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范文网 - 专业文章范例文档资料分享平台

中学生学习语文的现状及由此引起的思考 

来源:用户分享 时间:2025/7/28 8:39:03 本文由loading 分享 下载这篇文档手机版
说明:文章内容仅供预览,部分内容可能不全,需要完整文档或者需要复制内容,请下载word后使用。下载word有问题请添加微信号:xxxxxxx或QQ:xxxxxx 处理(尽可能给您提供完整文档),感谢您的支持与谅解。

中学生学习语文的现状及由此引起的思考

福建省连江县晓澳中学 孙辉

〔摘要〕当前语文教学面临着许多困境,学生的学习现状更引起我们的深思,只有靠多方的共同努力,语文教学才会呈现出明媚的春天。 〔关键词〕 调查 现状 反思 建议

作为一线的教师,我们时常都有这样的感慨:当教师难,当一名成功的语文教师更难。平时,许多教师都在抱怨:教学语文要投入许多时间,效果却不显著,真有点吃力不讨好。有的教师感叹:语文作为一门母语,其受学生重视程度连鸡肋都不如。总之,现实中我们的语文教学时常会遇到这样或那样的困难,很难找到一方适合它成长的沃土。

近年来,随着新一轮基础教育改革的不断深入和发展,语文科也积极地走在了课改的前列。若干年过去了,当我们回过头来看看所走过的路时,我们会有什么感触?为此,我对自己所任教的初三(1)(2)班的102位同学,就他们平时学习语文的相关情况进行了一次问卷调查,想以此得到一些启示。

在这次问卷调查中,我发放了102份问卷,回收98份。具体情况如下: 1、

语文在学生心目中的地位:

(1) 你认为学习语文有用吗?

A、有用 B、作用不大 C、没用

调查结果显示,选A的占28%,选B的占67%,选C的占5%。 (2)你平时喜欢语文吗?

A、喜欢 B、一般 C、不喜欢

调查结果显示,选A的占37%,选B的占60%,选C的占3%。 (3)、你平时花多少时间学习语文?

A、很多 B、不多 C、几乎没有

调查结果显示,选A的占2%,选B的占78%,选C的占20%。 这组的调查结果表明:目前,大部分中学生对学习语文抱着无所谓的态度,他们平时学习语文没花多少时间和精力。在他们看来,语文是门可

1

有可无的学科。问其原因,他们都认为:语文没有英语那么时热,学习起来也没有数理化那么轻松,更没有体、音、美、电脑那么有趣,且在现实中作用又不大,自然就不大喜欢了。平时,他们之所以没有把语文彻底抛掉,是因为目前语文还是中高考中的一门重要的计分科目。由此可见,在多数学生的心目中,语文科已经成了一块食之无味、弃之可惜的“鸡肋”了。

2、

学生学习语文的体会:

(1)你平时能够从学习语文中享受到乐趣吗? A、会 B、一般 C、不会

调查结果显示,选A的占65%,选B的占21%,选C的占14%。 (2)如果你是不喜欢学习语文的学生,请你说说不喜欢的理由。 A、语文难 B、不感兴趣 C、无聊 D、其他

调查结果显示,选A的占48%,选B的占29%,选C的占20%,选D的占3%。

(3)如果你是喜欢学习语文的学生,请你说说喜欢的理由。 A、可提高素养,学到做人道理 B、可以学到知识 C、无理由

调查结果显示,选A的占71%,选B的占24%,选C的占5%。 (4)你最喜欢语文的哪一板块?

调查结果显示,大部分学生喜欢“阅读”这一板块 ,约占52%。主要原因:阅读文章轻松、休闲、有趣,既可获取知识,陶冶思想,又可提高写作水平。

(5)你最讨厌语文的哪一板块?

调查结果显示,大部分学生讨厌文言文、背诵和写作,各约占29%。主要原因:文言文、背诵内容已脱离了实际应用范围,学起来费劲费时,枯燥无味;而写作找素材难,写不出真情实感,标新立异难,语言贫乏,无话可说。

以上的调查结果表明:大部分同学都能从学习语文中体会到乐趣,但由于他们对语文的某一板块不感兴趣,从而造成对语文热情不够,甚至觉得无聊,想爱却爱不起来。因此,在今后的语文教学中,怎样扬长避短,

2

改变学生对语文的态度,激发他们的兴趣,才是当务之急。

3、 学生喜欢什么样的语文课。

在问卷调查中,我设计了这样的一道题:假如当前要进行语文教改,............请你为此提点建议:多数学生都提到这样的建议:注重实践活动、师生互................................动、游戏、故事形式、课外延伸、课堂气氛、自主学习、到图书馆上课等。.................................这道题的答案给了我们这样的信息:目前单一的语文课堂教学已经适应不了学生的要求,他们更注重自己的主体地位,注重自己的参与机会、实践能力、课外知识的积累、课堂气氛的活跃,他们要求语文课从课内向课外延伸,并做到形式多样、生动活泼。

以上这份问卷调查所反映出来的一系列问题,不能不引起我们的深思: 1、

当前,学生学习语文的兴趣和积极性并不高,语文学科的地位

也没有随之提高。

根据以上的调查结果,以及笔者平时的观察可知,平时相当一部分学生对学习语文持冷漠的态度,他们不但无心学习语文,而且不屑于去评价语文课,觉得语文教师教好教坏都无所谓,上课听不听也无所谓。他们上课不带书,课外宁可花更多精力去啃数理化,也不肯花一点时间去看语文,不管老师对学生如何苦口婆心,讲多少道理,也无法改变他们的选择。作为一门母语,语文在学生心中竟然处于这样的地位,居然落到这种尴尬的境地,不能不令语文教育者感到失落和忧虑。

