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品文档,欢迎下载
如果你喜欢这份文档,欢迎下载,另祝您成绩进步,学习愉快!
选择题提升练(四)
1.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
A.能与酸反应生成盐和水的这类物质通常称为碱性氧化物
B.在人类研究物质的微观结构的过程中,光学显微镜、电子显微镜、扫描隧道显微镜三种不同层次的观测仪器先后得到了使用
C.汤姆生发现原子中存在电子,从而提出了“葡萄干面包式”原子结构模型
D.元素周期律是元素原子核外电子排布随元素核电荷数的递增呈现周期性变化的必然结果
解析:选A。碱性氧化物是只能与酸反应,且只生成盐和水的氧化物,能与酸反应生成盐和水的物质不一定是碱性氧化物,如氧化铝是两性氧化物,A项错误;光学显微镜距离直接观察原子和分子实在太遥远了,而电子显微镜虽然比光学显微镜前进了一大步,但是距离直接观察原子和分子还有一段距离,20世纪80年代初发展起来的扫描隧道显微镜是使人们能够直接观察和研究物质微观结构的新型显微镜,B项正确;汤姆生发现电子后,最早提出了“葡萄干面包式”原子结构模型,C项正确;元素周期律是元素原子核外电子排布随元素核电荷数的递增发生周期性变化的必然结果,D项正确。
2.下列表示不正确的是( ) A.甲烷分子的比例模型为 B.乙烷的结构简式为CH3CH3 C.磷原子的结构示意图为 D.MgCl2的电子式为
解析:选D。MgCl2为离子化合物,不是共价化合物,其电子式为
3.(2019·杭州高三质检)下列装置能达到实验目的的是( )
- 1 -
A.用图1所示装置制取并收集干燥纯净的NH3 B.用图2所示装置蒸发FeCl3溶液制备无水FeCl3 C.用图3所示装置制硫酸和氢氧化钠
D.用图4所示装置比较HCl、H2CO3 和H2SiO3 的酸性强弱
解析:选C。氨的密度比空气小,应用向下排空气法收集,A项错误;直接加热蒸发FeCl3
溶液生成氢氧化铁,无法制备无水FeCl3,B项错误;用图3所示装置电解硫酸钠溶液,根据交换膜的特点和溶液中离子的运动分析可得:在阳极区得到硫酸,阴极区可得到氢氧化钠,定期往中间区域补充硫酸钠溶液即可,C项正确;HCl具有挥发性,该装置不能比较H2CO3 和H2SiO3 的酸性强弱,D项错误。
4.某废水中含有Cr2O7,为了处理有毒的Cr2O7,需要先测定其浓度。取20 mL废水,加入适量稀硫酸,再加入过量的V1 mL c1 mol·L(NH4)2Fe(SO4)2溶液,充分反应(还原产物为Cr)。用c2 mol·L KMnO4溶液滴定过量的Fe至终点,消耗KMnO4溶液 V2 mL。则原废水中
-
c(Cr2O27)为(用代数式表示)( ) 3+
-1
2+-1
2-
2-
A.(c1V1-5c2V2)/120 mol·L B.(c1V1-5c2V2)/60 mol·L C.(5c1V1-c2V2)/120 mol·L D.(5c1V1-c2V2)/60 mol·L
解析:选A。由反应的离子方程式:Cr2O7+6Fe+14H===2Cr+6Fe+7H2O,5Fe+MnO4+8H===5Fe+Mn+4H2O,利用得失电子守恒列等式:c1 mol·L×V1 mL×10 L·mL
-1
-
+
3+
2+
-1
-3
2-
2+
+
3+
3+
2+
-1-1-1
-1
=20 mL×10 L·mL×6c(Cr2O7)+5c2 mol·L×V2 mL×10L·mL,解得:c(Cr2O7)
-3-12--1-3-12-
=
c1V1-5c2V2
120
mol·L。
-1
5.(2019·嘉兴选考教测)2018年10月15日,我国用“长征三号乙”运载火箭成功以“一箭双星”方式发射北斗三号全球组网卫星系统第15、16号卫星,其火箭推进剂为高氯酸铵(NH4ClO4)等。制备NH4ClO4的工艺流程如下,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
- 2 -
A.NH4ClO4属于离子化合物 B.溶解度:NaClO4>NH4ClO4
C.电解NaClO3溶液时阳极的电极反应式为ClO3+H2O-2e===ClO4+2H D.该流程中可循环利用的物质是NH4Cl
解析:选D。由流程图可知,利用电解饱和食盐水制备NaClO3溶液,利用电解NaClO3溶液制备含有少量NaClO3的NaClO4溶液,除去NaClO3杂质后,向溶液中加入NH4Cl,反应生成NH4ClO4和NaCl,结晶得到NH4ClO4粗品和含有氯化钠的母液。NH4ClO4是由铵根离子和高氯酸根离子通过离子键形成的离子化合物,A项正确;由流程可知,高氯酸钠通过复分解反应制备高氯酸铵,并且可以采用结晶法分离高氯酸铵,所以NH4ClO4的溶解度小于NaClO4、NaCl和NH4Cl,结晶时,会析出溶解度最小的NH4ClO4,B项正确;电解NaClO3溶液时,ClO3在阳极放电生成ClO4,电极反应式为ClO3+H2O-2e===ClO4+2H,C项正确;NaClO4溶液和NH4Cl反应生成NH4ClO4和NaCl,流程中可循环利用的物质是NaCl,D项错误。
