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范文网 - 专业文章范例文档资料分享平台

青岛版小学科学六年级上册《白天和黑夜》教学设计与反思

来源:用户分享 时间:2025/7/9 4:17:01 本文由loading 分享 下载这篇文档手机版
说明:文章内容仅供预览,部分内容可能不全,需要完整文档或者需要复制内容,请下载word后使用。下载word有问题请添加微信号:xxxxxxx或QQ:xxxxxx 处理(尽可能给您提供完整文档),感谢您的支持与谅解。

第一种:手电筒不动,地球仪围着手电筒转,自己不转。 第二种:手电筒绕地球仪转动,让祖国经历昼夜的交替。

第三种:手电筒不动,地球仪自西向东转动,让祖国经历昼夜的交替。 第四种:手电筒不动,地球仪自东向西转动,让祖国经历昼夜的交替。 (2)分析实验

(对各小组进行评价,分析找到模拟实验中出现的几种可能的优点和不足。)

教师引导学生分析每个实验:并出示flash动画,更加形象易懂。 第一种:你们提的很好,如果太阳不动,地球自己不转,只围着太阳转,那我们就会光是白天。

第二种:对这名学生分析的非常有道理。不光这组同学有这种想法,其实古人在研究“昼夜形成”的原因时曾把这种想法一度认为是正确的,下面我们来详细的了解一下。

古人在昼夜交替这个问题上曾经也这样认为——太阳绕着地球转,形成白天和黑夜我们来看一下。 课件展示:

出示课件(一)“地心说”,介绍。

这种说法,人们信奉了一千多年。但是人类对宇宙的认识随着天文观测不断进步……换成学生介绍,课前搜集的资料。培养学生的探究能力。

出示课件(二)介绍“日心说”。

哥白尼认为,地球在绕着太阳公转的同时,还在不停地自转。昼夜的

变化就是地球自转的结果。所以代表太阳的手电筒在实验的过程中是不能动的。下面请每一组把手电筒固定好。

去掉第一、二种方法,那么现在只剩下这两种方法了,地球到底是自西向东转呢还是自东向西转呢?

(3)去伪存真,找到真相学生自主探究,培养学生的探究能力。 这就要大家运用生活中的经验去找答案了。太阳每天是从哪个方向出现的,那地球怎么样的转动才能让祖国的东方最先看到太阳? 你能用什么方法证明一下呢?(学生独立操作实验) 学生汇报展示实验。

老师很高兴大家都解开昼夜交替的奥秘了,(下面你们可以多转几圈,仔细观察一下昼夜交替的过程。)

我们的祖国从黎明到黑夜再到黎明,地球仪旋转了几周?一昼夜是多少小时?

(教师根据学生回答相机板书:昼到夜,地球自转一周,24小时,生模拟体验)

(三)模拟实验发现时差

我们在动手实验中找到了昼夜交替的原因,那地球上的各个国家进入的昼夜时间是相同的吗?(学生转动地球仪,自己去发现) 当中国处在白天的状态的时候,有哪些国家处于夜晚呢?

正对着光线的是什么时候?斜写对着太阳的东边是什么时候?西边呢?同一时刻他们所看到的太阳是一样的吗?

所以同一时刻,由于地球的自传,地球上的白天和黑夜是不同的,这

就是我们常说的时差产生的原因。学生小结,体现学生主体。 (四)科学发展的不断探索

这节课通过我们的学习和模拟实验知道了昼夜交替的成因以及时差是怎样形成的,这得益于我们的古人给我们留下了宝贵的知识和经验。实际上,哥白尼的日心宇宙体系是时代的产物,它也受到时代的限制,是存在一定缺陷的。 (课件介绍日心说的一些局限性) 通过这段资料你有什么想说的?

有时候一些大科学家的话也不一定全对,也要通过不断的科学实验来证明,不能迷信一种说法,敢于挑战! (五)拓展延伸

同学们,经过这一节课的探究学习,相信你们一定明白了许多道理也学到了不少知识,那么现在来帮老师解决几个问题,好不好。 希望同学们在以后的生活中运用所学的知识。不但学科学还要用科学,用科学的视角来看这个大自然你会有更多神奇的发现。

六、板书设计: 14.白天与黑夜 昼 夜

照射 地球自转 昼夜更替 24小时

七、教学反思:

《白天与黑夜》是青岛版小学科学课六年级上册第四单元的第一 课。六年级的学生,求知欲强,他们通过电视或书籍,大多数都已经知道地球在自转并且围绕太阳公转这一科学事实。但这节课并不是为了让学生掌握形成昼夜交替的原因,它的主要目标就是让学生发挥最大的想象力,提出地球产生昼夜现象的多种假说,并通过模拟实验去验证这些猜想,从而体验人类对地球运动的探究过程。为了让学生能打开思路,寻找到产生昼夜交替现象的多种可能,我进行了精心的设计。在课的导入环节,通过白天和晚上照片,让学生说一说白天和黑夜的区别,促进思考昼夜交替可能是与地球和太阳有关。白天和黑夜的形成,是非常抽象的天文现象,也是本课的难点,为了解决这个问题,我给学生讨论猜想的环节,并且利用大量的视频资料,文本资料和图片资料, 形象直观的阐述了产生昼夜交替现象的原因。为了加深对于知识的巩固,我设计了模拟实验,在模拟实验中,学生很好的验证了昼夜交替现象。我设计了思想教育环节,并激发他们进一步去探究对人类认识地球过程的兴趣,去体会科学探究的乐趣。在本课的教学中,我也意识到了自己很多的不足。首先是板书的问题。我如何更简洁、清晰的板书,与课题联系更紧密,并且书写还需要进一步锻炼。其次,对于科学课的探究问题,还没有找到很好的解决方法。另外,这节课本来,没有分组实验,为了让学生更形象、更具体的探究《白天与黑夜》,我为学生提供了材料,让学生自主设计实验探究昼夜交替。学生学习知识的同时,培养了学生动手能力、探究能力。

青岛版小学科学六年级上册《白天和黑夜》教学设计与反思.doc 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到电脑,方便复制、编辑、收藏和打印
本文链接:https://www.diyifanwen.net/c3778c8qnsy0a6ri16ozy38gut0xt46013rn_2.html(转载请注明文章来源)
热门推荐
Copyright © 2012-2023 第一范文网 版权所有 免责声明 | 联系我们
声明 :本网站尊重并保护知识产权,根据《信息网络传播权保护条例》,如果我们转载的作品侵犯了您的权利,请在一个月内通知我们,我们会及时删除。
客服QQ:xxxxxx 邮箱:xxxxxx@qq.com
渝ICP备2023013149号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