2、 文学习。

在这次问卷调查中我们发现,在学生中不乏有真正爱好语文的,这些人把提高个人素养、增长见识、获取人生哲理,作为学习语文的乐趣。然而,由于受到中考的重压,这种乐趣的翅膀被无情折断,随之学习也变得异常吃力。为了应考,他们不得不去背那些他们不喜欢的古诗词;为了应考,他们不得不去咽那些令他们头痛的“之、乎、者、也”。他们的阅读目的本是为了丰富知识,而今却为了解题而阅读;他们写作本是为了释放自己的情感,而今却为了中考试卷中的六十分,不得不让自己的思维禁锢于限定的话题中。这一切都无法让学生在学习语文中做个自我,试问,他们的积极性又怎么能调动得起来?

3、平时在语文教学中也存在着一些不良现象。

3

新课标下的语文教学与应试教育所产生的矛盾影响着学生的语

新课标、新教材已经投入使用多年了,尽管语文教师试图按照新课标的理念施教,但收获甚微。一方面,农村学生的能力相对较差,他们在课堂上往往表现得不够自信,胆子较小,不愿意开口说话,不肯积极发言,这样,课堂气氛依旧沉闷,因而学生难以激发起学习语文的兴趣。另一方面,有些教师为了迎合新课标的要求,在上课时片面追求形式,在课堂上作秀,没有把学法指导落到实处,结果整堂课下来是热闹了,但到头来学生依旧一团雾水,久而久之,学生对语文课不再好奇,自然语文课在他们心中就没有吸引力了。

以上的种种现象是我们语文教学中常遇见的,要想改变这些状况,就得靠我们共同的努力:

1、迎合学生的心理特点,实行愉快教学,并真正把素质教育落到实处。 目前,全国上下都在搞课改,可素质教育却是“雷声大,雨点小”。一方面,教材注重学生能力的培养,另一方,面选拔人才还是靠分数定乾坤。学校为了追求升学率,贯彻的还是应试教育,从而造成这场课改越改学生的叫苦声越响的现象,他们整天都在抱怨没有更多属于自己的时间,甚至在沉重的学习压力下产生厌学的情绪。语文是一门最具人性、最具感染力和亲和力的人文学科,不该成为应试教育的牺牲品,在教学中应该以人为本。在这次的问卷调查中,当我们要学生为语文课改提点建议时,他们都建议我们在教学中应打破原有的教学模式,在方法上注入新鲜的血液,实行愉快教学,把时间真正交给学生。当然,在实行愉快教学中,我们不能为片面追求某种形式而忽略实质性的东西,使素质教育又走向另一种极端,而应该实实在在的根据具体情况采取有效的方法,只有这样,我们的语文教学才能永葆青春的活力。

2、

教师要改变评价观念,莫以成绩论英雄。

现实中大多数老师都会戴一副有色眼镜看学生,他们无视个别学生的特长,看不清学生的综合能力,单纯的把成绩好坏作为评判一个学生是否优秀的唯一标准,并对优秀生百般期望,对后进生千般冷漠。这样既增加了“优生”的压力,又打击了后进生的积极性。因此,在教学中,教师应面向全体学生,公平、公正地对待每一个学生,应给每个学生表现的机会,用拇指教学法去鼓励、赞美学生,多发现他们的优点,多肯定他们,以帮助他们树立信心,而莫以成绩好坏论英雄。只有这样,学生才会在学习语

4

文中找回自信,从而爱上语文。

3、

学校要给师生一个自由的平台。

教育观念的改变不可能一蹴而就的,它要靠教育者不断的努力。而要想让教师放大步伐,放大胆量,学校就得给他们一个特殊的平台,鼓励和支持他们进行各种有价值的尝试和创新实验。这样,教师心中的那份热情才会被点燃,从而以更大的激情投入到语文课改中去。同时,学校的评价导向不要象牵牛鼻子那样牵着教师的教学行为,基层学校的领导应该改变旧的评价标准,改变重视结果、忽略过程,重视知识、忽略能力,重视教师而忽略了学生思维发展的种种做法,应该重视情感、态度、价值观等多元目标的实现,多给老师和学生一个自由的空间,这样,我们的语文教学才不会再走重分数的老路,我们的课改才不会是一句空话。

总之,要想改变语文现状,要靠学校、教师、学生多方共同的努力,这是一条光明而又漫长的探索之路。我们坚信,只要经过我们不懈的努力,语文教学定会出现一片明媚的春天。

参考资料: 《走进新课标》 《中学语文新课程解读》

《课外阅读调查报告》 《中学语文教学现状》

5

中学生学习语文的现状及由此引起的思考 .doc 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到电脑,方便复制、编辑、收藏和打印
本文链接:https://www.diyifanwen.net/c379r54sqfq0zn011oo6h6et871df1c01924_1.html(转载请注明文章来源)
热门推荐
Copyright © 2012-2023 第一范文网 版权所有 免责声明 | 联系我们
声明 :本网站尊重并保护知识产权,根据《信息网络传播权保护条例》,如果我们转载的作品侵犯了您的权利,请在一个月内通知我们,我们会及时删除。
客服QQ:xxxxxx 邮箱:xxxxxx@qq.com
渝ICP备2023013149号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