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5、字形完全不同的 ? 体(體)、剩(賸)、村(邨)、野(埜)、乃(迺)
(三)不要把意义上有交叉之处,而用法上有区别的字当成异体
? 亡、无:都有“没有”的意义 ? 河曲智叟亡以应。(愚公移山)
? 览物之情,得无异乎?(岳阳楼记) ? 但“亡”有逃亡、丢失义,“无”却没有。 ? 亡不越竟(左传·宣公二年)
? 人有亡鈇者,意其邻之子(列子·说符)
? 御、驭:都有“驾车”义,但“御”有抵抗、防御、迎击、统率义,“驭“却没有。 ? 游、遊 :都有①游学②游宦③游玩义,但“游泳”义只能用“游”。
? 修、脩 :都有①修学②修长③美好义,但“修”有修饰、雕刻义,“脩”有干肉义。 ? 异体字的存在增加了我们学习的困难,新中国成立后,中国文字改革委员会于1955
年12月公布了《第一批异体字整理表》,废除了1055个异体字。学习古代汉语,阅读古籍,还要掌握一些有关异体字的知识,熟悉一些常见汉字的异体
三、繁简字
(一)什么是繁简字
? 在古书中,有些词有两个或两个以上的书写形式,它们的笔画有繁有简,笔画繁多
的称繁体字,笔画少的称简体字,合称为繁简字。如:鄧——邓,辦——办等。 ? 据学者统计,早在甲骨文时代就出现了许多与繁体字相对应的简体字。以后,随着
汉字的发展,各个时期都出现了大量的简体字。解放后,1956年1月国务院颁布《汉字简化方案》,向全国推行2238个简化字,代替了原来的2264个繁体字。1977年,又推出第二批简化字(俗称“二简”),但因速度太快,简化字太多,且有些字简化不太合理,因此,二简字并未推行开来。如:道—— 、橡—— 、楼—— 等。1986年6月国务院批准废止二简字。1986年10月,国务院重新发表了《简化字总表》,共简化了2235个汉字(调整了几个:“叠、覆、像、啰 ”不再作“迭、复、象、罗”的繁体处理,“ 囉 ”类推简化为“ 啰”,“ 瞭 ”读liao时不再简化为“了”。)据统计,《简化字总表》所收繁体字平均每字15.6画,简化字平均每字10.3画。汉字的简化,给我们的学习、工作带来了很大方便,但阅读古籍,不可避免地要遇到大量繁体字,要求我们对其要有一定的了解。
(二)繁简字之间的对应关系
? 1、大多数情况下,一个简体字对应一个繁体字 ? 婦——妇、無——无、極——极、剄——刭 ? 僑——侨、醫——医、郷——乡、遷——迁 ? 2、有些简体字是从两个或几个繁体字简化而来的,简化字包括了几个繁体字的义项。 ? 複、復——复 臓、髒——脏 穫、獲——获
? 3、有些简体字不是从繁体简化而来的,而是选择的一个原来就有的字,利用音同音
近的原则,用它来代替几个笔画多的字。 ? 后——后、後 制——制、製 ? 几——几、幾 征——征、徵 ? 余——余、馀 冲——冲、衝 ? 谷——谷、榖 丑——丑、醜 ? 饥——饥、饑 借——借、藉 ? 里——里、裏 郁——郁、鬰
16
? 干——干、乾、榦、幹
(三)注意一些与简化字同形的字的读音和意义
? 有些字简化后偶然与古书中的某个字字形相同,但读音和意义都不相同,它们是两
个字。
? 虫huǐ,毒蛇,后来写作“虺”——虫,蟲的简化字。
? 适kuò,本义为迅疾,多用作人名——适,適的简化字。
? 腊xī,干肉。——腊,臘的简化字,古代国君在年终用猎物祭祀祖先,后把祭祀的
月份称为腊月。
? 蜡zhā ,本义为虫蛆,古书常用以表示国君年终祭祀百神——蜡,本义为蜂蜡,蠟
的简化字。 ? 宁zhù,貯藏的意思,后写作貯——宁,寜的简化字。 (四)简化字的创制方法
1、以繁体字的一部分代替繁体字