6.下列有关叙述不正确的是( )
A.有机玻璃和尼龙是高分子化合物,钢化玻璃不是高分子化合物 B.工业通过裂解反应可提高从石油中得到汽油等轻质油的产量和质量 C.二氧化碳和环氧丙烷在催化剂作用下可生成一种可降解的塑料
D.人从食物中摄取的蛋白质在人体内先水解成各种氨基酸,各种氨基酸又能彼此结合成人体组织需要的蛋白质
解析:选B。有机玻璃和尼龙是高分子化合物,钢化玻璃属于硅酸盐产品,不是高分子化合物,A项正确;工业上通过催化裂化反应提高从石油中得到的汽油等轻质油的产量和质量,B项错误;二氧化碳和环氧丙烷在催化剂作用下能生成可降解的聚碳酸酯塑料,C项正确;人从食物中摄取的蛋白质在人体内先水解成各种氨基酸,各种氨基酸又能彼此结合成人体组织需要的蛋白质,D项正确。
7.稀硫酸加少量锌粒后立即产生氢气。某同学根据该实验事实设计了如图所示原电池装置(盐桥内是含琼脂的KCl饱和溶液)。下列有关说法不正确的是( )
-
-
-
-
+
-
-
-
-
+
A.电池工作时,Zn电极反应式:Zn-2e===Zn B.电池工作时,Pt作正极,正极上发生还原反应
- 3 -
-
2+
C.电池工作时,左边烧杯溶液中的c(K)增大
D.电池工作时,电子移动方向:Zn→导线→Pt→溶液→盐桥→溶液→Zn
解析:选D。电池工作时,Zn作负极,失去电子,发生氧化反应,A项正确;电池工作时,Pt作正极,正极上发生还原反应,B项正确;电池工作时,左边烧杯中发生反应:2H+2e===H2 ↑,H不断被消耗,所以盐桥中的K向正极移动,使左边烧杯溶液中的c(K)增大,C项正确;溶液中不存在电子的移动,D项错误。
8.室温下,能证明NH3·H2O(一水合氨)是弱碱的事实是( ) A.氨水能与CH3COOH溶液发生中和反应 B.0.1 mol·LNH4Cl溶液的pH小于7 C.0.1 mol·L氨水的pH大于7
D.0.1 mol·L氨水可使无色酚酞试液变红
解析:选B。氨水能与CH3COOH溶液发生中和反应,只能证明NH3·H2O显碱性,但不能证明NH3·H2O是弱碱,A项错误;0.1 mol·LNH4Cl溶液的pH小于7,说明NH4Cl为强酸弱碱盐,NH4水解使溶液呈酸性,可以证明NH3·H2O是弱碱,B项正确;0.1 mol·L氨水的pH大于7,只能证明NH3·H2O显碱性,但不能证明NH3·H2O是弱碱,C项错误;0.1 mol·L氨水可使无色酚酞试液变红,只能证明NH3·H2O显碱性,但不能证明NH3·H2O是弱碱,D项错误。
9.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碘晶体受热转变为碘蒸气,吸收的热量用于克服碘原子间的作用力 B.硫酸钾和硫酸溶于水都电离出硫酸根离子,所以它们在熔融状态下都能导电 C.在N2、CO2和SiO2物质中,都存在共价键,它们都是由分子构成的 D.H2和Cl2在光照条件下反应生成HCl,一定有共价键的断裂和形成
解析:选D。碘晶体受热转变为碘蒸气,吸收的热量用于克服碘分子间的作用力,A项错误;硫酸在熔融状态下不导电,B项错误;SiO2是原子晶体,C项错误;H2和Cl2在光照条件下反应生成HCl,属于化学变化,且H2、Cl2、HCl中均只含有共价键,故一定有共价键的断裂和形成,D项正确。
10.设NA为阿伏加德罗常数的值,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20 g D2O与20 g氖气所含有的电子数相同
B.标准状况下,2.24 L三氯甲烷中含有碳氯键的数目为0.3NA C.0.1 mol氯气溶于水后转移电子数目为0.1NA D.1 mol KHSO4固体中含有的阳离子数目为2NA
解析:选A。标准状况下,三氯甲烷为液态,B项错误;氯气与水的反应是可逆反应,0.1 mol氯气溶于水后不可能完全反应,故转移电子的物质的量小于0.1 mol,C项错误;KHSO4固体由K和HSO4构成,故1 mol KHSO4 固体中含有的阳离子数目为NA,D项错误。
11.根据能量变化示意图,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 4 -
+
-
-1
+
-1
-1
-1-1-1
+
+
+
+
-
+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