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范文网 - 专业文章范例文档资料分享平台

2020届高考通史版历史二轮复习通史限时集训:11

来源:用户分享 时间:2025/10/16 16:39:00 本文由loading 分享 下载这篇文档手机版
说明:文章内容仅供预览,部分内容可能不全,需要完整文档或者需要复制内容,请下载word后使用。下载word有问题请添加微信号:xxxxxxx或QQ:xxxxxx 处理(尽可能给您提供完整文档),感谢您的支持与谅解。

高考 文科

天赋权利的原则,追求幸福的权利中就包括着离婚权”结合所学知识可知,资产阶级启蒙运动中的“自由”“平等”“天赋人权”等思想,已经转化为实际的社会规范,说明革命深受启蒙运动的影响,故选C项;法国启蒙思想影响下才有了男女平等的观念,排除A项;启蒙思想已经深入人心的情况下法国女权运动兴起,排除B项;题干反映法国启蒙思想影响革命,与社会风气无关,排除D项。]

二、非选择题(本大题共2小题,第13题25分,第14题12分,共37分)

13.(2019·常州一模)英美两国的《权利法案》都是资本主义发展过程中的重要宪法性文件。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威廉签署由议会提出的《权利宣言》。内容包括:国王未经议会同意不能停止任何法律的效力;不经议会同意不能征收赋税;向国王请愿是臣民的权利,侵犯即为非法;国会内演说、辩论及议事自由,不应在国会以外之任何地方受到弹劾或讯问;议员选举自由。此宣言经议会正式批准定为法律,即《权利法案》。

——摘编自袁传旭《英国光荣革命琐谈》

材料二 《权利法案》作为美国的宪法修正案,更侧重于从侧面保护公民的权利,其从如下几方面限制立法权:首先,第一条修正案明确规定不得立法的事项来保护公民的宗教自由、言论自由和集会请愿权;其次第三至八条修正案通过赋予公民宪法上的程序性权利来维护其实体权利。“不得立法”条款在立法权行使的边界上建起了一道坚不可摧的防线。国家的立法权始终不能逾越公民基本权利的藩篱,有利于立法者时刻反思自己的权力界限,并通过程序正义和公平去维护实质正义和公平。

——摘编自张凌飞《浅析〈权利法案〉

对美国立法权的限制》

(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英国《权利宣言》的规定所体现的原则,并归纳《权利法案》被视为英国君主立宪制的奠基性文件的最主要依据。(10分)

(2)根据材料二,概括美国《权利法案》保护公民权利的特点及主要方式;结合所学知识,简述美国对立法机关的约束机制。简析两部《权利法案》对世界各国实践依法治国的影响。(15分)

解析:第(1)问,第一小问原则,依据材料一,英国《权利法案》限制国王的权力保证议会的权力,体现了议会至上、自由平等、法治的原则。第二小问依据,《权利法案》的通过使英国开始确立君主立宪制度,而《权利法案》最核心的内容是以法律的形式限制国王的权力,保证议会的权力。 第(2)问,第一小问特点及主要方式,依据材料二,美国《权力法案》在保护公民权利方面更侧重于从侧面保护公民的权利。主要方式涉及对立法权的制约,“不得立法”条款在立法权行使的边界上建起了一道坚不可摧的防线。第二小问约束机制,根据所学知识,美国的立法机构分为两院制议会,参议院和众议院可以相互制约;总统可以否决议会议案;最高法院具有司法最高解释权;两党之间的相互制约。 第三小问影响,依

高考 文科

据材料一、二,在依法治国中突出宪法或宪法性质的文件;法律最终是为维护公民的权力;重视法律程序设置。

答案:(1)原则:议会至上(或王在法下);自由、平等、法治等;依据:通过法律形式(或书面契约形式)限制了国王的权力(或保障了议会的权力)。

(2)特点:从侧面保护公民的权利;方式:通过限制立法权来保护,明确规定“不得立法”条款,确立“正当法律程序”原则。约束:国会两院制、行政否决、司法审査、两党政治。

影响:原则上立法活动以宪法为根据,并不得同宪法相抵触;立足于保障公民权利;重视法律程序的正义等。

14.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 15—16世纪是一个公认的历史分水岭,它标志着中世纪与现代之间的分界。但有学者却认为这一时期理性精神仍然受到压抑,西欧人的思想观念和意识形态并没有发生根本性的变化。西欧社会真正的变化是从17世纪才开始的,到了18世纪中叶以后,一个全新意义上的现代西方社会才真正产生。因此,西方中世纪和现代的真正分水岭,严格来说不应该放在15—16世纪,而应该放在17—18世纪。

——赵林《赵林谈文明冲突与文化演进》

从材料中提炼一个观点,并结合所学知识论证该观点。(要求:观点明确,史实正确,史论结合,逻辑清晰)(12分)

解析:开放型的论述题,无论是选取15—16世纪或17—18世纪作为中世纪与现代的分水岭都是可以的,只需从文艺复兴、宗教改革和启蒙运动等角度进行切入即可。

答案:示例一:

观点:15—16世纪是中世纪与现代之间的分界。

论证:在15—16世纪以前,西欧经历了一千年之久的黑暗、愚昧和落后的中世纪;到了15—16世纪,西欧在思想文化领域发生了两场重要的运动:文艺复兴运动和宗教改革运动。文艺复兴运动是资产阶级文化兴起,宗教改革运动是资产阶级在宗教领域中的反封建斗争,它们弘扬了人文主义。在经济领域,15世纪前后发生了新航路开辟,促进资本主义市场雏形出现。在政治领域,王权正在加强,民族国家正在形成。总之,15—16世纪西欧社会发生转型,一个崭新的社会形态已经出现。

示例二:

观点:17—18世纪才是中世纪和现代的真正分水岭。

论证:社会的转型并非通过一、两场运动就可以实现的,文艺复兴和宗教改革虽然弘扬了人文主义,但理性精神却仍然受到压抑,只有在17—18世纪的启蒙运动中,启蒙思想家们猛烈批判封建等级和宗教神权思想,构想了资产阶级的“理性王国”,西欧人的思想观念和意识形态才发生根本性的变化。新航路开辟只是形成世界市场的雏形,只有到17世纪,

高考 文科

随着殖民扩张加剧,世界市场才得以拓展。紧接着英国开展工业革命,展示了新型生产力的巨大能量。总之,17—18世纪西欧社会发生巨变,工业文明到来。

2020届高考通史版历史二轮复习通史限时集训:11.doc 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到电脑,方便复制、编辑、收藏和打印
本文链接:https://www.diyifanwen.net/c36z6d0ft4i28mwx1483k6i8ss1c8w101bg7_2.html(转载请注明文章来源)
热门推荐
Copyright © 2012-2023 第一范文网 版权所有 免责声明 | 联系我们
声明 :本网站尊重并保护知识产权,根据《信息网络传播权保护条例》,如果我们转载的作品侵犯了您的权利,请在一个月内通知我们,我们会及时删除。
客服QQ:xxxxxx 邮箱:xxxxxx@qq.com
渝ICP备2023013149号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