? 号(號)、声(聲)、奋(奮)、厂(厰)、标(標)、粪(糞)、妇(婦)、与(與)、
虽(雖)、开(開)
2、同音代替
? 谷(穀)、姜(薑)、斗(鬭)、叶(葉)、几(幾) 3、草书楷化
? 東——东、 齊——齐、 爲——为、 ? 報——报、 興——兴、 學——学 4、更换偏旁
? 拥(擁)、 灯(燈)、 种(種)、 护(擭) ? 犹(猶)、 洁(潔)、 拟(擬)、 惊(驚) 5、改换造字法
? 帘(簾)、 体(體)、 笔(筆) 6、符号代替法
? 鸡(鷄)、戏(戱)、对(對)、汉(漢)、权(權)、仅(僅)、邓(鄧)、凤(鳳)、
树(樹)、聂(聶)、轰(轟)、圣(聖)、变(變) ? 办(辦)、丧(喪)、啬(嗇)、陕(陝)、兽(獸)、区(區)、赵(趙)、师(師)、
归(歸)、坚(堅)、紧(緊)、临(臨)、币(幣)、怀(懐)、环(環)
四、通假字
(一)什么是通假字
? 在古汉语书面语中,经常有不用本字,却用一个与本字音同或音近的字来代替的现
象,这就是通假。被代替的字叫本字或正字,用来代替本字的字叫通假字。如:“旦曰不可不蚤自来谢项王。” ? 需注意几点:
? 第一、通假是以字音的相同或相近为依据的,而这个字音要依古音,所以也叫古音
通假。有教材把“通假”放在音韵部分讲也正是因此。(我们的教材即如此)
? 第二、通假和假借不同。二者都以语音为依据,但假借是语言中有了一个词或语素,
没有为它专门造字,而是选择一个同音字来表示它。通假实际上是古人写的别字,某个词已有本字,但古人在书写时却临时写成了另外一个字。郑玄曰:“其始书之也,仓卒无其字,或以音类比方,假借为之,趣于近之而已。”通假与写别字稍为不同的是,写别字是纯粹的个人行为,而通假一经出现,往往被后人仿效沿用,具有一定的社会性。通假和假借采用的方法都是借用,因此,有学者把它们都叫假借:六书
17
中的假借是本无其字的假借,通假则是本有其字的假借(我们教材即如此)。我们为了明确区分,仍称其为假借和通假。
? 第三、通假现象大量存在于古汉语书面语中,我们除了记忆一些通假字外,还要借
助古书的注解。古书的注解中,通假字一般用“×通×”来表示。 ? 第四、通假字一律读本字的读音(少数例外)。 (二)通假字的类型
? 1、同音通假(借字和本字的声韵均同,调可不考虑在内) ? 直——特(古音定母职部):直不百步耳,是亦走也。(孟子·梁惠王上) ? 畔——叛(古音并母元部):寡助之至,亲戚畔之。(孟子·公孙丑下) ? 蜚——飞(古音帮母微部):国中有大鸟,止王之庭,三年不蜚又不鸣。(史记·滑稽
列传)
? 逝——誓(古音禅母月部):逝将去女,适彼乐土。(诗经·硕鼠) ? 距——拒(古音群母鱼部)距关,毋内诸侯,秦地可尽王也。(史记·项羽本纪) ? 他如:蚤——早等。 ? 2、音近通假
? 双声通假:亡——无(明母,分属阳、鱼部)河曲智叟亡以应。(列子·汤问);惠——
慧(匣母,分属质、月部)
? 叠韵通假:详——佯(阳部,分属邪、余母)广详死。(史记·李将军列传);信——
伸(真部,分属心、书母)
? 声韵相近的通假:归(见母微部)——馈(群母物部)(阳货)归孔子豚。(论语·阳
货);阙(溪月)——掘(群物)
(三)学习通假字需注意的问题
? 第一、通假字与本字不能逆推互通
? “蚤”可作“早”的通假字,但“早”不能通假“蚤”。 ? 有少数例外:
? “无”可通“毋”:命壮者无取老妻,令老者无取壮妻。(国语·越语上) ? “毋”也可通“无”:(禹)身自持筑臿,胫毋毛。(史记·秦始皇本纪)
? 第二、有的一个通假字可以分别代替好几个本字,也有的好几个通假字可以共同代
替一个本字。
