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考点】反比例函数与一次函数的交点问题;线段垂直平分线的性质.
【分析】根据题意得到A、B两点关于原点对称,得到点A坐标为(2,﹣m),求得AC=2,由于DE垂直平分AO,得到AD=OD,根据△ACD的周长为5,求出OC=AD+CD=3,得到A(2,3),即可得到结果.
【解答】解:∵过原点O的直线AB与反比例函数y=(k>0)的图象交于A、B两点, ∴A、B两点关于原点对称, ∵点B坐标为(﹣2,m), ∴点A坐标为(2,﹣m), ∵AC⊥y轴于点C, ∴AC=2,
∵DE垂直平分AO, ∴AD=OD,
∵△ACD的周长为5, ∴AD+CD=5﹣AC=3, ∴OC=AD+CD=3, ∴A(2,3),
∵点A在反比例函数y=(k>0)的图象上, ∴k=2×3=6, 故答案为:6.
【点评】本题考查了一次函数与反比例函数的交点问题,线段的垂直平分线的性质,三角形的周长,得出OC=AD+CD是解题的关键.
13.在m□6m□9的“□”中任意填上“+”或“﹣”号,所得的代数式为完全平方式的概率为 .
【考点】列表法与树状图法;完全平方式. 【专题】计算题.
【分析】先画树状图展示所有四种等可能的结果数,再根据完全平方式的定义得到“++”和“﹣+”能使所得的代数式为完全平方式,然后根据概率公式求解. 【解答】解:画树状图为:
共有四种等可能的结果数,其中“++”和“﹣+”能使所得的代数式为完全平方式, 所以所得的代数式为完全平方式的概率==. 故答案为.
【点评】本题考查了列表法或树状图法:通过列表法或树状图法展示所有等可能的结果求出n,再从中选出符合事件A或B的结果数目m,然后根据概率公式求出事件A或B的概率.也考查了完全平方式.
14.如图,在矩形ABCD中,AB=3,AD=4,将矩形ABCD绕点D顺时针旋转90°得到矩形A′B′C′D′,则点B经过的路径与BA,AC′,C′B′所围成封闭图形的面积是
+12 (结果保留π).
2
【考点】扇形面积的计算;旋转的性质.
【分析】利利点B经过的路径与BA,AC′,C′B′所围成封闭图形的面积是=S扇形BDB′+S矩形ABCD求解即可.
【解答】解:如图,连接BD与B′D,
点B经过的路径与BA,AC′,C′B′所围成封闭图形的面积是: S扇形BDB′+S矩形ABCD=π×52+3×4=故答案为:
+12.
+12.
【点评】本题主要考查了扇形的面积计算及旋转的性质,解题的关键是理解点B经过的路径与BA,AC′,C′B′所围成的封闭图形.
15.如图,在直角坐标系中,点A(4,0),点B(0,2),过点A的直线l⊥线段AB,P是直线l上一动点,过点P作PC⊥x轴,垂足为C,把△ACP沿AP翻折180°,使点C落在点D处,且以点A,D,P为顶点的三角形与△ABP相似,则所有满足此条件的点P的坐标是 P(5,2),P(8,8),P(0,﹣8),P(3,﹣2) .
【考点】一次函数综合题.
【分析】求出直线L的解析式,证出△AOB∽△PCA,得出PCA≌△PDA,得出(2m)=(4得出
=
2
2
==
=,设AC=m,则PC=2m,根据△=,AB=2
,求出AP=4
,m2+
==,当△PAD∽△PBA时,根据
),得出m=±4,从而求出P点的坐标为(8,8)、(0,﹣8),若△PAD∽△BPA,=,求出PA=
,从而得出m2+(2m)2=(
)2,求出m=±1,即可得出P点的坐标
为(5,2)、(3,﹣2).
【解答】解:∵直线l过点A(4,0),且l⊥AB, ∴直线L的解析式为;y=2x﹣8, ∠BAO+∠PAC=90°, ∵PC⊥x轴,
∴∠PAC+∠APC=90°, ∴∠BAO=∠APC, ∵∠AOB=∠ACP, ∴△AOB∽△PCA, ∴∴
==
, =,
设AC=m,则PC=2m, ∵△PCA≌△PDA, ∴AC=AD,PC=PD, ∴
=
=,
如图1:当△PAD∽△PBA时,
则=,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