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车载重量过大,会直接导致避震器压力轴承受损,严重者可能行驶几万公里就需要更换避震器,造成车主经济损失。还有一些司机,认为“新车都经过质检,不会有毛病”,一上车就把音响音量开得很大,油门也几乎踩到底,殊不知这样可能在很多问题刚刚出现苗头的时候就被忽视了,导致行驶里程增加后不得不更换配件。专家说,特别是在磨合期,车主一定要注意发现车辆在行驶中的异响,这些异响可能来自车的底盘、发动机、马达,或者车窗等等部位,一旦发现有异响,应该尽快到维修站,请专业技师帮忙检查。
不良习惯4: 新车“拉高速”不“循序渐进”
刘女士不久前买了一辆1.6排量的速腾轿车,已经行驶了9000公里,并按规定在7500公里时进行了首保。但最近她发现,自己的车与同排量的车相比显得“肉”,提速慢,而且油耗也偏高。几个老司机告诉她,造成这种状况的原因是她没有在磨合期结束时“拉高速”。在专业场地,朋友帮她拉了一次高速,但她的车跑到时速180公里后,车速就再也提不上去了。
在老司机口中和一些网上论坛上,“拉高速”一直是一个热门话题,有人赞成,有人说拉高速完全没必要。这让很多新车车主感觉无所适从。对于这个话题,专家表示,在完成磨合后,让车辆尽可能达
到高速状态,可以提高车辆运转的整体平顺性,更可以去除因为磨合期长时间低转速工作造成的积炭,并能够检查车辆各部分在极限状态下是否工作正常。但专家同时也强调,所谓“拉高速”有两个必要的前提,首先是必须在国家法规许可的条件下并保证驾驶者和乘客的安全。其次,在拉高速的过程中要遵循循序渐进的原则。
【专家提醒】 新车1500公里内别高速行驶
专家形容科学的“拉高速”方法应该是“悠”起来。对于手动挡的车,要尽量让车辆在每个挡位都在高转速情况下保持两三分钟,而对于自动挡的车,也不能一脚油踩到底,要让车速平稳地提升起来。在车辆达到高速状态(一般转速达到3500转以上)后,切忌不要将油门踏板死死踩下,而应该保持车速几分钟后,将油门踏板轻轻收起一些,待车速下降20公里左右时,再平稳地踏下油门踏板,使车速均匀提高。当车速超过收油时的速度20-40公里后,再重复收油-加油的过程,如此反复,使车辆达到最大速度,并保持几分钟。
在拉高速的过程中,司机还需要密切注意车辆各部分的响声,一旦发现异响,应立即减速,并在安全区域停车检查,并尽快将车开到最近的维修站。对于一般的车辆,在新车1500公里内尽量不要高速行驶,建议在磨合期结束后再进行拉高速作业,对于德系车,这个时间一般是行驶里程达到2500-3000公里左右。
小贴士
加油和打轮有窍门
庆洋专家王飞龙还给新车车主们提出几点小建议:
●第一次加油一定要加到“跳枪”
在提了新车以后,第一次加油一定要加到“跳枪”,一旦油枪“跳枪”,就不要再加。此举是为了检验新车油表是否准确。
●除第一次外加油不要加满
为了车辆的经济性,除第一次以外,以后加油不必将油箱加满,一般情况加到2/3即可。要知道,满载的油箱分量和一个成年人几乎相当。
●加油时间最好选择在早上
加油时间最好在早上,特别是炎热的夏季,可以避免油箱内有大量气体,导致加油量少。当油表提示灯亮起后应立即加油,否则可能
因为油箱内汽油太少无法为汽油泵散热导致汽油泵而烧毁。
●打轮时尽量避免长时“打死轮”
现在的车辆基本都带有转向助力装置。在打轮时应尽量避免长时间“打死轮”,长时间“打死轮”会导致转向机因负荷过大而烧毁。正确的做法应该是“打一点回一点”。
危险瞬间 如何轻松避开意外事故?
启动车辆上路,每个车主都希望能“高高兴兴出门,平平安安回家”;
对于赛车爱好者来说,他们希望在享受赛道上自由驰骋的乐趣同时,也要确保自己的安全。以上两种“境界”,都需要明白交通意外产生的原因,并掌握各种驾驶技巧,这样在出现“险情”的时候才能从容应对。为此,本报记者特地向资深专家请教马路上轻松避开各种意外事故的技巧,以及在特殊路况如何尝试极端操控乐趣的窍门。
空间先调椅高度,再调腿部空间
有经验的车主,坐进驾驶位后先做的事情并非启动车辆,而是调整后视镜以及座椅位置,确定合适的坐姿。在调节驾驶舱座椅的时候,是先调整前后空间,还是先确定上下距离?大部分车主会选择前者,但这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