? “適”可以分别代替“谪”、“ 嫡”、和“敵”: ? 適——谪:发闾左適戍渔阳九百人。(史记·陈涉世家) ? 適——嫡:立適以长不以贤。(公羊传·隐公元年) ? 適——敵:攻適伐国。(史记·范睢蔡泽列传) ? “详”、“ 洋”、“ 阳”都可以代替“佯”: ? 详——佯:广详死。(史记·李将军列传) ? 洋——佯:齐王怪之,固不敢饮,洋醉去。(史记·吕太后本纪) ? 阳——佯:广阳死。(汉书·李广传) 思考与练习五
? 一、什么是古今字?什么是异体字?什么是繁简字?什么是通假字? ? 二、通假字和六书中的假借有什么区别? ? 三、标点并翻译下面一段短文
? 文帝之后六年匈奴大入边乃以宗正刘礼为将军军霸上祝兹侯徐厉为将军军棘门以河
内守亚夫为将军军细柳以备胡上自劳军至霸上及棘门军直驰入将以下骑送迎已而之细柳军军士吏被甲锐兵刃弓弩持满天子先驱至不得入先驱曰天子且至军门都尉曰将
18
军令曰军中闻将军令不闻天子之诏居无何上至又不得入于是上乃使使持节诏将军吾欲入劳军亚夫乃传言开壁门壁门士吏谓从属车骑曰将军约军中不得驱驰于是天子乃按辔徐行至营将军亚夫持兵揖曰介胄之士不拜请以军礼见天子为动改容式车使人称谢皇帝敬劳将军成礼而去既出军门群臣皆惊文帝曰嗟乎此真将军矣曩者霸上棘门军若儿戏耳其将固可袭而虏也至于亚夫可得而犯邪称善久之(史记·绛侯周勃世家) ? 注:周亚夫,绛侯周勃之子,被封为条侯。 三、标点并翻译下面一段短文
文帝之后六年,匈奴大入边。乃以宗正刘礼为将军,军霸上;祝兹侯徐厉为将军,军棘门;以河内守亚夫为将军,军细柳:以备胡。上自劳军。至霸上及棘门军,直驰入,将以下骑送迎。已而之细柳军,军士吏被甲,锐兵刃,彀(gǒu,张也)弓弩,持满。天子先驱至,不得入。先驱曰:“天子且至!”军门都尉曰:“将军令曰:?军中闻将军令,不闻天子之诏。?”居无何,上至,又不得入。于是上乃使使持节诏将军:“吾欲入劳军。”亚夫乃传言开壁门。壁门士吏谓从属车骑曰:“将军约,军中不得驱驰。”于是天子乃按辔徐行。至营,将军亚夫持兵揖曰:“介胄之士不拜,请以军礼见。”天子为动,改容式车。使人称谢:“皇帝敬劳将军。”成礼而去。既出军门,群臣皆惊。文帝曰:“嗟乎,此真将军矣!曩者霸上、棘门军,若儿戏耳,其将固可袭而虏也。至于亚夫,可得而犯邪!”称善久之。(史记·绛侯周勃世家)
第二章 词汇
第一节 古代汉语词汇的构成及其特点
一、古代汉语词汇的构成
? (一)按词的性质与特点分
? 1、实词:名词、动词、形容词、数词和量词 ? 2、虚词:副词、代词、介词、连词和语气词 ? (二)按词所包含的音节多少分 ? 1、单音词:一个音节构成的词。
? 2、复音词:由两个或两个以上音节构成的词。 ? (三)按词包含的语素的多少分
? 1、单纯词:只包含一个语素的词。又可分为单音节单纯词和复音节单纯词。 ? 2、合成词:包含两个或两个以上语素的词。 二、古代汉语词汇的特点 (一)单音节词占绝对优势
? 例1、予尝求古仁人之心,或异二者之为,何哉? ? 例2、不以物喜,不以己悲;居庙堂之高则忧其民,处江湖之远则忧其君。是进亦忧,
退亦忧。然则何时而乐耶? ? 据统计:《诗经》中单音词占90.3%,《左传》占89%,《史记》和《尔雅》约占80%。
《红楼梦》多音节词占64%,《骆驼祥子》占70.5%,毛泽东的《反对党八股》则是84%。
? 现代汉语里的一些双音节词在古代汉语里也经常连用,但它们往往只是一个短语,
而不是一个词,学习时需注意:
? 例1、荆之地方五千里,宋之地方五百里。(墨子·公输)
? 例2、橘生淮南则为橘,生于淮北则为枳。叶徒相似,其实味不同。(晏子春秋·晏子
使楚)
19
相关推荐: