两位数加减整十数:把两位数分成整十数和一位数,先用整十数加减整十数,结果再同一位数相加减。
5.A
解析: A
【解析】【解答】解:问鸡比鹅多多少只,正确列式是:35-8。 故答案为:A。
【分析】鸡比鹅多的只数=鸡的只数-鹅的只数,据此列式即可。
6.C
解析: C
【解析】【解答】选项A,
的长度比1米短;
选项B,
的长度比1米短;
选项C, 故答案为:C。
的长度比1米长。
【分析】此题主要考查了长度单位米的认识,结合生活实际判断物体长度与1米的关系。
7.C
解析: C
【解析】【解答】 用放大镜看角,这个角大小不变。 故答案为:C。
【分析】角的大小与边的长度无关,与两边张开的大小有关。
8.B
解析: B
【解析】【解答】解:钟表上显示3时整,时针和分针形成的角是直角。 故答案为:B。
【分析】钟面上,一大格是30°,3时整的时候,时针指向3,分针指向12,它们之间有3个大格,30°×3=90°,也就是直角。
9.C
解析: C
【解析】【解答】解:三角尺中没有钝角。 故答案为:C。
【分析】三角尺中最大的角是直角,另外两个角都是锐角。
10.C
解析: C
【解析】【解答】解:800÷0.5=1600(步) 故答案为:C。
【分析】一步的长度大约是0.5米,用总长度除以0.5即可估计出走的步数。
11.C
解析: C
【解析】【解答】选项A,一个人的肩宽一般不超过50厘米,20个小朋友肩并肩大于10米左右;
选项B,一步大约50厘米,走20步接近10米;
选项C,一个人的双臂张开差不多等于自己的身高,一个小朋友的身高超过1米,20个小朋友手拉手接近25米。 故答案为:C。
【分析】根据生活常识可知,肩宽和走一步路是小于50厘米的,20个不可能到25米,但手拉手,双臂展开长一般约等于身高,小朋友身高一般超过1米,故20个小朋友手拉手可达到25米,描述符合题意。
12.B
解析: B
【解析】【解答】选项A,8+8=16,和是16; 选项B,4×4=16,积是16; 选项C,4×3=12,积是12。 故答案为:B。
【分析】两个数相乘得积,两个数相加得和,据此分别计算出各算式的得数,再判断。
二、填空题
13.3×6=18;6×3=18【解析】【解答】解:根据乘法口诀三六十八写出两道乘法算式是3×6=18和6×3=18故答案为:3×6=18;6×3=18【分析】乘法口诀中前两个数是两个乘数最后一个数是积其
解析: 3×6=18;6×3=18
【解析】【解答】解:根据乘法口诀“三六十八”写出两道乘法算式是3×6=18和6×3=18。 故答案为:3×6=18;6×3=18。
【分析】乘法口诀中,前两个数是两个乘数,最后一个数是积,其中两个乘数可以交换位置。
14.5;4;6【解析】【解答】5个角;4个角;6个角故答案为:5;4;6【分析】根据角的定义:由两条有公共端点的射线组成的图形叫角这两条射线叫做角的边它们的公共端点叫做角的顶点据此数一数各图形中的角的数
解析: 5;4;6
【解析】【解答】
5个角;
4个角;
6个角。
故答案为:5;4;6。
【分析】根据角的定义:由两条有公共端点的射线组成的图形叫角,这两条射线叫做角的边,它们的公共端点叫做角的顶点,据此数一数各图形中的角的数量即可。
15.A;C【解析】【解答】解:锐角的是A;钝角的是C故答案为:A;C【分析】锐角是比0°大比90°小的角;钝角是比90°大比180°小的角据此作答即可
解析: A;C
【解析】【解答】解:锐角的是A;钝角的是C。 故答案为:A;C。
【分析】锐角是比0°大比90°小的角;钝角是比90°大比180°小的角。据此作答即可。
16.7;66;0;0【解析】【解答】解:36+7=43;66-50=16;25+0=25-0故答案为:7;66;0;0【分析】加数+加数=和其中一个加数=和-另一个加数;被减数-减数=差减数=被减数-差
解析: 7;66;0;0
【解析】【解答】解:36+7=43;66-50=16;25+0=25-0。 故答案为:7;66;0;0。
【分析】加数+加数=和,其中一个加数=和-另一个加数;被减数-减数=差,减数=被减数-差,被减数=减数+差。据此作答即可。
17.>;<;=;=;=;>【解析】【解答】解:34+50>74;45-20<45+20;36+40=96-20;45+30=25+50;79-50=59-30;76+20>89故答案为:>;<;=;=;
解析: >;<;=;=;=;>
【解析】【解答】解:34+50>74 ; 45-20<45+20;36+40=96-20; 45+30=25+50;79-50=59-30;76+20>89。 故答案为:>;<;=;=;=;>。
【分析】先对两位数加减整十数的算式按方法进行计算,然后进行两位数大小比较。
18.【解析】【解答】4厘米故答案为:4【分析】用直尺测量线段长度时要把
直尺的0刻度线对准线段的左端点再看线段的右端点对着刻度几就是几厘米据此测量即可
解
析
:
【
解
析
】
【
解
答
】
4厘米。
故答案为:4。
【分析】用直尺测量线段长度时,要把直尺的0刻度线对准线段的左端点,再看线段的右端点对着刻度几,就是几厘米,据此测量即可。
19.厘米;米;厘米【解析】【解答】火柴棒长4厘米;大树高9米;一名小学生身高136厘米故答案为:厘米;米;厘米【分析】根据对火柴棒长度大树高度和小学生身高的了解及对长度单位的把握即可解答
解析: 厘米;米;厘米
【解析】【解答】火柴棒长4厘米; 大树高9米;
一名小学生身高136厘米。 故答案为:厘米;米;厘米。
【分析】根据对火柴棒长度、大树高度和小学生身高的了解及对长度单位的把握,即可解答。
20.2;4;10;20【解析】【解答】1只青蛙2只眼睛4条腿;5只青蛙10只眼睛20条腿故答案为:2;4;10;20【分析】此题主要考查了乘法口诀的应用根据生活经验可知1只青蛙有2只眼睛4条腿几只青蛙就
解析: 2 ;4;10;20
【解析】【解答】 1只青蛙2只眼睛4条腿;5只青蛙10只眼睛20条腿。 故答案为:2;4;10;20。
【分析】此题主要考查了乘法口诀的应用,根据生活经验可知,1只青蛙有2只眼睛4条腿,几只青蛙,就有几个2只眼睛,几个4条腿,据此解答。
三、解答题
21. 5×7+2=37(人) 答:二(2)班实际有37人。
【解析】【分析】二(2)班实际有的人数=今天站的队伍的队数×每队的人数+请假的人数,据此代入数据作答即可。 22. ∠2=180°-120°=60° ∠3=90°-60°=30°
答:∠2的度数是60°,∠3的度数是30°。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