; C.精神嘉奖与激励; B.物质奖励与激励; D.行为强化与激励 B.校园行为文化; 20、校园文化形态被分为以下哪几个方面( )。ad A.校园物质文化; C.校园制度文化; D.校园精神文化 4、皮亚杰的儿童认知发展理论中,富有教育含义的观点有( )。 A.观察别人的活动能形成儿童新的认知结B.儿童有准备才能进行有效的学习; 构; C.课程内容的编制就是依据知识内容本身D.教学中强调活动法和自我发现法 的系统化和条理化; B.同化过程; D.顺应过程 7、皮亚杰认为,个体的认知结构是通过哪两个过程的循环而不断发展的?( )bd A.调整过程; C.反馈过程; 11、大学生品德研究的任务主要是研究大学生品德的( )。abcd A.培养依据; C.基本特点; B.修养依据; D.基本规律 B.品德的发展要依靠具有个体差异性的内在力量; D.品德是可以自控的 12、品德具有个体性特征,个体性特征具体体现在( )。abc A.品德在不同人身上的形成是不同的; C.品德在不同人身上的表现不同; 12、品德具有如下特征:个体性、道德性和( )。ACD整个社道稳 A.整体性; C.稳定性; B.主体性; D.社会性 1、( )是知觉的基本特征。abcd A.分散性; C.恒常性; B.理解性; D.选择性 4、大学生的思维表现出以下特点( )。bcd A.辩证逻辑思维达到成熟; C.再造性思维已趋成熟; B.形式逻辑思维已趋完善; D.创造性思维初步发展 B.协作; 6、建构主义学习理论认为,学习环境包括的要素有( )。abcd A.情境;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